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管线自增压装置及其增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39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管线自增压装置及其增压方法;特征是:储气罐顶的支板架上依序装截止阀、气动三联体和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出口以甲管路与随动阀顶进口连接;所述的随动阀由阀体、通大气口、侧出口和底出口和随动阀芯组成,其中随动阀芯内分隔成C↓[1]腔和C↓[2]腔,三通管接头另一出口以乙管路与增压器顶进口连接;所述的增压器由壳体、进入口、单向阀组、双活塞和锁阀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紧凑,既不需要任何附加动力源,又可用已有管线的气体作为动力就可使任一处的压缩空气进行升压;既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又可在单机附近插空放置,而且具有运行平稳,无噪音,造价低廉,便于维护以及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縮空气的供应设备,特别涉及不需要任何附加动力源和满足 生产线或车间单机对压縮空气的特定压力要求的一种压縮空气管线自增压装 置及其增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型企业都设有空气压縮站,通过管线向各车间输送压縮空 气。这种输送压縮空气的装置包括截止阀、气动三联体、储气罐。因为用户 多和沿途损失造成很大压降,因此提供给设备的压縮空气压力往往达不到要求,如压縮空气站的压力为0.8MPa而到设备上的压力仅有0.4MPa。为了满足设备的需要就得专门装一台气泵,其缺点是不仅要进行专门的电控,而且 气泵噪音大、浪费能源、增加成本,不适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 合理,结构新颖紧凑,既不需要任何附加动力源,又可用已有管线的气体作为 动力就可使任一处的压縮空气进行升压;既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又可在单机 附近插空放置,而且具有运行平稳,无噪音,造价低廉,便于维护以及操作安 全,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压縮空气管线自增压装置及其增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压縮空气管线自增压 装置,包括截止阀、气动三联体、储气罐,其特征在于在储气罐顶部一侧装 设支板架,在支板架上部一侧的管线上依序连接截止阀和气动三联体和三通管 接头,三通管接头的一出口连接甲管路的一端,甲管路的另一端与随动阀的顶 进口连通相接;所述的随动阀由阀体、通大气口、侧出口和底出口和随动阀芯 组成,阀体顶面居中处设有顶进口、在顶进口两旁顶面处均设有通大气口;阀 体的两端侧面上均设有侧出口;阀体内装设作往返运动的、中空的随动阀芯, 在随动阀芯的中空区内以隔板分隔成C,腔和C2腔,在C,腔侧的随动阀芯顶面设有与顶进口相连通的小孔,在C,腔侧的随动阀芯底面设有与底出口相连通的 气槽;在CJ空侧的随动阀芯顶面设有与顶进口相连通的小孔,在CJ空侧的随 动阀芯底面设有与底出口相连通的气槽;三通管接头的另一直通出口连接乙管 路的一端,乙管路的另一端与增压器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连通相接;所述的增 压器由壳体、进入口、单向阀组、双活塞和锁阀组成,壳体顶面居中处设有顶 进口,壳体底面居中处设有接口,两侧的端盖内均连接锁阀,两锁阀的顶面均 设有入口,两入口分别以丙管路与随动阀两端侧面的出口连通相接;在两锁阀 与壳体连接处的顶面均设有进入口,两进入口分别以丁管路与随动阀的两底出 口连通相接;在由相同大小的A2腔和BJ空组成的壳体内装设由活塞杆的两端均 连接活塞体的双活塞;与增压器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位置相对应的活塞杆段上 以密封圈连接支阀体,支阀体的顶、底部内均设有单向阀组,顶部的单向阀组 与增压器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连通相接,底部的单向阀组与壳体底面居中处设 有接口连通相接,接口以管路连通相接在储气罐上。所述的随动阀,通过阀芯利用小孔节流的原理,在管线压力的作用下自动 进行左右往复移动,使供给增压器的气源不断换向。所述的顶部单向阀组由两个单向阀组成,每个单向阀是采用弹簧施压于阀口 的圆球的结构;它们并列装在支阔体内,其中一侧的单向阀的一接口与顶进口 连通相接,另一接口与相应的活塞腔连通;另一侧的单向阀的一接口与顶进口 连通相接,另一接口与相应的活塞腔连通。所述的底部单向阀组由两个单向阀组成,每个单向阀是采用弹簧施压于阀 口的圆球的结构;它们并列装在支阀体内,其中一侧的单向阀的一接口与接口 连通相接,另一接口与相应的活塞腔连通;另一侧的单向阀的一接口与接口连 通相接,另一接口与相应的活塞腔连通。上述的顶部单向阀组和底部单向阀组中共有四个单向阀,它们的作用是分 隔管线气源和增压器增压的压縮空气。所述的每个锁阀由端盖、弹簧和阀头组成,在端盖顶面的阀口内装阀头, 阀头与端盖内腔之间装设弹簧,端盖顶面设有入口,当弹簧施压于阀头后,其 阀口可与相应的增压器壳体内相连通。所述的每个活塞体的外侧凸缘与同侧的端盖面相接触而构成AJ空。 所述的增压器的壳体两端均装有把手。