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79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向下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壁底部设置有多个垫块,固定槽的底部安装有电动转盘,垫块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池体,池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与电动转盘的上端配合安装有磁力耦合器,池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池体外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杆,两根定位杆的外壁配合转动连接有支撑架,贯穿支撑架的上端向下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基座上端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本技术反应池不会因溶液腐蚀及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整个池体散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子也不会脱离搅拌轨道撞到池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反应池


技术介绍

1、光电化学分析是近年来出现并迅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检测原理是基于在光照下识别元件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生物识别作用而产生相应电信号的改变。光电化学反应池是光电化学分析测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

2、目前,正在使用的光电化学反应池大多使用方形池体,方形池体由有机胶粘合而成,当溶液中含有有机溶剂或强腐蚀性物质会对有机胶造成损害,长时间使用会使整个池体散开,而且,在进行分析测试时,需要使搅拌子在磁力的作用下在方形池体内进行转动搅拌,当搅拌速度较快时,搅拌子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磁力的作用而脱离搅拌轨道,从而撞到池体上,对池体造成损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搅拌效果,引起检测结果出现偏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反应池不会因溶液腐蚀及使用时间的延长导致整个池体散开,且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子也不会脱离搅拌轨道撞到池体上。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向下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内壁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垫块(12),所述固定槽(11)的底部安装有电动转盘(15),所述垫块(1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槽(11)配合且伸出其上端且上端开口的池体(16),所述池体(16)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外壁与所述电动转盘(15)的上端配合安装有磁力耦合器(18),所述磁力耦合器(18)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转盘(15)上端的铜转子(19)、设置于所述固定杆(17)外壁且与之转动连接的永磁转子(2)、用于控制所述铜转子(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向下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内壁底部的边缘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垫块(12),所述固定槽(11)的底部安装有电动转盘(15),所述垫块(1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固定槽(11)配合且伸出其上端且上端开口的池体(16),所述池体(16)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外壁与所述电动转盘(15)的上端配合安装有磁力耦合器(18),所述磁力耦合器(18)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动转盘(15)上端的铜转子(19)、设置于所述固定杆(17)外壁且与之转动连接的永磁转子(2)、用于控制所述铜转子(19)及所述永磁转子(2)的控制器(21),所述永磁转子(2)上端的边缘倾斜向上且向外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片(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3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梅何俊杰李崧吴亚梅赵蕾刘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