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子达专利>正文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210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涉及过滤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染物并不能完全带出,反渗透膜的端盖插接、拆卸极不方便,且普通反渗透膜过滤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所述顶盖的两侧均设置有上层卡箍,所述顶盖的下端设置有上层法兰,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顶盖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垫片,所述顶盖的下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垫片的下方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出水口,所述底盖的下方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所述底盖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净水通道。

A high flux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
本技术涉及过滤
,具体为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反渗透膜过滤是横流过滤方式,即原水中的一部分水沿与膜垂直方向透过膜,此时盐类和各种污染物被膜截流下来,并被沿膜与膜面平行方向流动的剩余的另一部分原水携带出,但污染物并不能完全带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的污染物会使膜元件污染加重,而且原水污染物及回收率越高,膜污染越快,目前反渗透膜的端盖,渗漏风险极大,插接、拆卸极不方便,需要连接接头,操作繁琐,需要接头缠绕生料带后拧入,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且普通反渗透膜过滤效率比较低;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污染物并不能完全带出,反渗透膜的端盖插接、拆卸极不方便,且普通反渗透膜过滤效率比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均设置有上层卡箍,所述顶盖的下端设置有上层法兰,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顶盖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设置有垫片,所述顶盖的下方设置有壳体,所述垫片的下方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出水口,所述底盖的下方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所述底盖的上端设置有下层法兰,所述下层法兰的两侧均设置有下层卡箍,所述底盖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端设置有滤芯固定槽,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净水通道。优选的,所述上层法兰与顶盖焊接连接,所述下层法兰与底盖焊接连接,所述上层法兰和下层法兰均设置有螺丝孔,所述顶盖通过固定上层法兰与壳体连接,所述底盖通过固定下层法兰与壳体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层卡箍通过固定螺栓与上层法兰连接,所述下层卡箍通过固定螺栓与下层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顶盖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垫片的直径与反渗透膜滤芯的直径相同,所述弹簧与限位块焊接连接,所述垫片与弹簧黏合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直径与壳体内部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与滤芯固定槽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反渗透膜滤芯与滤芯固定槽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上层卡箍的设置,拧开螺栓,解开上层卡箍和下层卡箍,就可以将顶盖或者底盖与壳体分离,然后从中取出反渗透膜滤芯进行维护,拆装方便,易于维护,降低了渗透的风险,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可持续性。2.该技术通过弹簧的设置,通过弹簧和垫片使反渗透膜滤芯两端牢牢地抵靠在顶盖和底盖上,密封效果更好。3.该技术通过反渗透膜滤芯的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反渗透膜滤芯,大大减少纯水在纯水流道内的流动距离,从而使纯水能够快速进入反渗透膜滤芯流出,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的内部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的整体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盖的整体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盖的内部剖面图。图中:1、顶盖;2、上层卡箍;3、上层法兰;4、入水口;5、限位块;6、弹簧;7、垫片;8、壳体;9、反渗透膜滤芯;10、过滤层;11、净水出水口;12、浓缩水出水口;13、底盖;14、下层法兰;15、下层卡箍;16、滤芯固定槽;17、过滤板;18、净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包括顶盖1,顶盖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层卡箍2,顶盖1的下端设置有上层法兰3,顶盖1的上端设置有入水口4,顶盖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弹簧6的下方设置有垫片7,顶盖1的下方设置有壳体8,垫片7的下方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9,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0,壳体8的下方设置有底盖13,底盖13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出水口11,底盖13的下方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12,底盖13的上端设置有下层法兰14,下层法兰14的两侧均设置有下层卡箍15,底盖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7,过滤板17的上端设置有滤芯固定槽16,过滤板17的内部设置有净水通道18。进一步,上层法兰3与顶盖1焊接连接,下层法兰14与底盖13焊接连接,上层法兰3和下层法兰14均设置有螺丝孔,顶盖1通过固定上层法兰3与壳体8连接,底盖13通过固定下层法兰14与壳体8连接,通过上层法兰3和下层法兰14使顶盖1和底盖13与壳体8密封固定。进一步,上层卡箍2通过固定螺栓与上层法兰3连接,下层卡箍15通过固定螺栓与下层法兰14连接,拧开螺栓,解开上层卡箍2和下层卡箍15,就可以将顶盖1或者底盖13与壳体8分离,然后从中取出反渗透膜滤芯9进行维护,拆装方便,易于维护。进一步,限位块5与顶盖1设置为一体结构,垫片7的直径与反渗透膜滤芯9的直径相同,弹簧6与限位块5焊接连接,垫片7与弹簧6黏合连接,通过弹簧6和垫片7使反渗透膜滤芯9两端牢牢地抵靠在顶盖1和底盖13上,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过滤层10的直径与壳体8内部的直径相同。进一步,过滤板17与滤芯固定槽16设置为一体结构,反渗透膜滤芯9与滤芯固定槽1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反渗透膜滤芯9,大大减少纯水在纯水流道内的流动距离,从而使纯水能够快速进入反渗透膜滤芯9流出,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水从两个入水口4进入壳体8腔内,通过弹簧6和垫片7使反渗透膜滤芯9两端牢牢地抵靠在顶盖1和底盖13上,密封效果更好,再通过设置多个反渗透膜滤芯9,大大减少纯水在纯水流道内的流动距离,从而使纯水能够快速进入反渗透膜滤芯9流出,一部分水横向流动经过过滤层10的过滤作用,净化后的水进入到反渗透膜滤芯9内部,并从净水通道18流入到净水出水口11;另一部分水沿与膜垂直方向透过过滤层10,携带着污染物通过过滤板17从浓缩水出水口12流出,拧开螺栓,解开上层卡箍2和下层卡箍15,就可以将顶盖1或者底盖13与壳体8分离,然后从中取出反渗透膜滤芯9进行维护,拆装方便,易于维护,降低了渗透的风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包括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层卡箍(2),所述顶盖(1)的下端设置有上层法兰(3),所述顶盖(1)的上端设置有入水口(4),所述顶盖(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下方设置有垫片(7),所述顶盖(1)的下方设置有壳体(8),所述垫片(7)的下方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9),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0),所述壳体(8)的下方设置有底盖(13),所述底盖(13)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出水口(11),所述底盖(13)的下方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12),所述底盖(13)的上端设置有下层法兰(14),所述下层法兰(14)的两侧均设置有下层卡箍(15),所述底盖(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7),所述过滤板(17)的上端设置有滤芯固定槽(16),所述过滤板(17)的内部设置有净水通道(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包括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层卡箍(2),所述顶盖(1)的下端设置有上层法兰(3),所述顶盖(1)的上端设置有入水口(4),所述顶盖(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下方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下方设置有垫片(7),所述顶盖(1)的下方设置有壳体(8),所述垫片(7)的下方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9),所述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10),所述壳体(8)的下方设置有底盖(13),所述底盖(13)的一侧设置有净水出水口(11),所述底盖(13)的下方设置有浓缩水出水口(12),所述底盖(13)的上端设置有下层法兰(14),所述下层法兰(14)的两侧均设置有下层卡箍(15),所述底盖(1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7),所述过滤板(17)的上端设置有滤芯固定槽(16),所述过滤板(17)的内部设置有净水通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法兰(3)与顶盖(1)焊接连接,所述下层法兰(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子达唐维刘昊湦
申请(专利权)人:贺子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