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35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调节池、反应池、消毒塔和蓄水池,调节池的一端进水,调节池与反应池连通,反应池通过第二水泵组合与消毒塔连通,消毒塔通过出水管与蓄水池连通;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所述进水管将原水导入所述第一调节室中,第一调节室中的水经过格栅过滤后进入第二调节室;S2、通过第二水泵组合将第二调节室中的水提升至第一生化池中,通过第一生物膜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经滤板过滤后进入备用池;S3、将备用池中的水提升至消毒塔内,通过在消毒塔内周期性投放消毒药;S4、再将经消毒后水排放至蓄水池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废水处理装置部件的便捷更换和消毒效率的提高。

A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标准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废水处理装置作为城市废水处理必不可少的设施,在我国以及全世界得到广泛使用。废水处理装置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现有的废水装置大多设置为密封室或地埋式,该种方式可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实现短时的无人管理效果,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由于更换部件麻烦,甚至无法更换,从而导致净化效果降低,降低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在对废水处理消毒时,现有的大多是直接投放在废水中,该种方式废水需要反应较长一段时间才可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部件更换不便捷和消毒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反应池、消毒塔和蓄水池,所述调节池的一端进水,所述调节池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池通过第一水泵组合连通,所述反应池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水泵组合,所述反应池通过第二水泵组合与所述消毒塔连通,所述消毒塔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通;/n所述调节池设置为第一调节室和第二调节室,所述第一调节室与所述第二调节室之间设置有格栅,所述第一调节室内设置有用于原水导入的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组合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室处;/n所述反应池包括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沉淀池和备用池,所述第一生化池通过第一生物膜体与所述反应池的壳体构成,所述第一生化池顶端加设盖体,所述盖体的顶端穿设第一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反应池、消毒塔和蓄水池,所述调节池的一端进水,所述调节池的另一端与所述反应池通过第一水泵组合连通,所述反应池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水泵组合,所述反应池通过第二水泵组合与所述消毒塔连通,所述消毒塔通过出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通;
所述调节池设置为第一调节室和第二调节室,所述第一调节室与所述第二调节室之间设置有格栅,所述第一调节室内设置有用于原水导入的进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组合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室处;
所述反应池包括第一生化池、第二生化池、沉淀池和备用池,所述第一生化池通过第一生物膜体与所述反应池的壳体构成,所述第一生化池顶端加设盖体,所述盖体的顶端穿设第一水泵组合,所述第一生物膜体的一侧设置第二生物膜体,所述第二生化池由所述第一生物膜体、第二生物膜体和反应池的壳体构成,所述第二生化池内通气,所述第二生物膜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滤板,所述沉淀池由所述滤板、所述第二生物膜体和所述反应池的壳体构成,所述滤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反应池的壳体构成所述备用池,所述备用池上设置所述第二水泵组合;
所述消毒塔的顶端连通有第二水泵组合,所述消毒泵上设置有用于施药结构;
所述蓄水池用于承接所述消毒塔排放出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膜体包括生物膜和膜架,所述生物膜安装在膜架上,所述膜架的底端设置有梯形块,所述反应池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所述梯形块滑动配合的梯形槽,所述膜架的两侧与所述反应池的壳体接触,所述第二生物膜体与所述第一生物膜体结构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辉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