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的釜体,在釜体上设有排压装置;排压装置包括冷凝箱和多块冷凝板,冷凝箱的顶部设有乙酯蒸气进气管,冷凝箱的底部设有乙酯冷却液排出管;多块冷凝板两两交错分布于冷凝箱中,以使所有冷凝板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共同形成供乙酯蒸气由乙酯蒸气进气管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乙酯冷却液排出管位置流动的冷却管路,在任意两块相邻的冷凝板之间还填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乙酯蒸气流动速度的气流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供反应体反应过程中的乙酯溶剂在蒸发逸出釜体和冷凝回流入釜体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避免反应釜内压过高导致的不安全生产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油墨主要通过由有机溶剂、扩链剂和封端剂组成的A料和由预聚物(合成树脂)组成的B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在预聚物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向反应釜中通入多元醇并加热,以使多元醇中所含水分脱出;然后加入异氢酸脂和乙酯与多元醇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预聚物,其中的异氢酸脂和多元醇为反应体,乙酯为溶剂。而由于乙酯的沸点仅为54℃,低于多元醇和异氢酸脂的反应温度,故在油墨的预聚物制备过程中,作为溶剂的乙酯会不断的蒸发,使大量的乙酯蒸气汇聚与反应釜的顶部,从而导致反应釜内压力过高,反应釜本身、管道以及各类检测仪器仪表易损坏,且能够导致反应釜釜体爆炸,危险性较大。为解决上述乙酯蒸气导致的釜体内部压力过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在釜体顶部安装安全阀,将超过釜体临界压力的蒸气部分从安全阀排空。但是却存在浪费乙酯原料或将乙酯蒸气二次收集重新利用中导致工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以供反应体反应过程中的乙酯溶剂在蒸发逸出釜体和冷凝回流入釜体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从而避免反应釜内压过高导致的不安全生产因素。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的釜体,在釜体上设有供乙酯冷凝并回流入釜体中的排压装置;排压装置包括矩形的冷凝箱和沿冷凝箱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冷凝箱中的多块冷凝板,冷凝箱的顶部设有与釜体相连的乙酯蒸气进气管,冷凝箱的底部设有与釜体相连的乙酯冷却液排出管;多块冷凝板两两交错分布于冷凝箱中,以使所有冷凝板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共同形成供乙酯蒸气由乙酯蒸气进气管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乙酯冷却液排出管位置流动的冷却管路,在任意两块相邻的冷凝板之间还填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乙酯蒸气流动速度的气流挡块;任意一块冷凝板均具有用于容纳冷却乙酯蒸气的冷却水的空腔,在冷凝板上连接有与空腔分别相连的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排管,在冷凝板的空腔中还设有供冷却水由冷却水进管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冷却水排管位置流动的导流板。优选的,气流挡块为弧形条状。优选的,气流挡块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气流挡块的上沿和下沿分别通过粘合剂粘连在对应的冷凝板上。优选的,冷凝板为矩形,冷凝板的其中一组相对边分别以焊接方式密封固定于冷凝箱的侧壁上,另外一组相对边中的一条边与冷凝箱的侧壁之间保留间隙,另一条边穿过开设在冷凝箱侧壁上的条形孔后分布于冷凝箱的外部并与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排管相连,条形孔以焊接方式与冷凝板的板体密封固定连接。优选的,在冷凝箱的一侧设有与对应位置冷凝板上的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排管分别连通的第一冷却进水集合管和第一冷却排水集合管,在冷凝箱的另一侧设有与对应位置冷凝板上的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排管分别连通的第二冷却进水集合管和第二冷却排水集合管。优选的,冷凝箱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冷凝乙酯的椭圆封头,乙酯冷却液排出管连接在椭圆封头底部的中心位置。有益效果本技术反应釜的釜体顶部设有冷凝箱。在多元醇和异氢酸脂的高温反应过程中,蒸发的乙酯蒸气可通过该冷凝箱冷凝为液态后重新回流入釜体内,继续发挥其溶剂功能。优选状态为乙酯蒸发速度与冷凝速度达到平衡,使釜体内压始终处于临界压力以下,进而避免因釜体内压过高所产生的各类危险因素。特别的,一方面,本技术的冷凝箱采用多个冷凝板作为基本换热单元,且相邻两块冷凝板之间间隔交错分布,形成了供乙酯蒸气流动通过的之字形冷却管路,使乙酯蒸气尽可能多的与冷凝板中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从而有效利用了冷凝箱的高度;另一方面,在任意相邻两层冷凝板之间还设有气流挡块,气流挡块优选为弧形条状,可使乙酯蒸气在整体上沿之字形轨迹由上至下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被气流挡块打散,改变流向,或形成气旋流,进一步延长了乙酯蒸气与冷凝板表面接触的换热行程和时间,从而使得本技术中的冷凝箱具有更加良好的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排压装置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向剖视图;图中标记:1、冷凝箱,2、乙酯蒸气进气管,3、冷凝板,4、冷却水进管,5、第一冷却进水集合管,6、冷却水排管,7、第一冷却排水集合管,8、椭圆封头,9、乙酯冷却液排出管,10、第二冷却进水集合管,11、第二冷却排水集合管,12、导流板,13、空腔,14、气流挡块,15、釜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的釜体15和设置在釜体15上方的排压装置。