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小媚专利>正文

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0135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整箱体、生化室、膜分离处理室、控制室、清水箱、循环水泵、底架,整箱体通过铆钉锁紧在底架的上方,生化室焊接在整箱体内部的左端,能在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直接控制掉转架将依附架以及生物膜组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的时候回覆机构会将生物膜组紧紧的裹住使其表面的反应物渣无法散落出,能够更好的进行回收处理,在依附架转动时会拉扯线扣环使其带动替换架下降,同时在下降到底部时正向轴旋转将延展桩转动到前方,步进轮开始步进到原先依附架所在的位置,能通过简单智能的方式进行换膜,无需人工下到设备的内部进行更换,更加的节省人力物力。

A membrane separation water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分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各大工业领域,能够根据膜材质的不以及料液成分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离、提纯、浓缩,在对一些水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时,往往会使用一些生物滤膜,通过生物之间的反应来将其中一些需要分离的物质分离开来,分离时间久了之后容易出一些问题,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现有的生物滤膜在对一些混合物进行分离阻隔之后会留下反应物渣,堆积在滤膜上,时间久了需要进行更换,需要人工进入设备的内部进行更换,并且更换时容易将反应物渣掉落在设备的内部,难以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滤膜在对一些混合物进行分离阻隔之后会留下反应物渣,堆积在滤膜上,时间久了需要进行更换,需要人工进入设备的内部进行更换,并且更换时容易将反应物渣掉落在设备的内部,难以清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整箱体、生化室、膜分离处理室、控制室、清水箱、循环水泵、底架,所述整箱体通过铆钉锁紧在底架的上方,所述生化室焊接在整箱体内部的左端,所述膜分离处理室通过管道连接在生化室的右侧,所述循环水泵螺纹连接在膜分离处理室与生化室交界处的下方,所述控制室电焊在膜分离处理室的右侧,所述清水箱胶连接在控制室内部的右侧并且通过管道与膜分离处理室互相贯通。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膜分离处理室由替换膜架、在用膜架、处理腔室、曝气架组成,所述曝气架钉连接在处理腔室内部的底部,所述在用膜架设有四个并且转动连接在处理腔室的内部,所述替换膜架设有四个并且机械连接在在用膜架的右上角,所述处理腔室焊接在生化室与控制室的中间。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在用膜架由掉转架、依附架、对拉组、回覆机构、生物膜组组成,所述掉转架转动连接在处理腔室内部的顶部,所述依附架电焊在掉转架的下方,所述对拉组钉连接在依附架右侧的下方,所述生物膜组通过卡扣扣合在对拉组的左侧,所述回覆机构紧贴在生物膜组的下方并且与依附架胶连接在一起。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掉转架由螺旋架、卡头、回力线组成,所述卡头钉连接在依附架右侧的下方,所述螺旋架转动连接在卡头内部的中心,所述回力线的底部与卡头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回覆机构由延展桩、转矩推力器、突进腔、回覆边组成,所述延展桩胶连接在对拉组的左侧,所述转矩推力器机械连接在延展桩内部的右侧,所述突进腔焊接在延展桩内部的左侧并且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回覆边滑动连接在突进腔的上方。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替换膜架由替换架、线扣环、步进轮、三角卡架、正向轴组成,所述替换架活动连接在依附架的右上角,所述线扣环内嵌在替换架内侧的前后两端,所述正向轴转动连接在替换架内部的底部并且与延展桩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步进轮设有两个并且滑动连接在替换架的底部,所述三角卡架机械连接在两个步进轮之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在用膜架,能在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直接控制掉转架将依附架以及生物膜组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的时候回覆机构会将生物膜组紧紧的裹住使其表面的反应物渣无法散落出,能够更好的进行回收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替换膜架,在依附架转动时会拉扯线扣环使其带动替换架下降,同时在下降到底部时正向轴旋转将延展桩转动到前方,步进轮开始步进到原先依附架所在的位置,能通过简单智能的方式进行换膜,无需