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78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配管结构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一组设置于主冷却管路进水口与辊子装配轴承座的进水口之间,第二组设置于辊子装配轴承座的出水口与主冷却管路的出水口之间;每组配管结构至少包括活动水套和套管,所述活动水套的上端安装在辊子装配轴承座的沉孔内,活动水套的下端坐落在套管的沉孔内,套管穿过扇形段框架底座连接到主冷却管路上。该配管结构缩短了扇形段维护时间,提高了扇形段的使用效率和连铸生产率,同时解决当在线扇形段内弧辊子轴承座和冷却管路堵塞时,可在线快速清理管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间接提高了铸坯质量。

A cooling piping structure of sector roller bea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连铸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扇形段轴承座冷却配管为了一次性制造方便,全部采用不锈钢管子焊接在碳钢的扇形段框架和底座上,形成一个冷却整体。为了防止不锈钢管子在高温工作过程收缩变形出现焊缝脱落漏水,设计时管子设计成多段弧形,曲曲折折。可是当扇形段处于高温环境且长时间的工作,碳钢轴承座以及底座生锈产生的渣皮落在轴承座、底座和冲到焊接弯曲管路里面,长时间堆积造成轴承座、底座、焊接管路堵塞,目前也没有在线快速修复轴承座、底座、管路等堵塞的故障的方法;即使在维修区,由于弯曲管路路径较长,里面的渣皮都无法通过吹扫清理,严重影响轴承座内部轴承的冷却,影响辊子和扇形段寿命,降低了扇形段使用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在维修区只能拆掉扇形段辊子装配、采用压缩空气吹扫或者高压水冲洗等技术,由于管路设计的原理问题,维护费时费力,效果不尽理想;同时还是无法解决在线生产过程中轴承座、底座和冷却配管堵塞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轴承冷却不良的严重后果以及引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包括辊子装配轴承座(1)、扇形段框架底座(4)及主冷却管路(8),其特征在于:该配管结构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一组设置于主冷却管路(8)进水口与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进水口之间,第二组设置于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出水口与主冷却管路(8)的出水口之间;每组配管结构还包括活动水套(2)和套管(5),所述活动水套(2)的上端安装在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沉孔内,活动水套(2)的下端坐落在套管(5)的沉孔内,套管(5)穿过扇形段框架底座(4)连接到主冷却管路(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包括辊子装配轴承座(1)、扇形段框架底座(4)及主冷却管路(8),其特征在于:该配管结构至少设置有两组,第一组设置于主冷却管路(8)进水口与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进水口之间,第二组设置于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出水口与主冷却管路(8)的出水口之间;每组配管结构还包括活动水套(2)和套管(5),所述活动水套(2)的上端安装在辊子装配轴承座(1)的沉孔内,活动水套(2)的下端坐落在套管(5)的沉孔内,套管(5)穿过扇形段框架底座(4)连接到主冷却管路(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穿过扇形段框架底座(4)后通过金属软管(7)与主冷却管路(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7)的两端分别通过快速接头与套管(5)、主冷却管路(8)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为变径套管,具有垂直段和扩径段,扩径段位于垂直段的上部,扩径段的顶部设有内凹的定位沉孔,所述活动水套(2)的下部嵌插固定在该定位沉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水套(2)的上端与辊子装配轴承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所述活动水套(2)的下端与套管(5)顶部内凹的定位沉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扇形段辊子轴承冷却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水套(2)、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学曾晶刘赵卫黄进春杨超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