在釜体15内进行反应体的高温反应过程中,蒸发的乙酯蒸气通过该排压装置冷凝并回流入釜体15中,一方面避免了因乙酯蒸气的大量集聚而导致的釜体15内部压力过高,另一方面使乙酯在重新回流入釜体15中后继续发挥其溶剂作用,避免了乙酯原料的浪费。本技术中的排压装置包括冷凝箱1和沿冷凝箱1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冷凝箱1中的多块冷凝板3。其中的冷凝箱1的箱体为矩形,在冷凝箱1顶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乙酯蒸气进气管2,乙酯蒸气进气管2的另一端与釜体15顶部的乙酯蒸气聚集区相连通。冷凝箱1的底部设有便于冷凝后的液态乙酯流出的椭圆封头8,在椭圆封头8的中心位置连接有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的管径小于乙酯蒸气进气管2,且与釜体15连接点的高度位置低于乙酯蒸气进气管2与釜体15的连接点高度,从而使尽可能多的乙酯蒸气通过较高、较粗的乙酯蒸气进气管2进入冷凝箱1中进行冷凝回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十块冷凝板3。冷凝板3均为矩形,其规格与冷凝箱1内腔横截面相对应。十块冷凝板3两两交错分布于冷凝箱1中,以使所有冷凝板3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共同形成供乙酯蒸气由乙酯蒸气进气管2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位置流动的冷却管路。图2中,位于左侧的五块冷凝板3的前缘、后缘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冷凝箱1的侧壁上,其右缘与冷凝箱1的侧壁之间保持间隙,形成上述之字形冷却管路的拐点,其左缘穿过开设于冷凝箱1左侧侧壁上的条形孔后分布于冷凝箱1的外部,便于向位于左侧的五块冷凝板3集中供应循环冷却水。相对应的,图2中位于右侧的五块冷凝板3的前缘、后缘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冷凝箱1的侧壁上,其左缘与冷凝箱1的侧壁之间保持间隙,形成上述之字形冷却管路的拐点,其右缘穿过开设于冷凝箱1右侧侧壁上的条形孔后分布于冷凝箱1的外部,便于向位于右侧的五块冷凝板3集中供应循环冷却水。冷凝箱1侧壁上的条形孔与对应位置的冷凝板3的板体的上下沿分别以焊接方式固定密封,以避免冷凝箱1中的乙醇蒸汽逸出。特别的,如图4所示,本技术在任意两块相邻的冷凝板3之间还填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乙酯蒸气流动速度的气流挡块14。气流挡块14为弧形条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气流挡块14的上沿和下沿分别通过粘合剂粘连在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的釜体(15),其特征在于:在釜体(15)上设有供乙酯冷凝并回流入釜体(15)中的排压装置;排压装置包括矩形的冷凝箱(1)和沿冷凝箱(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冷凝箱(1)中的多块冷凝板(3),冷凝箱(1)的顶部设有与釜体(15)相连的乙酯蒸气进气管(2),冷凝箱(1)的底部设有与釜体(15)相连的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多块冷凝板(3)两两交错分布于冷凝箱(1)中,以使所有冷凝板(3)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共同形成供乙酯蒸气由乙酯蒸气进气管(2)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位置流动的冷却管路,在任意两块相邻的冷凝板(3)之间还填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乙酯蒸气流动速度的气流挡块(14);任意一块冷凝板(3)均具有用于容纳冷却乙酯蒸气的冷却水的空腔(13),在冷凝板(3)上连接有与空腔(13)分别相连的冷却水进管(4)和冷却水排管(6),在冷凝板(3)的空腔(13)中还设有供冷却水由冷却水进管(4)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冷却水排管(6)位置流动的导流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的釜体(15),其特征在于:在釜体(15)上设有供乙酯冷凝并回流入釜体(15)中的排压装置;排压装置包括矩形的冷凝箱(1)和沿冷凝箱(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于冷凝箱(1)中的多块冷凝板(3),冷凝箱(1)的顶部设有与釜体(15)相连的乙酯蒸气进气管(2),冷凝箱(1)的底部设有与釜体(15)相连的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多块冷凝板(3)两两交错分布于冷凝箱(1)中,以使所有冷凝板(3)之间的间隙连通并共同形成供乙酯蒸气由乙酯蒸气进气管(2)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乙酯冷却液排出管(9)位置流动的冷却管路,在任意两块相邻的冷凝板(3)之间还填充设有多个用于减缓乙酯蒸气流动速度的气流挡块(14);任意一块冷凝板(3)均具有用于容纳冷却乙酯蒸气的冷却水的空腔(13),在冷凝板(3)上连接有与空腔(13)分别相连的冷却水进管(4)和冷却水排管(6),在冷凝板(3)的空腔(13)中还设有供冷却水由冷却水进管(4)位置沿之字形轨迹朝向冷却水排管(6)位置流动的导流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气流挡块(14)为弧形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墨的预聚物原料制备的反应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强马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尚德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