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45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油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中的预聚物滴加系统和防暴聚搅拌系统;预聚物滴加系统包括固定在釜体的上封头中的环形滴加管和开设在环形滴加管上的多个滴孔;防暴聚搅拌系统包括可转动设置在釜体中心位置的搅拌轴、可滑动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桨沿搅拌轴上下往复滑动的升降控制机构,搅拌桨包括基部以及固定在基部上的桨盘和桨叶,桨盘用于实现对于竖直搅拌,桨叶用于实现周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避免粘合剂生产中产生的暴聚现象,并大幅提升粘合剂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印刷油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
技术介绍
印刷油墨用的粘合剂生产通常包括两步:第一步,在A反应釜中以乙酯为溶剂,以多元醇和异氢酸脂为反应体生成预聚物;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预聚物添加入盛装有溶剂、扩链剂以及封端剂的B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最终制得粘合剂。在生产中,B反应釜中的反应往往比较剧烈,难以掌控。通常需要将上述第一步制得的预聚物降温至40℃左右后再缓慢添加入B反应釜中。如果添加速度过快或者B反应釜中搅拌不及时,则会导短时间内分子迅速聚合,分子量迅速变大的暴聚,并常拌有黏度的迅速增大、局部放热过多,有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影响粘合剂成品质量,危害生产安全。现有技术中,由于B反应釜釜体内的搅拌仅为常规的周向搅拌,釜体内物料缺少上下对流,使得当预聚物添加于B反应釜中反应体的液面位置后,无法快速下降至反应体的中部及底部。而为了避免预聚物与釜体中反应体间产生的暴聚,则需要依靠人工根据经验缓慢的将预聚物添加入B反应釜中,从而导致粘合剂生产周期过长,印刷油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以避免粘合剂生产中产生的暴聚现象,并大幅提升粘合剂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设置在釜体中的预聚物滴加系统和防暴聚搅拌系统;预聚物滴加系统包括固定在釜体的上封头中的环形滴加管,环形滴加管通过连通管与设置在上封头位置的预聚物进料口相连通,在环形滴加管的下沿位置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将环形滴加管中的预聚物滴加入釜体中的滴孔;防暴聚搅拌系统包括可转动设置在釜体中心位置的搅拌轴、可滑动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桨沿搅拌轴上下往复滑动的升降控制机构,搅拌桨包括基部以及固定在基部上的桨盘和桨叶,基部通过花键结构配合安装在搅拌轴上并可沿搅拌轴上下滑动,桨盘同心固定在基部上并用于在随基部的上下滑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中物料的竖直方向上的搅拌,桨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桨叶均匀间隔固定在基部的外沿并用于在随基部的转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中物料的周向上的搅拌,升降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基部上的永磁体和固定在釜体中并与永磁体位置重合对应的电磁铁,可通过电磁铁通电产生的斥力驱动永磁体及搅拌桨上升,或通过电磁铁反向通电产生的吸力驱动永磁体及搅拌桨下降。优选的,搅拌轴的下端转动设置固定于釜体底部的轴座内,搅拌轴的上端通过机械密封穿设在釜体的外部,在釜体的上封头位置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优选的,电磁铁固定在轴座上。优选的,升降控制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搅拌轴上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搅拌轴的中部固定,另一端与搅拌桨的基部固定。优选的,桨盘的直径为釜体内径的1/5,在桨盘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对流孔。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预聚物可通过环形滴加管上的多个滴孔均匀、分散且快速的滴入釜体中盛装的盛装有溶剂、扩链剂以及封端剂的液面上。同时,搅拌桨中的桨叶部分对釜体内物料进行周向上的搅拌,搅拌桨中的桨盘部分对物料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搅拌,以使滴加在液面位置的预聚物能够在周向和竖直方向搅拌的混合作用下快速到达物料的中部和底部。避免了在预聚物快速滴加状态下,预聚物汇聚于釜体内物料的液面位置而形成的暴聚。从而由快速滴加的添加方式和立体搅拌的混合方式相接合,在避免暴聚产生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预聚物的添加时间,提高了粘合剂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搅拌桨,101、桨盘,102、基部,103、桨叶,2、轴座,3、升降控制机构,301、电磁铁,302、永磁体,303、弹簧,4、搅拌轴,5、釜体,6、滴孔,7、环形滴加管,8、连通管,9、预聚物进料口,1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包括由上封头、中间段、下封头组成的釜体5以及设置在釜体5中的预聚物滴加系统和防暴聚搅拌系统。预聚物滴加系统用于将预聚物均匀分散并快速的滴加入釜体5内混合物料的液面位置。防暴聚搅拌系统用于对釜体5内的物料进行周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立体搅拌,以避免快速滴入预聚物在混合物料的液面位置富集,进而避免预聚物与混合物料之间产生暴聚。预聚物滴加系统包括固定在釜体5的上封头中的环形滴加管7。环形滴定管与釜体5的中间段同心分布,并通过连通管8与设置在上封头位置的预聚物进料口9相连通,在环形滴加管7的下沿位置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将环形滴加管7中的预聚物滴加入釜体5中的滴孔6。