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86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包括底座与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隔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呈倾斜放置,且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座与直线导轨,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旋转件配合直线导轨以及夹具,可以实现对轴承内圈进行快速卡接定位,通过直线导轨的滑动对夹具进行定位进度的调节,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力对夹具进行夹紧固定,更加快速高效,对于轴承内圈加工完成后取下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的多角度卡箍配合夹具,实现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轴承内圈进行卡接定位,亦或加大单一轴承内圈的夹紧度。

A kind of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machining inner ring of super miniature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
本专利技术设计卡接定位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设备中起固定和支承轴的部件,还具有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的作用,现有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滚动轴承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滚动体保持架四部分组成,而滑动轴承由内圈、外圈和滑动体三部分组成,在车床上对轴承内圈进行车削加工时,由于轴承内圈是中空环状体,为提高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挡边内侧面的表面粗糙度,以降低轴承噪音和提高轴承的寿命,人们在超精机上通过卡接定位机构对轴承内圈挡边进行超精加工;同时现有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效果不够优异,对轴承内圈的夹取效率较低,同时单一机构并不能对不同规格大小的轴承内圈进行夹紧定位,大大降低机构的实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旋转件配合直线导轨以及夹具,可以实现对轴承内圈进行快速卡接定位,通过直线导轨的滑动对夹具进行定位进度的调节,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力对夹具进行夹紧固定,更加快速高效,对于轴承内圈加工完成后取下更加方便,整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机构的卡接定位效率,以解决现有的轴承内圈加工的卡接定位机构,结构复杂,夹取不便的技术问题;(2)通过设置的多角度卡箍配合夹具,实现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轴承内圈进行卡接定位,亦或加大单一轴承内圈的夹紧度,以解决现有的轴承内圈加工的卡接定位机构不便于对不同大小规格的内圈进行卡接定位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包括底座与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隔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呈倾斜放置,且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座与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位于卡座的正下方;所述直线导轨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端盖与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卡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表面环绕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隔板的前端外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端活动安装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端面与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卡接有夹具,所述固定板朝向夹具处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固定板与夹具相接触处还固定插接有固定销,所述夹具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卡接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板。进一步的,所述卡座呈工字型,所述卡座通过螺接的方式与隔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包括滚珠轴承、滚柱与螺栓,所述隔板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滚柱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滚珠轴承的内部,所述滚柱的另一端与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与螺母呈相互配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夹具与固定板相接触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为相互配合结构。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具相对的外表面均设置弧形槽两个所述夹具相对的外表面均设置弧形槽。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丝杠座,所述丝杠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呈横截面呈圆弧形的卡箍,所述丝杠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其均呈倾斜放置。