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74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下料支撑柱上的X轴线性模组,活动设置在所述X轴线性模组上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Z轴线性模组,活动设置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上并与其配合上下滑动的电芯旋转机构,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芯旋转机构活动端的电芯下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目前现有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只能简单地将电芯由前一工位抓取至后一工位,并不能在抓取过程中精确地同时对电芯进行诸如旋转、变距及有效整理等操作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因其具有高压、高容量、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电池,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民用及军用领域。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电芯由前一工位转移至后一个工位,以实现电芯上料。设备开发人员在开发电芯下料机械手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如何提高电芯下料效率的问题。目前现有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只能简单地将电芯由前一工位抓取至后一工位,并不能在抓取过程中精确地同时对电芯进行诸如旋转、变距及有效整理等操作,以更加有效地将电芯放置于料盘中。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只能简单地将电芯由前一工位抓取至后一工位,并不能在抓取过程中精确地同时对电芯进行诸如旋转、变距及有效整理等操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下料支撑柱上的X轴线性模组,活动设置在所述X轴线性模组上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Z轴线性模组,活动设置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上并与其配合上下滑动的电芯旋转机构,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芯旋转机构活动端的电芯下料组件。所述连接板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及一安装部,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连接部与X轴线性模组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Z轴线性模组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安装部上。所述电芯旋转机构包括:安装板、电机、减速机、旋转电芯轴承座、连轴器、旋转轴、锁紧螺母、法兰盖、轴承及减速机座,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上,所述安装板由一第二连接部及一轴承座安装部组成,所述轴承座安装部上开设有一轴孔,所述安装板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Z轴线性模组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上,所述电机分别与减速机、连轴器及旋转轴同轴相连,所述旋转轴的外围且位于所述轴孔中分别依次套设有锁紧螺母、法兰盖及旋转电芯轴承座,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上,所述法兰盖设置在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上,所述旋转轴分别与锁紧螺母和轴承过盈连接,所述减速机座的一端与减速机相固接,所述减速机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上。所述旋转轴的输出端上还连接有一块下料连接板,所述下料连接板包括一块横板及与该横板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一块竖板,所述横板与所述旋转轴的活动端相固接,所述电芯下料夹爪安装在所述竖板上。所述电芯下料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两侧的第一电芯下料夹爪和第二电芯下料夹爪;所述第一电芯下料夹爪包括:升降底板,该升降底板其中一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导轨和安装座,所述一对第一导轨分别与所述下料连接板的竖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气动元件,所述第一气动元件通过设于其活动端的第一浮动接头与上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为L形板状结构,其上设有两个直线轴承,两个直线轴承中分别穿设有一根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与垫片相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缓冲连接板相连接,缓冲连接板则固定在升降底板上。所述升降底板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二气动元件、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多个油压缓冲器及第三气动元件,所述第二导轨上滑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三导轨上滑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气动元件的活动端上连接有第二浮动接头,所述第三气动元件的活动端上连接有第三浮动接头,所述第一滑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及第一气缸安装部,所述第三连接部滑设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第二浮动接头及缓冲块相连接,所述气缸安装部上连接有用于夹持电芯用的第一夹爪组件,所述第二滑块包括第四连接部及第二气缸安装部,所述第四连接部滑设于第三导轨上,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第三浮动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安装部上连接有用于夹持电芯用的第二夹爪组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角度为0--27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X轴线性模组和Z轴线性模组采用丝杠模组将定位后的电芯放置于流水线上,重复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0.01mm内,具有高效活动性高特点,同时也将合格电芯从载盘放置出料流水线上的料盘,Z轴模块同时对电芯旋转,变距,对电芯进行有效整理,便于放置于料盘;本技术还安装有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可以对抓取的两个电芯进行旋转放置,旋转角度控制在0--270°内,通过油压缓冲器调节变距距离,具有机动性灵活性高特点。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易于实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芯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芯旋转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下料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芯下料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芯下料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电芯下料组件的正面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图8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会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支撑柱1,设置在所述下料支撑柱1上的X轴线性模组2,活动设置在所述X轴线性模组2上的连接板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上的Z轴线性模组4,活动设置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4上并与其配合上下滑动的电芯旋转机构5,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芯旋转机构5活动端的电芯下料组件6。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3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及一安装部32,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连接部31与X轴线性模组2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Z轴线性模组4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安装部32上。如图3,图4所示,所述电芯旋转机构5包括:安装板51、电机52、减速机53、旋转电芯轴承座54、连轴器55、旋转轴56、锁紧螺母57、法兰盖58、轴承(图中未示)及减速机座510,所述安装板51滑动连接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4上,所述安装板51由一第二连接部(图中未示)及一轴承座安装部(图中未示)组成,所述轴承座安装部512上开设有一轴孔(图中未示),所述安装板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Z轴线性模组4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上,所述电机52分别与减速机53、连轴器55及旋转轴56同轴相连,所述旋转轴56的外围且位于所述轴孔中分别依次套设有锁紧螺母57、法兰盖58及旋转电芯轴承座54,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上,所述法兰盖58设置在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上,所述旋转轴56分别与锁紧螺母57和轴承过盈连接,所述减速机座510的一端与减速机53相固接,所述减速机座510的另一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支撑柱(1),设置在所述下料支撑柱(1)上的X轴线性模组(2),活动设置在所述X轴线性模组(2)上的连接板(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上的Z轴线性模组(4),活动设置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4)上并与其配合上下滑动的电芯旋转机构(5),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芯旋转机构(5)活动端的电芯下料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竖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料支撑柱(1),设置在所述下料支撑柱(1)上的X轴线性模组(2),活动设置在所述X轴线性模组(2)上的连接板(3),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上的Z轴线性模组(4),活动设置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4)上并与其配合上下滑动的电芯旋转机构(5),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芯旋转机构(5)活动端的电芯下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及一安装部(32),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连接部(31)与X轴线性模组(2)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Z轴线性模组(4)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安装部(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旋转机构(5)包括:安装板(51)、电机(52)、减速机(53)、旋转电芯轴承座(54)、连轴器(55)、旋转轴(56)、锁紧螺母(57)、法兰盖(58)、轴承、减速机座(510),所述安装板(51)滑动连接在所述Z轴线性模组(4)上,所述安装板(51)由一第二连接部及一轴承座安装部组成,所述轴承座安装部上开设有一轴孔,所述安装板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Z轴线性模组(4)的活动端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512)上,所述电机(52)分别与减速机(53)、连轴器(55)及旋转轴(56)同轴相连,所述旋转轴(56)的外围且位于所述轴孔中分别依次套设有锁紧螺母(57)、法兰盖(58)及旋转电芯轴承座(54),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轴承座安装部上,所述法兰盖(58)设置在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上,所述旋转轴(56)分别与锁紧螺母(57)和轴承过盈连接,所述减速机座(510)的一端与减速机(53)相固接,所述减速机座(51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电芯轴承座(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6)的输出端上还连接有一块下料连接板(511),所述下料连接板(511)包括一块横板(5111)及与该横板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一块竖板(5112),所述横板(5111)与所述旋转轴(56)的活动端相固接,所述电芯下料组件(6)安装在所述竖板(51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凌宇陶聚良牛增强韩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