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42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属于混合装置领域,包括外基体、电机和连接管道,所述外基体的内部设有内基体,所述内所述内基体的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内基体与外基体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搅拌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基体内,所述内基体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搅拌杆的一端均通过键设置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锥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管道通过螺栓安装在水槽的一侧,所述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通过进水软管穿过外基体与内基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多个搅拌杆配合振动电机进行工作,使胶水底部较为浓稠的部分在搅拌时能够得到充分打散与搅拌,增加了添料效率。

A raw material adding adjusting device for water-based ink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但水性油墨的浓度较高,在进行添料调节时往往会持续下沉,无法使原料和助剂得到充分的混合,且水性油墨一旦放置一小段时间便会开始凝结,影响出料效率,继而影响后续的生产工作;目前大多数添料调节装置还在沿用电机配合搅拌杆直接搅拌,仅具有调节搅拌混合原料进行加工的功能,难以适应水性油墨较为特殊的性质,可能因一些细节问题偏差而影响到出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使用多个搅拌杆配合振动电机进行工作,使胶水底部较为浓稠的部分在搅拌时能够得到充分打散与搅拌,增加了添料效率。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包括外基体、电机和连接管道,所述外基体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底座焊接,所述外基体的内部设有内基体,所述内基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内基体的底部穿过外基体表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内基体的一侧通过螺栓配合安装板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内基体与外基体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基体内,所述内基体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搅拌杆的一端均通过键设置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锥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水槽,所述水槽的表面设有注水口,所述连接管道通过螺栓安装在水槽的一侧,所述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通过进水软管穿过外基体与内基体连通。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垫和减震弹簧,所述橡胶垫和减震弹簧依次均匀设置在内基体与外基体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架与底座之间安装有阻尼杆。优选的,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均设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出料口通过螺栓安装有法兰盘。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呈45°角弯曲状设置。优选的,所述外基体的顶部表面设有开口槽,且所述电机和进料口均设置于开口槽处。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设有多个搅拌机构,且内基体外壳上安装有振动电机,彼此配合使底部原料较为浓稠的部分能够得到充分打散,提高添料混合效率;2、装置主体采用分离式设计,对内基体的底部安设有减震机构,避免添料加工过程中振动电机造成的晃动影响外部基体的放置效果,继而降低装置使用寿命;同时外基体的支架处设有阻尼杆,能够配合底座进一步降低震动对装置造成的不利影响;3、外基体外部设有水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内基体内添加水,以此对内部可能发生凝结的原料进行稀释,增加出料效率,提高了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基体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基体、101开口槽、2内基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3电机、4搅拌杆、5锥齿轮、6螺杆、7振动电机、8减震机构、81橡胶垫、82减震弹簧、9支架、10阻尼杆、11底座、12水槽、121注水口、13水泵、14连接管道、15进水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包括外基体1、电机3和连接管道14,外基体1的底部通过支架9与底座10焊接,外基体1的内部设有内基体2,内基体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1,内基体2的底部穿过外基体1表面设有出料口22,内基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配合安装板安装有振动电机7,内基体2与外基体1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8,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4传动连接,搅拌杆4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基体2内,内基体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6,螺杆6与搅拌杆4的一端均通过键设置有锥齿轮5,锥齿轮5与锥齿轮5之间传动连接;底座10的一侧设有水槽12,水槽12的表面设有注水口121,连接管道14通过螺栓安装在水槽12的一侧,连接管道14上安装有水泵13,连接管道14的一端通过进水软管15穿过外基体1与内基体2连通。具体的,减震机构8包括橡胶垫81和减震弹簧82,橡胶垫81和减震弹簧82依次均匀设置在内基体2与外基体1之间,可以大幅减小震动对外基体1的影响具体的,支架9与底座11之间安装有阻尼杆10,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振动电机7对外基体1造成的影响。具体的,进料口21与出料口22均设有挡板,可根据情况来掀起或闭合来进行进料、出料工作。具体的,出料口22通过螺栓安装有法兰盘,能够便于与其他管道配合连通,进而进行出料工作。具体的,进料口21呈45°角弯曲状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原料回流,且不至于因晃动而飞溅出外基体1。具体的,外基体1的顶部表面设有开口槽101,且电机3和进料口21均设置于开口槽101处,避免内基体晃动使电机3和进料口21与上基体1发生摩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工作原理:将需要进行加工的原料和助剂依次沿进料口21送入内基体,启动电机3与振动电机7,电机3带动搅拌杆4开始转动,搅拌杆4通过底部的锥齿轮5带动两个螺杆6开始运转,再通过振动电机7将内基体2中的原料与助剂进行充分晃动摇匀,螺杆6与搅拌杆4也同时对原料和助剂进行充分打散,以此来完成对原料的添料调节工作,且加工期间内基体2与外基体1之间的减震机构8可以有效降低内基体2晃动对外基体1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具有一定的减噪效果,支架9与底座11之间设有阻尼杆10以进一步提供减震效果。调节期间或完成后原料在内基体2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启动水泵13来抽出水槽12中的水通过连接管道14与进水软管15进入内基体2中,以此来稀释已经凝结的水性油墨,便于更好的进行出料,可通过注水口121对水槽12补充水。出料时,直接关闭电机3和振动电机7,打开出料口22的盖板将调节混合完毕后的成品直接排出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包括外基体(1)、电机(3)和连接管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体(1)的底部通过支架(9)与底座(11)焊接,所述外基体(1)的内部设有内基体(2),所述内基体(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1),所述内基体(2)的底部穿过外基体(1)表面设有出料口(22),所述内基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配合安装板安装有振动电机(7),所述内基体(2)与外基体(1)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8),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4)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4)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基体(2)内,所述内基体(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与搅拌杆(4)的一端均通过键设置有锥齿轮(5),所述锥齿轮(5)与锥齿轮(5)之间传动连接;/n所述底座(11)的一侧设有水槽(12),所述水槽(12)的表面设有注水口(121),所述连接管道(14)通过螺栓安装在水槽(12)的一侧,所述连接管道(14)上安装有水泵(13),所述连接管道(14)的一端通过进水软管(15)穿过外基体(1)与内基体(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原料添加调节装置,包括外基体(1)、电机(3)和连接管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体(1)的底部通过支架(9)与底座(11)焊接,所述外基体(1)的内部设有内基体(2),所述内基体(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1),所述内基体(2)的底部穿过外基体(1)表面设有出料口(22),所述内基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配合安装板安装有振动电机(7),所述内基体(2)与外基体(1)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8),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杆(4)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4)通过轴承安装在内基体(2)内,所述内基体(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与搅拌杆(4)的一端均通过键设置有锥齿轮(5),所述锥齿轮(5)与锥齿轮(5)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底座(11)的一侧设有水槽(12),所述水槽(12)的表面设有注水口(121),所述连接管道(14)通过螺栓安装在水槽(12)的一侧,所述连接管道(14)上安装有水泵(13),所述连接管道(14)的一端通过进水软管(15)穿过外基体(1)与内基体(2)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金宝许金坂
申请(专利权)人:亚化福建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