进一步的,该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的具体使用方法为:S1:将轴承内圈放置在两个夹具之间的位置,根据实际轴承内圈的实际规格大小,在直线导轨的作用下,通过滑动端盖带动两个夹具对轴承内圈两端进行夹紧,同时通过卡接的方式依次将连接轴以及横板进行组装,使得整个机构四面闭合,之后,将压缩弹簧一端挂接在活动板上,在旋转件的作用下,将活动板上浮旋转一定角度,即将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传递到夹具上,以保证端盖于直线导轨上不再产生位移,进而使得两个夹具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最后通过转动握把,带动丝杠于丝杠座的内部旋转,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连接杆的直线运动,即当卡箍与轴承内圈完整接触后停止转动握把,此时轴承内圈便被卡接定位在该机构上;S2:夹持加工完毕后,将压缩弹簧于活动板上取下,在旋转件的作用下,将活动板复位,依次拆卸横板与连接轴,使得轴承内圈由该卡接定位机构取下,之后通过取下固定销,在燕尾块与燕尾槽的相互作用下,用力拨下夹具即可对其进行更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压缩弹簧、旋转件配合直线导轨以及夹具,可以实现对轴承内圈进行快速卡接定位,通过直线导轨的滑动对夹具进行定位进度的调节,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力对夹具进行夹紧固定,更加快速高效,对于轴承内圈加工完成后取下更加方便,整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机构的卡接定位效率,使用时,将轴承内圈放置在两个夹具之间的位置,根据实际轴承内圈的实际规格大小,在直线导轨的作用下,通过滑动端盖带动两个夹具对轴承内圈两端进行夹紧,同时通过卡接的方式依次将连接轴以及横板进行组装,使得整个机构四面闭合,之后,将压缩弹簧一端挂接在活动板上,在旋转件的作用下,将活动板上浮旋转一定角度,即将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传递到夹具上,以保证端盖于直线导轨上不再产生位移,进而使得两个夹具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最后通过转动握把,带动丝杠于丝杠座的内部旋转,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连接杆的直线运动,即当卡箍与轴承内圈完整接触后停止转动握把,此时轴承内圈便被卡接定位在该机构上;(2)通过设置的多角度卡箍配合夹具,实现对不同大小规格的轴承内圈进行卡接定位,亦或加大单一轴承内圈的夹紧度,使用时,通过直线导轨与端盖的滑动结构,一端两个夹具,使其对轴承内圈两端进行夹紧,之后通过转动握把,带动丝杠于丝杠座的内部旋转,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连接杆的直线运动,即当卡箍与轴承内圈完整接触后停止转动握把,此时轴承内圈便被卡接定位在该机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图4的A处放大视图。图中:1、底座;2、隔板;21、支撑座;22、卡座;23、支柱;24、压缩弹簧;25、活动板;3、旋转件;31、滚珠轴承;32、滚柱;33、螺栓;4、直线导轨;41、端盖;42、固定板;43、夹具;44、弧形槽;5、固定销;51、燕尾槽;52、燕尾块;53、连接轴;531、第一卡槽;54、横板;541、丝杠;542、丝杠座;543、连接杆;544、卡箍;545、第二卡槽;546、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隔板(2),所述隔板(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隔板(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呈倾斜放置,且其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座(22)与直线导轨(4),所述直线导轨(4)位于卡座(22)的正下方;/n所述直线导轨(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端盖(41),所述端盖(4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2),所述端盖(41)与固定板(4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卡座(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柱(23),所述支柱(23)的外表面环绕固定有压缩弹簧(24),所述隔板(2)的前端外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旋转件(3),所述旋转件(3)的一端活动安装固定安装有活动板(25),所述活动板(25)的端面与压缩弹簧(24)固定连接;/n所述固定板(42)的一侧外表面卡接有夹具(43),所述固定板(42)朝向夹具(43)处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燕尾槽(51),所述固定板(42)与夹具(43)相接触处还固定插接有固定销(5),所述夹具(43)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531),所述第一卡槽(531)的内部卡接固定有连接轴(53),所述连接轴(53)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545),所述第二卡槽(545)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卡扣(546),所述卡扣(54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板(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隔板(2),所述隔板(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所述隔板(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呈倾斜放置,且其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座(22)与直线导轨(4),所述直线导轨(4)位于卡座(22)的正下方;
所述直线导轨(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端盖(41),所述端盖(4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2),所述端盖(41)与固定板(42)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卡座(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柱(23),所述支柱(23)的外表面环绕固定有压缩弹簧(24),所述隔板(2)的前端外表面还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旋转件(3),所述旋转件(3)的一端活动安装固定安装有活动板(25),所述活动板(25)的端面与压缩弹簧(24)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42)的一侧外表面卡接有夹具(43),所述固定板(42)朝向夹具(43)处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燕尾槽(51),所述固定板(42)与夹具(43)相接触处还固定插接有固定销(5),所述夹具(43)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531),所述第一卡槽(531)的内部卡接固定有连接轴(53),所述连接轴(53)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545),所述第二卡槽(545)的内部卡接固定有卡扣(546),所述卡扣(54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横板(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2)呈工字型,所述卡座(22)通过螺接的方式与隔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3)包括滚珠轴承(31)、滚柱(32)与螺栓(33),所述隔板(2)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滚柱(32)的一端固定插接在滚珠轴承(31)的内部,所述滚柱(32)的另一端与螺栓(33)固定连接,所述螺栓(33)与螺母呈相互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微型轴承内圈加工时的卡接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修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登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