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58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工件应力损伤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包括电液伺服试验机,所述电液伺服试验机包括有控制箱、电脑和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下方设有夹具,所述夹具正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夹具之间夹持有混凝土棱柱体,所述加载装置和夹具之间设有连接圆盘,沿所述连接圆盘周向等距设有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连接圆盘中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两侧均设有紧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混凝土试件在反复加载后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测试,而且方便更换夹具,利于对不同工件进行夹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工件应力损伤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到龄期后,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进行测定。现有技术中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装置可以解决混凝土均匀应力损伤实验中反复加载试验更难以成功的缺点,其主要包括加载装置、多功能自适应约束装置和感应装置,而且其是操作简便、测试稳定性高且能够实现混凝土试件在反复加载后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试验装置。但是在对不同尺寸的混凝土工件进行测试时,该装置就需要对第一固定夹板进行更换,而现在采用的加载装置一般为电液伺服试验机,而现在的第一固定夹板只有中间有安装孔,无法与电液伺服试验机加载装置进行快速连接,导致混凝土均匀应力损伤实验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混凝土均匀应力损伤实验中更换第一固定夹板困难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包括电液伺服试验机,所述电液伺服试验机包括有控制箱、电脑和加载装置,所述加载装置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正下方设有固定在电液伺服试验机上的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与第一固定夹板之间夹持有混凝土棱柱体,所述加载装置和第一固定夹板之间设有将其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圆盘,沿所述连接圆盘周向等距设有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连接圆盘中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两侧均设有紧固机构。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二阶梯螺纹孔,所述第二阶梯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栓包括螺帽,所述螺帽底部固定有螺纹柱,沿螺帽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限位槽。优选的,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宽度大于紧固螺栓的截面直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加载装置底部设置连接圆盘,连接圆盘上的第一阶梯螺纹孔与加载装置底部的安装孔位置大小相匹配,通过螺钉可将连接圆盘稳固的与加载装置连接在一起,通过易于拆卸的连接螺栓,可方便我们对第一固定夹板进行快速连接,使电液伺服试验机在更换第一固定夹板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中连接圆盘的底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中连接螺栓的正视图。图中:电液伺服试验机1、控制箱2、电脑3、加载装置4、第一固定夹板5、第二固定夹板6、混凝土棱柱体7、连接圆盘8、第一阶梯螺纹孔9、盲孔10、连接螺栓11、螺帽111、螺纹柱112、环形限位槽113、第二阶梯螺纹孔12、紧固螺栓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包括电液伺服试验机1,电液伺服试验机1包括有控制箱2、电脑3和加载装置4,加载装置4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夹板5,第一固定夹板5正下方设有固定在电液伺服试验机1上的第二固定夹板6,第二固定夹板6与第一固定夹板5之间夹持有混凝土棱柱体7。混凝土棱柱体7标准养护到龄期后,测定混凝土棱柱7体抗压强度,混凝土棱柱体7的尺寸为100×100×400mm,用磨砂纸稍稍打磨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的所有棱角,以防止试件加载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预制应力损伤的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在加载前,采用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测定混凝土的初始波速,测量距离为400mm,在相对面取5个测点,每个测点采样3次,其平均值为该测点的波速,以5个测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的初始超声波波速。加载过程中,对试件连续、均匀加载,荷载控制水平不超过其轴心抗压强度的50%,避免产生过多微裂纹。通过多个加载过程,先将试件进行1次纵向加载后卸载,再对试件进行1次横向加载后卸载,记为1个加载过程。其中,纵向加载时承压面为100mm×100mm的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侧面,横向加载时承压面为100mm×400mm的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侧面对试件进行预制损伤,每隔2~4个加载过程,卸载后静停30min,再次应用超声检测仪测试应力损伤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的波速,并根据公式式一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损伤度:式中:D为试件在气干状态下的损伤度;vt为试件受应力损伤后气干状态下的超声波波速km/s,v0为试件未受应力损伤气干状态下的的初始波速km/s,通过控制加载应力水平和加载过程数达到预期混凝土棱柱体7试件损伤度后静停12h,待试件稳定后,再次测试试件的超声波波速并计算损伤度,并以此作为该试件的最终损伤度。加载装置4和第一固定夹板5之间设有将其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圆盘8,沿连接圆盘8周向等距设有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9,连接圆盘8中部设有盲孔10,盲孔10内插装有连接螺栓11,连接螺栓11包括螺帽111,螺帽111底部固定有螺纹柱112,沿螺帽111侧面中部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13,连接螺栓11两侧均设有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第二阶梯螺纹孔12,第二阶梯螺纹孔12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3。在将连接圆盘8安装时,将连接圆盘8上的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9与加载装置4底部的六个安装孔对应,然后用螺栓紧固在一起,之后再将对对应第一固定夹板5相匹配的连接螺栓11置于盲孔10内部,在将紧固螺栓13旋进连接圆盘8上的第二阶梯螺纹孔12内,从而连接螺栓11会被紧固螺栓13挤紧,从而对其进行了限位,此时再对第一固定夹板5连接时,只需将第一固定夹板5中部的螺纹孔旋进螺纹柱112上即可,能实现第一固定夹板5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第一固定夹板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包括电液伺服试验机,所述电液伺服试验机包括有控制箱、电脑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正下方设有固定在电液伺服试验机上的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与第一固定夹板之间夹持有混凝土棱柱体,所述加载装置和第一固定夹板之间设有将其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圆盘,沿所述连接圆盘周向等距设有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连接圆盘中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两侧均设有紧固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力损伤的纵横加载装置,包括电液伺服试验机,所述电液伺服试验机包括有控制箱、电脑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正下方设有固定在电液伺服试验机上的第二固定夹板,所述第二固定夹板与第一固定夹板之间夹持有混凝土棱柱体,所述加载装置和第一固定夹板之间设有将其固定在一起的连接圆盘,沿所述连接圆盘周向等距设有六个第一阶梯螺纹孔,连接圆盘中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插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两侧均设有紧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均匀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生毛明杰杨秋宁张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