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机构及脊柱椎板磨削手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37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夹持机构及脊柱椎板磨削手术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构件,呈内中空结构;第二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内,且用于夹持骨刀;以及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且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弹性件,当骨刀末端与骨组织接触,并随患者呼吸运动上下浮动时,会带动第二构件在第一构件内上下运动,进而挤压或释放弹性件,此时,由于弹性件的存在,使得骨刀与第一构件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避免了骨刀末端接触力的突变,为实现骨刀末端接触力的恒定控制奠定了基础。

A gripping mechanism and a spinal lamina grinding op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机构及脊柱椎板磨削手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脊柱椎板磨削手术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脊柱椎板磨削手术,由于手术部位特殊,其对医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手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感觉。而手术操作是否科学正确,也缺少科学规范的判断依据。这就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和病人的损伤。除此之外,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病人和医生需要长时间地接触各种放射性比较强的医疗影像设备,会受到较大剂量的辐射,会对病人和医生的健康造成一定地影响,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长时间地高度集中精力的手术操作,会使医生感到疲劳,从而影响医生对手术操作的判断和手术精度,造成严重后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外科对手术精准度及安全性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加强外科医师手术技能的同时,新型医疗手术器械以其独到的优势,逐步获得手术医师的青睐,传统骨外科手术使用的手动和电动器械,在进行脊柱手术时,损伤血管和神经等重要软组织的风险较大,手术的成功与否完全由医生自身的技术决定,这是由于器械本身的特性造成的。随着超声骨刀的快速发展使用,这一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构件,呈内中空结构;/n第二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内,且用于夹持骨刀;以及/n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且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7 CN 2019101448323;20190513 CN 201910393672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件,呈内中空结构;
第二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内,且用于夹持骨刀;以及
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且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构件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包括第一水平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的第一竖直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内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竖直部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横截面尺寸,以使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一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沿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周向设置有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沿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限位螺钉,每一所述限位螺钉垂直贯穿所述第一竖直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水平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外,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端面上,所述第二竖直部内开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二水平部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连通的第四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田伟李琨伦孙宇李猛刘亚军徐艳雯齐晓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