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35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0
一种传动轴,包括第一万向节、第一轴、第二万向节、中间支架、第二轴和挠性联轴器,第一轴的一端连接万向节,第一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节,第二轴的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节,第二轴的另一端连接挠性联轴器,中间支架安装在第二万向节上,中间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支架、减振衬套和轴承,减振衬套设于外支架与轴承之间,中间支架固定在第二万向节的输出端,外支架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有吸振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传动轴结构简单,通过减振衬套以及吸振块能显著降低传动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问题,具有良好的吸能隔振效果,提高传动系统的NVH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

Transmission shaft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轴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传动轴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轴及车辆。
技术介绍
传动轴是实现前置后驱以及四驱车辆动力传递的重要结构,它可以有效地保证动力传递到后轮,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传动轴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其NVH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涉及车辆行驶系统及NVH性能的各零部件性能要求逐渐提高。目前乘用车传动轴多采用两段式结构,通过三个万向节连接来实现扭矩的传递。现有技术中,传动轴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底盘布置空间有限,传动轴各个万向节在整车设计中均有布置角度,造成不同轴管之间存在夹角,并且在车辆运行中,中间支撑结构的轴线和与之配合的轴管的轴线之间也存在夹角,而传动轴与车身之间为刚性连接,在传动轴扭矩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径向不平衡力,对中间支撑结构产生振动影响,这种振动主要通过传动轴的中间支撑结构传递给车身地板,从而造成整车振动,导致整车NVH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及车辆,显著降低传动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问题,并有效吸收传动轴的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轴,包括第一万向节(1)、第一轴(2)、第二万向节(3)、中间支架(4)、第二轴(5)和挠性联轴器(6),所述第一轴(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1),所述第一轴(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3),所述第二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3),所述第二轴(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挠性联轴器(6),所述中间支架(4)安装在所述第二万向节(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4)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支架(12)、减振衬套(18)和轴承(16),所述减振衬套(18)设于所述外支架(12)与所述轴承(16)之间,所述中间支架(4)固定在所述第二万向节(3)的输出端,所述外支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包括第一万向节(1)、第一轴(2)、第二万向节(3)、中间支架(4)、第二轴(5)和挠性联轴器(6),所述第一轴(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万向节(1),所述第一轴(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3),所述第二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万向节(3),所述第二轴(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挠性联轴器(6),所述中间支架(4)安装在所述第二万向节(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4)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支架(12)、减振衬套(18)和轴承(16),所述减振衬套(18)设于所述外支架(12)与所述轴承(16)之间,所述中间支架(4)固定在所述第二万向节(3)的输出端,所述外支架(12)设有多个安装孔(22),每个安装孔(22)内设有吸振块(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衬套(18)与所述轴承(16)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衬套(18)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环(13)、减振材料(14)和内环(15),所述外环(13)、所述减振材料(14)和所述内环(15)为硫化成型的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敏陈强张家彬王敷玟徐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