所述的压縮空气管线自增压装置的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气源6的压縮空气通过管线上的三联体进行过滤并带着润滑剂油雾的压縮空气 进入三通管接头,其中一路压縮空气流经三通管接头的垂直出口经甲管路进 入随动阀顶面的顶进口,从随动阀右侧的底出口和侧出口进入增压器的Ai 腔,即双活塞中右侧的活塞体与同侧的端盖面相接触而构成AJ空;另一路压 縮空气流经三通管接头的直通出口经过乙管路进入增压器顶面右侧的单向阀 组直接进入增压器Bd空和B2腔,但B2腔的空间远大于B!腔的空间;而A2腔 通过随动阀底面左侧的底出口和随动阀顶面的通大气孔直接与大气相通,增压 器内的双活塞失去平衡,双活塞中的左侧的活塞体开始向左侧移动。此时各腔的压力分别是Ai腔为Pi、 A2腔为Po、 B!为P2、 B2腔为Pi,活塞体的直径为D, 活塞杆的直径为d 。 双活塞受力的平衡方程式为Fa Pl + FbPl = Fb P2式中Fa = jiD2/4 , Fb = Ji (D2—d2)/4P2= (Fa.Pi + Fb.Pi)/Fb = Pi(2D2-d2)/(D2-d2)即Bi腔的气体被增压了。当左侧的活塞体碰开同侧的锁阔使随动阀左腔 突然失去压力,由于随动阀芯的小孔效应,使随动阀芯两端压力失衡随动阀 芯就向左移动,实现增压器的气源换向,增压器的B2腔变成增压腔。如此类 推,不断反复,实现对压縮空气管线的气源增压。增压后的气体储存到储气^由于本专利技术中装设有使供给增压器的气源不断换向的随动阀和增压器; 于增压器内装有用活塞杆连接的双活塞,两个端盖上分别装有用位置控制的 锁阀。由于随动阀不断改变增压器的进气方向,使增压器内的活塞作往复运 动,不断地提供被增压的压縮空气。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紧凑,既不需要任何 附加动力源,又可用己有管线的气体作为动力就可使任一处的压縮空气进行升 压;既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又可在单机附近插空放置,而且具有运行平稳, 无噪音,造价低廉,便于维护以及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有四幅附图。其中7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附图2是图1的侧视附图3是图1中的A放大剖视示意附图4是图1中的B放大剖视示意图。图中1、截止阔,2、气动三联体,3、随动阀的顶进口, 4、通大气口, 5、甲管路,6、三通管接头,7、随动阀,8、乙管路,9、阀体,10、侧出口, 11、丙管路, 12、底出口, 13、 丁管路,14、进入口, 15、入口, 16、锁阀,17、弹簧,18、顶进口, 19、增压器,20、单向阀,21、支阀体, 22、管路,23、储气罐,24、活塞体,25、底接口, 26、支板架,27、阀头, 28、小孔,29、把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2、 3、 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输送给车间的压縮空气 管路上安装的管线自增压装置;包括截止阀1、气动三联体2、储气罐23, 其特征在于在储气罐23顶部一侧装设支板架26,在支板架26上部前侧的管 线上依序连接截止阀1 、气动三联体2和三通管接头6,三通管接头6的一出口 连接甲管路5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空气管线自增压装置,包括截止阀(1)、气动三联体(2)、储气罐(23),其特征在于:在储气罐(23)顶部一侧装设支板架(26),在支板架(26)上部一侧的管线上依序连接截止阀(1)和气动三联体(2)和三通管接头(6),三通管接头(6)的一出口连接甲管路(5)的一端,甲管路(5)的另一端与随动阀的顶进口(3)连通相接;所述的随动阀(7)由阀体(9)、通大气口(4)、侧出口(10)和底出口(12)和随动阀芯组成,阀体(9)顶面居中处设有顶进口(3)、在顶进口(3)两旁顶面处均设有通大气口(4);阀体(9)的两端侧面上均设有侧出口(10);阀体(9)底面均布两个底出口(12);阀体(9)内装设作往返运动的、中空的随动阀芯,在随动阀芯的中空区内以隔板分隔成C↓[1]腔和C↓[2]腔,在C↓[1]腔侧的随动阀芯顶面设有与顶进口(3)相连通的小孔(28),在C↓[1]腔侧的随动阀芯底面设有与底出口(12)相连通的气槽;在C↓[2]腔侧的随动阀芯顶面设有与顶进口(3)相连通的小孔(28),在C↓[2]腔侧的随动阀芯底面设有与底出口(12)相连通的气槽;三通管接头(6)的另一直通出口连接乙管路(8)的一端,乙管路(8)的另一端与增压器(19)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18)连通相接,;所述的增压器(19)由壳体、进入口(14)、单向阀组、双活塞和锁阀(16)组成,壳体内壳体顶面居中处设有顶进口(18),壳体底面居中处设有接口(25),壳体两侧的端盖内均连接锁阀(16),两锁阀(16)的顶面均设有入口(15),两入口(15)分别以丙管路(11)与随动阀两端侧面的出口(10)连通相接,;在两锁阀(16)与壳体连接处的顶面均设有进入口(14),两进入口(14)分别以丁管路(13)与随动阀的两底出口(12)连通相接;在由相同大小的A↓[2]腔和B↓[1]腔组成的壳体内装设由活塞杆两端均连接活塞体(24)的双活塞;与增压器(19)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18)位置相对应的活塞杆段上以密封圈连接支阀体(21),支阀体(21)的顶、底部内均设有单向阀组,顶部的单向阀组与增压器(19)顶部居中处的顶进口(18)连通相接,底部的单向阀组与壳体底面居中处设有接口(25)连通相接,接口(25)以管路(22)连通相接在储气罐(2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鸿马丽刘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高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