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7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操作方法:轮胎预热;测试程序设定:对轮胎在六分力试验机上的钢带速度、侧偏角和侧倾角进行设定;测试步骤:对轮胎支架载荷,轮胎侧倾角设置为0deg,根据测试程序进行偏角扫频测试,其中测试分为轮胎左转向和右转向;数据处理:分别对左转向的数据和右转向的数据通过魔术公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通过六分力试验机对轮胎进行实验操作的前提下,将魔术公式与梯形法则进行引入,通过魔术公式将轮胎侧向力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并结合阶梯法则得出轮胎侧向滞后功的计算公式,从而可以计算轮胎在任意载荷下的侧向滞后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动力学特征分析,特别涉及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轮胎是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零部件,因此研究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必须从研究轮胎的力学性能出发,其中轮胎的转向滞后效应是轮胎研究的主要力学参数。

2、目前研究轮胎转向滞后的方法主要为轮胎侧向松弛长度,其中侧向松弛长度的方法主要为刚度法、角阶跃法和正弦扫频法。

3、刚度法是六分力试验机测的侧偏刚度和五刚试验机测得的横向刚度的比值,由于整个实验过程需要两台设备进行运行,导致测试过程繁琐,效率较低;

4、角阶跃法是评价轮胎瞬态转向后轮胎的转向滞后,不能有效的评价轮胎动态下的转向滞后性能;

5、正弦扫频法是通过计算侧偏角和侧向力的相位差乘以轮胎的速度得到轮胎的侧向松弛长度,由于轮胎是粘弹性物体,轮胎会产生相应的震动,因此侧向力并不不是完全的正弦波,所以测得的侧向松弛长度数据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魔术公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梯形法则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测试程序中,将轮胎载荷施加到基准载荷的40%、80%、120%的前提下进行三组实验,并在三组实验中对轮胎气压、旋转速度以及侧偏角的设定数值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魔术公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梯形法则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测试程序中,将轮胎载荷施加到基准载荷的40%、80%、120%的前提下进行三组实验,并在三组实验中对轮胎气压、旋转速度以及侧偏角的设定数值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设定侧偏角sa的左右两侧的旋转角度均不大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进行侧偏角扫频测试的过程中,将测试分为轮胎左转向和右转向,扫描速率设定为12deg/s,扫描加速度设定为50deg/s2,轮胎至少滚动1周后方可采集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侧向滞后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实验轮胎的预热程序可以进行如下设定,轮胎在六分力试验机上的旋转速度设定为60km/h,分别在侧偏角sa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昌峰王慎平罗旭吴兴华孟祥龙颜晨
申请(专利权)人:浦林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