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絮凝剂及用其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135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絮凝剂及用其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混合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4):(3~12):(2~8)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混合而成;用混合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步骤如下:步骤1,按质量比称量各原料并混合后,置于电子搅拌器中搅拌、静置以获得混合絮凝剂;步骤2,将混合絮凝剂均匀投放于水体中搅拌分散,絮凝6h后使用孔径为0.149mm的捞网打捞蓝藻泥浆;步骤3,将蓝藻泥浆、活性污泥和水按体积比1:1:1置于厌氧发酵装置中,于20.2℃、pH值为8.3下发酵90天,用发酵液浇灌植物进行二次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絮凝剂成本低廉、絮凝效果良好,用混合絮凝剂对蓝藻水华进行治理,治理过程简单、彻底。

Mixed flocculant and its treatment of cyanobacteria bl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絮凝剂及用其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治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絮凝剂及用其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富营养化的水体表层密集藻类,蓝藻水华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阳光难以透射进入水体深层,湖底层溶解氧随之减少,且藻类死亡后不断向湖泊底部沉积,不断地腐烂分解,消耗深层水中的溶解氧,严重时可使深层水体的溶解氧消耗殆尽而呈厌氧状态,这种厌氧状态可以触发或者加速水体底泥积累和营养物质释放,造成水体营养物质高负荷,形成富营养水体的恶性循环。蓝藻水华的生长使得水生植被消失、大量鱼类窒息死亡、种类急剧减少,同时藻类、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减少、个体丰富度急剧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原有的群落结构被破坏,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生障碍,最终破坏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絮凝剂,将粘土类絮凝剂混合使用,提高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混合絮凝剂的成本低廉、经济可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混合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该治理过程简单、易操作,蓝藻水华絮凝、打捞彻底,能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合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4):(3~12):(2~8)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混合而成。进一步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2:8。混合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质量比称取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将各原料混合后置于电子搅拌器中搅拌5min、静置1h,重复搅拌、静置三次获得混合絮凝剂;步骤2,将混合絮凝剂均匀投放至水体中并搅拌分散,絮凝6h后使用孔径为0.149mm的捞网打捞蓝藻泥浆;步骤3,将打捞的蓝藻泥浆与活性污泥、水按照体积比1:1:1置于厌氧发酵装置中,在20.2℃、pH值为8.3的环境中发酵90天,进行循环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絮凝时混合絮凝剂与待絮凝水体的体积比为1:10,待絮凝水体的温度为5℃~30℃。进一步的,所述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大口径圆桶,在桶的顶盖上钻有排气孔,排气孔连接输气管一端,密封排气孔与输气管之间的缝隙,输气管的另一端置于水面下方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粘土类絮凝剂混合使用,提高了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使得水体蓝藻水华治理更为彻底;各类絮凝剂混合过程简单、混合成本低廉,制备的混合絮凝剂经济可行、且无毒性,施用后对水体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使用混合絮凝剂对水体进行蓝藻水华治理,治理过程简单、治理彻底,能有效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恢复生态系统平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治理蓝藻水华的流程图。图2是蓝藻发酵沼液对生菜株高的效果图。图3是蓝藻发酵沼液对生菜鲜重的效果图。图4是蓝藻发酵沼液对生菜叶绿素含量的效果图。图5是蓝藻发酵沼液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效果图。图6是蓝藻发酵沼液对生菜可溶性糖的效果图。图7是盆栽土壤中速效N的含量变化图。图8是盆栽土壤中速效P的含量变化图。图9是盆栽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混合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4):(3~12):(2~8)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混合而成,其中三级海泡石绒、滑石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2:8时,制得的混合絮凝剂效果较优。如图1所示,使用混合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混合絮凝剂,按照质量比称取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将各原料混合后在室温条件下置于电子搅拌器中搅拌5min、静置1h,重复以上过程三次获得混合絮凝剂,搅拌、静置使滑石和硅藻土充分填充在三级海泡石绒的空隙中,使混合絮凝剂中的絮凝颗粒分散均匀,且不会破坏絮凝颗粒的结构;步骤2,将孔径为0.149mm的捞网置于水体底部,将混合絮凝剂投放至水体中并搅拌,进行絮凝沉淀,使用时混合絮凝剂与水体的体积比为1:10,待絮凝水体温度保持在5℃~30℃,絮凝6h后收回装满混合絮凝剂和絮凝团的捞网;先放进捞网构成拦截体,絮体在拦截体上累积凝聚形成大量的絮团,一方面絮团起到了缩短絮体颗粒重力沉降距离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絮团的拦截、吸附和接触凝聚作用,有效提高了对絮体颗粒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混合絮凝剂热稳定性能良好,对反应体系的温度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与水体的体积比为1:10、絮凝时间为6h时,混合絮凝剂能够将大部分蓝藻絮凝成团,且絮凝团结构较为稳定,此时对絮凝团进行打捞,能够较为彻底地除去水体中的蓝藻,使水体生态系统恢复平衡;步骤3,制备厌氧发酵装置,将打捞的蓝藻泥浆、活性污泥和水按照体积比1:1:1置于厌氧发酵装置中,在20.2℃、pH值为8.3的情况下发酵90天,获得的上层沼液;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大口径圆桶,在圆桶的顶盖上打孔作为排气孔,将输气管一端插入排气孔中并封堵输气管外侧与排气孔的缝隙,输气管另一端插入水中防止空气进入发酵罐。活性污泥表面积大,内部孔隙多,吸附能力强,具有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活性污泥进入发酵体系进行强化混凝,能提高对水体中胶体、悬浮物、藻类等杂质的去除率;发酵液的pH与藻类的生长呈正相关,随着pH的升高藻类数量逐渐增多,但是pH的升高会影响絮凝效果,不利于水体浊度的去除,所以在20.2℃条件下,当pH保持为8.3时发酵效果最好。对打捞的物质进行二次利用,减少打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解决打捞物质的存放问题;发酵沼液主要含有氮磷元素,浇灌植物后能增加植物叶绿素、提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副作用。由于受到发酵工艺、发酵输出结果等诸多因素影响,沼气生产并不经济,选择絮凝效果最好的粘土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污染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粘土类絮凝剂对蓝藻污染水体进行综合处理,分析比较其相关各项指标,寻得最佳混合絮凝剂混合比例并通过试验验证,混合絮凝剂施用后能使得藻水分离彻底、蓝藻治理周期缩短。根据混合絮凝剂的投放量和原料质量比可知,在1m3的水体中需要投入三级海泡石绒200g~800g、滑石600g~2400g和硅藻土400g~1600g,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600元/t,1500元/t,2000元/t,由此可知混合絮凝剂的成本低廉、经济可行。打捞的蓝藻在20.2℃发酵时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混合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4):(3~12):(2~8)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混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混合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4):(3~12):(2~8)的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絮凝剂,其特征在于,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12:8。


3.使用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絮凝剂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质量比称取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将各原料混合后置于电子搅拌器中搅拌5min、静置1h,重复搅拌、静置三次获得混合絮凝剂;
步骤2,将混合絮凝剂均匀投放至水体中并搅拌分散,絮凝6h后使用孔径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立张乃明杨浩瑜李鑫康日峰董新星张敏何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