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怡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4674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主要由大黄、硫磺、荷青花、皂角,研磨成粉、混合制备而成;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1‑75份、硫磺1‑50份、荷青花1‑50份、皂角1‑50份,具体用量根据不同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其膏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大黄粉500g、硫黄粉200g、荷青花粉100g、皂角粉200g充分混合过300目筛后,缓缓加入60℃白凡士林997g中,再向其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g,边加边搅拌,直至混匀,即得硫黄含量10%的膏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浊、逐瘀散结、凉血消肿、抗菌消炎、杀虫止痒、抗敏控油、袪斑消痕的良好功效,无耐药性、无毒副作用。

A kind of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and rosace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痤疮外用药物
,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痤疮、玫瑰痤疮均为损容性疾病,好发于面部或胸背部,易留下萎缩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影响美观。发生在青春期的痤疮又称为“青春痘”,发病率较高。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青春期寻常痤疮发病率为86.9%,玫瑰痤疮发病率为10%左右,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玫瑰痤疮是一种面部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血管及毛囊皮脂腺。现代医学对这二种疾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了,认为两者均为多因素疾病。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玫瑰痤疮的发生与遗传、螨虫、微生物感染、免疫紊乱及血管异常介导的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抗菌素进行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等问题,效果不佳。在西方玫瑰痤疮还被称为无自愈倾向的“不死癌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大黄、硫磺、荷青花、皂角,研磨成粉、混合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大黄、硫磺、荷青花、皂角,研磨成粉、混合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1-75份、硫磺1-50份、荷青花1-50份、皂角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50份、硫磺40份、荷青花5份、皂角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50份、硫磺30份、荷青花5份、皂角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50份、硫磺20份、荷青花10份、皂角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主要组份比为大黄60份、硫磺15份、荷青花10份、皂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雪张彩云张惠惠王怡
申请(专利权)人:王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