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31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减震器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防尘罩包覆在活塞筒和防尘盖的外侧,防尘罩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防尘盖的最大外径,通常减震器的安装位和车身之间的空隙较小,因而在进行整车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器其包括:减震器本体、防尘盖以及防尘罩,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体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防尘盖罩盖于所述缸体上且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防尘罩套接于所述防尘盖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连接部;将防尘罩与防尘盖的连接处由防尘盖的下部变为上部,大大缩小连接处的直径。

Shock absorber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车辆上的减震器在安装时需要搭配防尘盖和防尘罩,用以防止灰尘或砂石进入减震器的活塞损伤活塞杆;参考附图1,传统防尘盖4’套接在减震器活塞筒的上端外部,传统防尘罩5’又套接在传统防尘盖4’的外部,传统防尘盖4’下端周向上向外突出设有固定卡扣6’,用于固定传统防尘罩5’且阻挡传统防尘罩5’向上移动。但是以上的设置方式中,传统防尘罩5’包覆在活塞筒和传统防尘盖4’的外侧,传统防尘罩5’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传统防尘盖4’的最大外径,通常减震器的安装位和车身之间的空隙较小,因而在进行整车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及车辆,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防尘罩包覆在活塞筒和防尘盖的外侧,防尘罩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防尘盖的最大外径,通常减震器的安装位和车身之间的空隙较小,因而在进行整车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从而更加适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其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体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盖于所述缸体上且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端部设有卡槽;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接于所述防尘盖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连接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防尘盖包括:环形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贴附在所述缸体的外壁;环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活塞杆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套接在所述活塞杆外;以及端盖板,所述端盖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端盖板遮盖所述缸体的端部开口;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端盖板的一端设有翻边,且所述翻边与所述端盖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卡槽。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防尘罩包括环形套体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环形套体沿所述缸体方向设置,所述环形套体贴附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环形套体相连且所述第二连接板贴附在所述第一端盖板的外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周向设置;或者,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侧壁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向所述防尘罩的中心突出,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卡槽的外壁相互适配卡接。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卡槽为弧形、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环形套体外壁上周向的设有加强筋。可选的,前述的一种减震器,其中所述防尘罩还包括褶皱段;所述褶皱段与所述连接部相接,罩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其中,所述褶皱段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套体的直径。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的任一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其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体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盖于所述缸体上且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端部设有卡槽;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接于所述防尘盖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连接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减震器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防尘罩与防尘盖通过卡槽和连接部相适配卡接,实现对减震器缸体的遮挡防尘,防尘盖与活塞杆相套接的上端设置翻边形成卡槽与防尘罩的连接部相互适配连接,将防尘罩与防尘盖的连接处由防尘盖的下部变为上部,使得防尘罩与防尘盖的连接处直径大大缩小,远远小于防尘盖与缸体相互贴附处的直径,便于后期整车安装,避免可安装空间短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减震器中防尘罩与防尘盖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中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中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与传统减震器的结构对比示意图;图中:1减震器本体、11缸体、12活塞杆、2防尘盖、21翻边、22卡槽、23第一侧壁、24第二侧壁、25端盖板、26第三连接板、3防尘罩、31连接部、32环形套体、33第二连接板、34加强筋、35褶皱段、4’传统防尘盖、5’传统防尘罩、6’固定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器及车辆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1参考附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震器,其包括减震器本体1、防尘盖2以及防尘罩3,所述减震器本体1包括缸体11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11内的活塞杆12;所述防尘盖2罩盖于所述缸体11上且所述活塞杆12穿出所述防尘盖2,所述防尘盖2的端部设有卡槽22;所述防尘罩3套接于所述防尘盖2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22相适配的连接部31。具体的,为了解决防尘罩包覆在活塞筒和防尘盖的外侧,防尘罩在连接处的内径大于防尘盖的最大外径,通常减震器的安装位和车身之间的空隙较小,因而在进行整车安装时容易出现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减震器,能够大大减小防尘罩3与防尘盖2连接处的直径,其包括所述减震器本体1、所述防尘盖2和所述防尘罩3;其中所述减震器本体1为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减震器本体1,包括所述缸体11和所述活塞杆12,所述缸体11为筒状缸体11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2外面,所述活塞杆12可以在所述缸体11内伸缩运动达到吸收震动的目的,并且所述缸体11的端部设有开口便于所述活塞杆12进行伸缩运动;所述防尘盖2为筒状结构,其包含较大直径段和较小直径段,较大直径段用于套接在所述缸体11的外壁保持接触,较小直径段用于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2的外周,二者之间设置过渡段用来遮挡上述缸体11的端部开口,防止减震器在工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体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n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盖于所述缸体上且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端部设有卡槽;/n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接于所述防尘盖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包括缸体以及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
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盖于所述缸体上且所述活塞杆穿出所述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端部设有卡槽;
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接于所述防尘盖的侧壁,且所述防尘罩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包括:
环形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贴附在所述缸体的外壁;
环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活塞杆方向设置,所述第二侧壁套接在所述活塞杆外;以及
端盖板,所述端盖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端盖板遮盖所述缸体的端部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端盖板的一端设有翻边,且所述翻边与所述端盖板之间限定出所述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罩包括环形套体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环形套体沿所述缸体方向设置,所述环形套体贴附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张耀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