预聚物进料口9通过软管与预聚物供料泵相连,并通过供料泵调节预聚物的供料速度,进而调节预聚物从滴孔6中滴出的速度。防暴聚搅拌系统包括可转动设置在釜体5中心位置的搅拌轴4、可滑动设置在搅拌轴4上的搅拌桨1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桨1沿搅拌轴4上下往复滑动的升降控制机构3。搅拌轴4的下端转动设置固定于釜体5底部的轴座2内,搅拌轴4的上端通过机械密封穿设在釜体5的外部,在釜体5的上封头位置设有用于驱动搅拌轴4转动的电机10。搅拌桨1包括基部102、桨盘101以及桨叶103三个部分。其中的基部102开设有搅拌轴4滑动配合的中心孔,中心孔中开设有与搅拌轴4上的键配合的键槽,以使搅拌轴4可带动基部102旋转,并使基部102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搅拌轴4的高度方向上下滑动。桨盘101为圆形并同心固定在基部102的上沿,使得基部102在升降控制机构3的带动下上下滑动时,可通过桨盘101在竖直方向上搅动釜体5中的物料,实现了釜体5中物料液面位置、中部位置以及底部位置的对流搅拌。桨叶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桨叶103均匀间隔固定在基部102的外沿,对称分布于搅拌轴4两侧的一对桨叶103共同形成W形。在电机10驱动作用下,桨叶103的搅拌为常规搅拌方式,即随搅拌轴4转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5中物料的周向上的搅拌。而由于本技术中竖直方向上的搅拌和周向上的搅拌是同步的,故通过周向搅拌使物料形成由外周朝向中心的漩涡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的搅拌作用下漩涡的中心也在不断的对流,二者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单个搅拌方式的混合搅拌效果。升降控制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部102上的永磁体302、固定在轴座2上的电磁铁301以及套设在搅拌轴4上位于搅拌桨1上方位置的弹簧303。其中的电磁铁301包括套设在搅拌轴4上的环形铁芯、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绕组以及用于向导电绕组中通入电流的电源。并可由电源向导电绕组通电,使电磁铁301产生对于永磁体302的斥力以驱动永磁体302及搅拌桨1中的桨盘101上升,或由电源向导电绕组通入反向电流,使电磁铁301产生对于永磁体302的吸力驱动永磁体302及搅拌桨1中的桨盘101下降,两者结合以控制桨盘101沿搅拌轴4上下运动,实现釜体5中物料竖直方向上的搅动搅拌。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5)以及设置在釜体(5)中的预聚物滴加系统和防暴聚搅拌系统;/n预聚物滴加系统包括固定在釜体(5)的上封头中的环形滴加管(7),环形滴加管(7)通过连通管(8)与设置在上封头位置的预聚物进料口(9)相连通,在环形滴加管(7)的下沿位置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将环形滴加管(7)中的预聚物滴加入釜体(5)中的滴孔(6);/n防暴聚搅拌系统包括可转动设置在釜体(5)中心位置的搅拌轴(4)、可滑动设置在搅拌轴(4)上的搅拌桨(1)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桨(1)沿搅拌轴(4)上下往复滑动的升降控制机构(3),搅拌桨(1)包括基部(102)以及固定在基部(102)上的桨盘(101)和桨叶(103),基部(102)通过花键结构配合安装在搅拌轴(4)上并可沿搅拌轴(4)上下滑动,桨盘(101)同心固定在基部(102)上并用于在随基部(102)的上下滑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5)中物料的竖直方向上的搅拌,桨叶(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桨叶(103)均匀间隔固定在基部(102)的外沿并用于在随基部(102)的转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5)中物料的周向上的搅拌,升降控制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部(102)上的永磁体(302)和固定在釜体(5)中并与永磁体(302)位置重合对应的电磁铁(301),可通过电磁铁(301)通电产生的斥力驱动永磁体(302)及搅拌桨(1)上升,或通过电磁铁(301)反向通电产生的吸力驱动永磁体(302)及搅拌桨(1)下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剂生产制备的防暴聚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5)以及设置在釜体(5)中的预聚物滴加系统和防暴聚搅拌系统;
预聚物滴加系统包括固定在釜体(5)的上封头中的环形滴加管(7),环形滴加管(7)通过连通管(8)与设置在上封头位置的预聚物进料口(9)相连通,在环形滴加管(7)的下沿位置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将环形滴加管(7)中的预聚物滴加入釜体(5)中的滴孔(6);
防暴聚搅拌系统包括可转动设置在釜体(5)中心位置的搅拌轴(4)、可滑动设置在搅拌轴(4)上的搅拌桨(1)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桨(1)沿搅拌轴(4)上下往复滑动的升降控制机构(3),搅拌桨(1)包括基部(102)以及固定在基部(102)上的桨盘(101)和桨叶(103),基部(102)通过花键结构配合安装在搅拌轴(4)上并可沿搅拌轴(4)上下滑动,桨盘(101)同心固定在基部(102)上并用于在随基部(102)的上下滑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5)中物料的竖直方向上的搅拌,桨叶(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桨叶(103)均匀间隔固定在基部(102)的外沿并用于在随基部(102)的转动运动中实现对于釜体(5)中物料的周向上的搅拌,升降控制机构(3)包括固定在基部(102)上的永磁体(302)和固定在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强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尚德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