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34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用於检视外壳具有孔洞的机器,它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电池座、以及一支撑导线。其中,电池座用於容纳安装一电池。支撑导线连接於发光二极管以及电池座之间,用於将电池的电力传导至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照明,并且支持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能穿过机器外壳的孔洞而进入机器内部的既定位置,即使不将机器外壳拆除,也可辨识出机器内部欲搜寻的零件。(*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一个机器设备已锁上外壳而完成组装、甚至是已销售至客户端後,才发现某些零件有问题,这时就必须要进行有问题零件的搜寻。这些问题包括生产时用错料件、操作时零件烧坏、或者是要找寻某特定厂商所生产的零件等。过去的作法都是将整个机器外壳拆开,然後才进行内部零件的检查,然而此种方式非常耗时、耗力,尤其是当机器的数量很多时,一台一台机器拆开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将相当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搜寻零件的装置,使用者不用拆开机器外壳,便可以在机器外部以目视方式来检查机器内部的零件。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用於检视外壳具有孔洞的机器,其特点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电池座,用於容纳安装一电池;一支撑导线,连接於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电池座之间,用於将所述电池的电力传导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照明,并且支持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过所述孔洞而进入所述机器内既定位置。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即使不将机器外壳拆除,也可辨识出机器内部欲搜寻的零件。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的示意图,它包括一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High Intensity Light Emitting Diode)11、一硬导线13、以及一电池座15,其中导线13连接在发光二极管11以及电池座15之间。使用者将电池17置入电池座15中,即可使发光二极管11产生照明。当本技术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使用时,由于通常机器的外壳上都会设置有孔洞作为散热用,使用者可将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11通过孔洞而深入机器的内部,照亮欲搜寻的区域,而使用者在外部以目视方式捡查,即使不将机器外壳拆除也可辨识出欲搜寻的零件。硬导线13可以用硬的铁丝来制作,或者是将回纹针用手拉直而成。硬导线13的功用,其一是作为导电体之用,将电池17的电力传导至发光二极管11产生照明,其二为支撑发光二极管11防止其下垂,让使用者可控制发光二极管11在机器内部的位置,以照明使用者想要看清楚的区域。经实际试验後,本技术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特别适用于某些机器,尤其是电源供应器或者是系统风扇位置下方效果最佳。综上所述,本技术无需拆开机器外壳,即可进行内部零件的搜索,操作十分方便,能大幅降低人工费用,而且制作简易、成本低廉。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予以揭露,然而所述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仍可作出种种的等效的变化和等效的替换,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後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用於检视外壳具有孔洞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电池座,用於容纳安装一电池;一支撑导线,连接於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电池座之间,用於将所述电池的电力传导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照明,并且支持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过所述孔洞而进入所述机器内既定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专利摘要一种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用於检视外壳具有孔洞的机器,它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电池座、以及一支撑导线。其中,电池座用於容纳安装一电池。支撑导线连接於发光二极管以及电池座之间,用於将电池的电力传导至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照明,并且支持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能穿过机器外壳的孔洞而进入机器内部的既定位置,即使不将机器外壳拆除,也可辨识出机器内部欲搜寻的零件。文档编号F21L4/00GK2563406SQ01234090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鸿蔘 申请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拆外壳搜寻零件的装置,用於检视外壳具有孔洞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二极管;一电池座,用於容纳安装一电池;一支撑导线,连接於所述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电池座之间,用於将所述电池的电力传导至所述发光二极管以产生照明,并且支持 所述发光二极管穿过所述孔洞而进入所述机器内既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鸿蔘
申请(专利权)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