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261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包括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进气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贯穿筒体两侧的圆端面进入筒体内部,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与筒体圆端面的相交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称的C形环口板,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半圆形孔口,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顶面的半圆形孔口的直径分别为进气管、排气管的管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加强装置的设置避免了因震动引起的焊缝开裂,提高了排气消声器的气密性。

A high seal exhaust muffle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处理
,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现代化以及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我国机动车辆的拥有量日益增加,但在机动车辆的行驶中,发动机的排气噪音和排放污染是非常高的,为降低噪音和减少排放污染,在机动车辆上都设置有消声装置。汽车排气消声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消声器,可以减少汽车排气系统的噪声,并使高温气体顺利排出。消声器总成生产制造工艺主要分为消声器筒体生产,前段管、尾管弯管成型和消声器总成焊接,气密性对汽车消声器十分重要,消声器漏气严重,不仅会使排放量不准确,产生新的噪音,而且从漏气部分喷出的湿热气体会腐蚀消声器从而缩短消声器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排气消声器焊缝处的抗振性,避免震动引起焊缝开裂的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包括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进气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贯穿筒体两侧的圆端面进入筒体内部,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与筒体圆端面的相交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称的C形环口板,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半圆形孔口,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顶面的半圆形孔口的直径分别为进气管、排气管的管径,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焊接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筒体之间形成第一隔腔,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隔腔,所述第二隔板与筒体之间形成第三隔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分别设置有流孔,所述进气管贯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与第二隔板平齐,所述排气管贯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并与第一隔板平齐,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隔腔、第二隔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流孔,所述排气管位于第二隔腔的部分设置有流孔,所述流孔上设置有消音棉。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在筒体内交错平行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位于第二隔腔的流孔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隔腔的水平中心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均匀间隔设置在筒体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为膨胀衬垫或钢丝网垫。本技术中加强装置的设置避免了因震动引起的焊缝开裂,提高了排气消声器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加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进气管;3、排气管;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5、流孔;61、第一隔腔;62、第二隔腔;63、第三隔腔;7、减震层;8、第一加强装置;9、第二加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包括筒体1,分别设置在筒体1两端的进气管2、排气管3,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分别贯穿筒体1两侧的圆端面进入筒体1内部,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与筒体1圆端面的相交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所述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称的C形环口板,所述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的C形环口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半圆形孔口,所述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的C形环口板顶面的半圆形孔口的直径分别为进气管2、排气管3的管径,所述第一加强装置8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1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2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装置9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1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3焊接连接;所述筒体1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41与筒体1之间形成第一隔腔61,所述第一隔板41与第二隔板42之间形成第二隔腔62,所述第二隔板42与筒体1之间形成第三隔腔63,所述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上分别设置有流孔5,所述进气管2贯穿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并与第二隔板42平齐,所述排气管3贯穿第二隔板42、第一隔板41并与第一隔板41平齐,所述进气管2位于第一隔腔61、第二隔腔62的部分分别设置有流孔5,所述排气管3位于第二隔腔62的部分设置有流孔5,所述流孔5上设置有消音棉;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在筒体1内交错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管2、排气管3位于第二隔腔62的流孔5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隔腔62的水平中心处;所述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均匀间隔设置在筒体1内;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减震层7,所述减震层7为膨胀衬垫或钢丝网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消声器总成焊接完成后,分别在进气管2、排气管3与筒体1圆端面的相交处设置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通过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上的两个相对称C形环口板上的半圆形孔口,分别包围进气管2、排气管3,然后将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分别与筒体1、进气管2、排气管3焊接,并将第一加强装置8、第二加强装置9上的两个相对称C形环口板相接触处焊接,以对消声器起到加强作用。消声器工作时,车辆排放的废气由入进气管2导入,通过流孔5分别进入第一隔腔61、第二隔腔62、第三隔腔63混合减压,并受流孔5上消音棉及各个腔体内壁上消音涂层的消音减浪、减波吸音,最后通过排气管3排出;由于普通的单腔扩张消声器的消声量与扩张比有关,扩张比越大消声量越大,最大消声量的频率与扩张腔的长度有关,扩张腔的长度越大,最大消声频率月底,因此,将筒体1分成第一隔腔61、第二隔腔62、第三隔腔63三个腔体,可增大汽车消声器的消声量,并增加了消声频率;虽然多腔扩张消声器的最大消声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损失了低频段的消声效果,因此,采用在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上42上设置流孔5,且第一隔板41、第二隔板42上流孔5的直径不大于5mm,以增强消声器的低频消声效果;通过在进气管2位于第一隔腔61、第二隔腔62的部分设置流孔5,排气管3位于第二隔腔62的部分设置流孔5,进气管2、排气管3位于第二隔腔62的流孔5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二隔腔62的水平中心处,可利用共振腔的消声作用,降低某些频段的噪声,从而提高汽车的NVH性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包括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进气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贯穿筒体两侧的圆端面进入筒体内部,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与筒体圆端面的相交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称的C形环口板,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半圆形孔口,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顶面的半圆形孔口的直径分别为进气管、排气管的管径,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包括筒体,分别设置在筒体两端的进气管、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排气管分别贯穿筒体两侧的圆端面进入筒体内部,所述进气管、排气管与筒体圆端面的相交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分别包括两个相对称的C形环口板,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半圆形孔口,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顶面的半圆形孔口的直径分别为进气管、排气管的管径,所述第一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进气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装置的C形环口板一端与筒体的圆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排气管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封排气消声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筒体之间形成第一隔腔,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隔腔,所述第二隔板与筒体之间形成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晟斌叶俊辉李赵军周鸿建董浩南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欧仑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