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装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为了解决老年人上下楼的困难,政府出台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鼓励政策。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有些楼房不具备在楼道口直接加装电梯的入户条件,所以只能在其它地方加装电梯。这样,便会出现加装电梯的侯梯厅与楼房的楼道之间无连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由于侯梯厅无法与楼房的楼道连通,所以存在无救援通道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包括设置在侯梯厅上楼板上对应电梯门一侧的上救援通道门、设置在侯梯厅下楼板上对应所述电梯门一侧的下救援通道门和斜向布置的爬梯,所述爬梯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上楼板处的电梯井道上横梁上,所述爬梯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下楼板上对应的位置,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所述下救援通道门和所述爬梯均位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侯梯厅上楼板(a)上对应电梯门(b)一侧的上救援通道门(1)、设置在侯梯厅下楼板(c)上对应所述电梯门(b)一侧的下救援通道门(2)和斜向布置的爬梯(3),所述爬梯(3)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上楼板(a)处的电梯井道上横梁(d)上,所述爬梯(3)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下楼板(c)上对应的位置,所述上救援通道门(1)、所述下救援通道门(2)和所述爬梯(3)均位于所述电梯门(b)同一侧,且所述爬梯(3)位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1)下方,所述爬梯(3)位于所述下救援通道门(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侯梯厅上楼板(a)上对应电梯门(b)一侧的上救援通道门(1)、设置在侯梯厅下楼板(c)上对应所述电梯门(b)一侧的下救援通道门(2)和斜向布置的爬梯(3),所述爬梯(3)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上楼板(a)处的电梯井道上横梁(d)上,所述爬梯(3)的下端安装在所述侯梯厅下楼板(c)上对应的位置,所述上救援通道门(1)、所述下救援通道门(2)和所述爬梯(3)均位于所述电梯门(b)同一侧,且所述爬梯(3)位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1)下方,所述爬梯(3)位于所述下救援通道门(2)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1)包括浇筑在所述侯梯厅上楼板(a)内的上救援通道门框(1a)和上救援通道门扇(1b),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扇(1b)的安装侧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框(1a)的对应一侧通过上救援通道合页(1c)铰接,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扇(1b)的开合侧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框(1a)的对应一侧之间设有上触头(1d),所述上触头(1d)串联在电梯门锁回路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扇(1b)的开合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触头(1d)的插头部分的上槽钢座(1e),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框(1a)的对应一侧对应所述上槽钢座(1e)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触头(1d)的插座部分的上安装支架(1f),所述上触头(1d)的插头部分安装在所述上槽钢座(1e)上,所述上触头(1d)的插座部分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支架(1f)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应急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扇(1b)的开合侧的顶面上设有上挂环(1g),侯梯厅墙壁上对应所述上救援通道门扇(1b)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上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王治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菱智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