人工下到设备的内部进行更换,更加的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膜分离处理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在用膜架详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在用膜架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替换膜架详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整箱体0、生化室1、膜分离处理室2、控制室3、清水箱4、循环水泵5、底架6、替换膜架20、在用膜架21、处理腔室22、曝气架23、掉转架210、依附架211、对拉组212、回覆机构213、生物膜组214、螺旋架120、卡头121、回力线122、延展桩130、转矩推力器131、突进腔132、回覆边133、替换架100、线扣环200、步进轮300、三角卡架400、正向轴5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整箱体0、生化室1、膜分离处理室2、控制室3、清水箱4、循环水泵5、底架6,所述整箱体0通过铆钉锁紧在底架6的上方,所述生化室1焊接在整箱体0内部的左端,所述膜分离处理室2通过管道连接在生化室1的右侧,所述循环水泵5螺纹连接在膜分离处理室2与生化室1交界处的下方,所述控制室3电焊在膜分离处理室2的右侧,所述清水箱4胶连接在控制室3内部的右侧并且通过管道与膜分离处理室2互相贯通。请参阅图2,所述膜分离处理室2由替换膜架20、在用膜架21、处理腔室22、曝气架23组成,所述曝气架23钉连接在处理腔室22内部的底部,所述在用膜架21设有四个并且转动连接在处理腔室22的内部,所述替换膜架20设有四个并且机械连接在在用膜架21的右上角,所述处理腔室22焊接在生化室1与控制室3的中间,内部设有四组替换膜架20、在用膜架21,能够装载不同的生物滤板,进行多次膜分离过程。请参阅图3,所述在用膜架21由掉转架210、依附架211、对拉组212、回覆机构213、生物膜组214组成,所述掉转架210转动连接在处理腔室22内部的顶部,所述依附架211电焊在掉转架210的下方,所述对拉组212钉连接在依附架211右侧的下方,所述生物膜组214通过卡扣扣合在对拉组212的左侧,所述回覆机构213紧贴在生物膜组214的下方并且与依附架211胶连接在一起,通过外部智能控制的掉转架210,能够在设备运行或者关闭的时候都能进行更换,并且通过外部进行控制,无需人工直接进入内部,更加的省时省力。请参阅图4,所述掉转架210由螺旋架120、卡头121、回力线122组成,所述卡头121钉连接在依附架211右侧的下方,所述螺旋架120转动连接在卡头121内部的中心,所述回力线122的底部与卡头121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回力线122能在使用的时候将后方的替换装置逐步下拉,在达到最长的拉伸长度的时候恰巧将调换装置拉至最底部,并且在拉至最大长度之后会自动断开,方便对下次的装置进行连接更换。请参阅图4,所述回覆机构213由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整箱体(0)、生化室(1)、膜分离处理室(2)、控制室(3)、清水箱(4)、循环水泵(5)、底架(6),其特征在于:/n所述整箱体(0)安设在底架(6)的上方,所述生化室(1)固设在整箱体(0)内部的左端,所述膜分离处理室(2)紧固在生化室(1)的右侧,所述循环水泵(5)连接在膜分离处理室(2)与生化室(1)交界处的下方,所述控制室(3)安设在膜分离处理室(2)的右侧,所述清水箱(4)紧贴在控制室(3)内部的右侧并且通过管道与膜分离处理室(2)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整箱体(0)、生化室(1)、膜分离处理室(2)、控制室(3)、清水箱(4)、循环水泵(5)、底架(6),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箱体(0)安设在底架(6)的上方,所述生化室(1)固设在整箱体(0)内部的左端,所述膜分离处理室(2)紧固在生化室(1)的右侧,所述循环水泵(5)连接在膜分离处理室(2)与生化室(1)交界处的下方,所述控制室(3)安设在膜分离处理室(2)的右侧,所述清水箱(4)紧贴在控制室(3)内部的右侧并且通过管道与膜分离处理室(2)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处理室(2)由替换膜架(20)、在用膜架(21)、处理腔室(22)、曝气架(23)组成,所述曝气架(23)固设在处理腔室(22)内部的底部,所述在用膜架(21)设有四个并且嵌套在处理腔室(22)的内部,所述替换膜架(20)连接在在用膜架(21)的右上角,所述处理腔室(22)设于生化室(1)与控制室(3)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分离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用膜架(21)由掉转架(210)、依附架(211)、对拉组(212)、回覆机构(213)、生物膜组(214)组成,所述掉转架(210)连接在处理腔室(22)内部的顶部,所述依附架(211)装设在掉转架(210)的下方,所述对拉组(212)安设在依附架(211)右侧的下方,所述生物膜组(214)紧贴在对拉组(2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媚
申请(专利权)人:曾小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