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9473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循环系统,其包括回流管、储液槽、吸入管、供给管、循环泵和流体使用装置,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用于将经流体使用装置的流体导入储液槽中,所述循环泵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吸入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入口相连,另一端伸入到储液槽中,用于将流体从储液槽中导出进入循环泵;所述供给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用于将流体从循环泵导出使用,所述吸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供给管的管径。该流体循环系统能有效减少流体在循环过程中气泡的产生,从而提高流体循环的品质,进而确保流体循环使用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是各种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传统的印刷 电路板的制作通常需要经过涂布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导电线路、 光阻去除以及电镀处理等多个工序。在这些工序中产生的各种废水 废液的大量排放可能会引发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的废水废液的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参见文献o.Cakir, Copper etching with cupric chloride and regeneration of waste etchant,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175( 1-3 ): 63-68。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对大量的废水废液进行循环利用不仅 可以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氐印刷电路板的制 作成本。在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 一般的流体循环装置来进 行废水废液等流体的利用。 一般的流体循环装置通常包括回流管、 储液槽、吸入管、供给管、循环泵。但是,经过一般的流体循环装 置循环使用的流体可能达不到印刷电路板制作的要求,会影响到制 作印刷电路板的品质。以涂布光阻工序为例,采用液态光阻剂对覆铜基板进行涂布, 涂布剩余的液态光阻剂经过一般的流体循环装置循环处理的液态光 阻剂再重新使用,对覆铜基板进行涂布。但是,由于采用一般的流 体循环装置,流体在从吸入管进入循环泵时,由于流体压力的骤减, 流体在循环泵中容易产生气泡出现空蚀现象,而具有气泡的的液态 光阻剂再由供给管导出重新使用时,液态光阻剂中的气泡会影响液 态光阻剂涂布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流体循环系统,以有效减少流体在循环 过程中气泡的产生,从而提高流体循环的品质,从而确保流体循环 使用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品质。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 一种流体循环系统。所述流体循环系统,其包括回流管、储液槽、吸入管、供给管、 循环泵和流体使用装置,所述回流管的 一 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 用于将经流体使用装置的流体导入储液槽中,所述循环泵具有流体 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吸入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入口相连,另一端伸入到储液槽中,用于将流体从储液槽中导出进入循环泵;所述 供给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出口相连,另 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 用于将流体从循环泵导出使用,所述吸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供给管 的管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流体循环系统的吸入管的管径大于供给 管的管径,可以有效减小流体从吸入管进入循环泵压力降低的幅度, 增加流体从循环泵进入供给管压力增加的幅度,从而有效减少流体 在循环过程中气泡的产生,从而提高流体循环的品质,进而确保流 体循环使用过程中印刷电路板制作的品质。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方案第 一 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流体循环系统作进 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循环系统 100。流体循环系统100包括回流管110、储液槽120、吸入管130、 循环泵140、供给管150和流体使用装置180。回流管110的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180相连,用于将经流体使 用装置180的流体导入储液槽120中,即流体在流体使用装置180 进行使用,剩余的流体可以经由回流管110流入到储液槽120中。储液槽120用于储存由回流管IIO导入的流体,以便后续再次 利用。循环泵140具有流体入口 141和流体出口 142。该循环泵140 用于对流体进行输送,利用循环泵140的动力作功,使流体可以从 流体入口 141进入循环泵140,然后再^f吏进入循环泵140的流体可 以乂人流体出口 142流出。吸入管130管径大小均匀,其一端与循环泵140的流体入口 141 相连通,另 一端伸入到储液槽120中,用于将储存于储液槽120中 的流体从储液槽120中导出进入循环泵140。供给管150管径大小均匀,其一端与循环泵140的流体出口 142 相连通,另一端与流体^f吏用装置180相连,用于将/人循环泵140的 流体出口 142流出的流体导出,进入到流体使用装置180使用。吸入管130的管径较大,增大吸入管130的管径使得流体在吸 入管130中的压力降低,可以有效减小流体从吸入管130进入循环 泵140压力降低的幅度,避免流体进入循环泵140后由于压力的大 幅度降低而导致空气在流体中溶解度的大幅度降低,从而避免大量 的气泡的产生,进而避免由供给管150从循环泵140导出的流体含 有过多的气泡。同时,供给管150的管径与吸入管130的管径相比 相对较小,当流体从循环泵140进入供给管150时,循环泵140对 流体作功,因此,使得流体从循环泵140到供给管150的压力增加 幅度较大,使得空气在流体中的溶解度大幅度增加,从而可进一步 降低流体中的气泡含量,使得从供给管150导出的流体符合印刷电 路板制作的使用要求。吸入管130的管径与供给管150的管径的比 例可为1.5-2.0。优选地,吸入管130的管径与供给管150的管径的 比例可为1.6-1.8。该流体循环系统100可用于印刷电^各板制作过程的涂布光阻工 序,用于对液态光阻剂进行循环使用。因此,流体使用装置180可以为光阻涂布装置,循环的流体为液态光阻剂。由于使用该流体循环系统100,大大减少了液态光阻剂在循环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提高了循环利用的液态光阻剂的品质,有利于提高液态光阻剂涂布的 均勻性,从而提高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品质。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流体循环系统 200。流体循环系统200包括回流管210、 4诸液槽220、吸入管230、 循环泵240、供给管250、过滤装置260及流体使用装置280。回流管210 —端与流体使用装置280相连,用于将流体导入储 液槽220中,即流体在流体使用装置280使用后,剩余的流体可以 经由回流管210流入到储液槽220中。储液槽220用于储存由回流 管210导入的流体,以便后续再次利用。循环泵240具有流体入口 241和流体出口 242。该循环泵240 用于对流体进行输送。利用循环泵240的动力作功,使流体可以从 流体入口 241进入循环泵240,然后再^f吏进入循环泵140的流体可 以/人流体出口 242流出。吸入管230的一端与循环泵240的流体入口 241相连通,另一 端伸入到储液槽220中,用于将储存于储液槽220中的流体从储液 槽220中导出进入循环泵240。供给管250包括第一供给管段251和第二供给管段252。所述 第一供给管段251 —端连接循环泵240的流体出口 242,另 一端与 过滤装置260相连,用于将流体从循环泵240导出进入过滤装置 260。所述第二供给管段252 —端与过滤装置260相连,另 一端与流 体使用装置280相连,用于将经过滤装置260过滤的流体导入到流 体使用装置280中进行使用。所述第一供给管段251和第二供给管 段251的管径大小相同,也可以是第一供给管段251的管径大于第 二供给管段251的管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循环系统,其包括回流管、储液槽、吸入管、供给管、循环泵和流体使用装置,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用于将经流体使用装置的流体导入储液槽中,所述循环泵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吸入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入口相连,另一端伸入到储液槽中,用于将流体从储液槽中导出进入循环泵;所述供给管一端与循环泵的流体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流体使用装置相连,用于将流体从循环泵导出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供给管的管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康张宏毅萧智龙郭同尧
申请(专利权)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