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中药配方颗粒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药用大黄(RheumoffcinaleBaill.)或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的干燥根及根茎。在《中国药典》中对其性状有明确的记载: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中药颗粒剂则是将药材经炮制后制粒,在保持中药药效的前提下,具有便于携带,保存方便等优点。然而,一般的对于药材的炮制往往是简单地加入溶剂直接煎煮浸提,例如,申请号为201711432302.6的专利中是向其中直接加入热水进行煎煮,申请号为20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00、大黄饮片的预处理:将大黄饮片破碎至粒度不大于2mm的粗颗粒后,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向上述粗颗粒中加水高压浸泡发胀得到混悬液;/n步骤200、对混悬液进行快速冻结至-10℃以下,并且在冻结呈固体后通过微波震荡形成粉碎物,再快速解冻至常温状态获得混浊液;/n步骤300、大黄的浸提:将混浊液加足量乙醇浸提2-5次,合并每次浸提后的过滤液,并对提取后的残渣进行不小于3次的水洗和高速离心,将离心液与过滤液合并再浓缩,得到浸膏;/n步骤400、大黄的干燥制粒:将所述浸膏干燥制粒,制得大黄配方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大黄饮片的预处理:将大黄饮片破碎至粒度不大于2mm的粗颗粒后,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向上述粗颗粒中加水高压浸泡发胀得到混悬液;
步骤200、对混悬液进行快速冻结至-10℃以下,并且在冻结呈固体后通过微波震荡形成粉碎物,再快速解冻至常温状态获得混浊液;
步骤300、大黄的浸提:将混浊液加足量乙醇浸提2-5次,合并每次浸提后的过滤液,并对提取后的残渣进行不小于3次的水洗和高速离心,将离心液与过滤液合并再浓缩,得到浸膏;
步骤400、大黄的干燥制粒:将所述浸膏干燥制粒,制得大黄配方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00中,粗颗粒的粒度为10~50目,且加水高压浸泡发胀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将粉碎后的粗颗粒直接浸泡在水中2小时以上;
步骤102、将浸泡后的粗颗粒进行封闭,并且在封闭后通入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浸泡液的压力维持在2MPa以上;
步骤103、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维持上述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0中,对悬浊液在高压条件下进行快速冻结,并且在完全冻结之后再逐步释放发胀压力至常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经过微波破碎后的冻结混悬液进行解冻的具体方法:
对通过微波破碎后的冻结混悬液再次进行机械破碎,并且将破碎后的冻结混悬液均匀摊铺在低温升温平板上;
通过低温加热促进冻结混悬液的溶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黄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升温平板的溶化温度在1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牛明,周永峰,张蓉蓉,崔园园,马艳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