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17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属于量具领域。孔洞定位装置包括槽尺、连杆组、定位模具和滑动组件,槽尺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连通在第一滑槽的底面中部,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沿槽尺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螺钉和滑动螺母,滑动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可转动地插装在连杆组的滑动端中,滑动螺母与滑动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且滑动螺母和槽尺分别位于连杆组的相反两侧,滑动螺钉的螺帽端可滑动地卡装在第一滑槽中,定位模具可拆卸地铰接在连杆组的安装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的在不同平面上定位相同位置的孔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洞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量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孔洞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房屋装修时,通常会先在毛坯墙上开设孔洞,以用于安装水管或者是插座面板。但是在后续装修作业中,由于需要在毛坯墙上贴设瓷砖,所以瓷砖会将空洞遮挡住,那么就要在瓷砖上重新开设孔洞,且要保证瓷砖上的孔洞与毛坯墙壁上的孔洞对齐。现在常见的方法是首先通过直尺测量毛坯墙上的孔洞距离相邻的一块瓷砖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及该孔洞距离相邻的另一块瓷砖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然后在瓷砖覆盖孔洞后,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在覆盖孔洞的瓷砖上标出孔洞的轮廓,以保证该孔洞的轮廓与毛坯墙上的孔洞对齐,从而能够根据该孔洞的轮廓在瓷砖上加工出与毛坯墙上的孔洞对齐的孔洞。然而,上述方法需要根据毛坯墙上测量出的数据重新在瓷砖进行丈量,才能标出孔洞的轮廓,导致装修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可以高效的在不同平面上定位相同位置的孔洞。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洞定位装置,所述孔洞定位装置包括槽尺、连杆组、定位模具和滑动组件,所述槽尺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中部,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所述槽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螺钉和滑动螺母,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并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连杆组的滑动端中,所述滑动螺母与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且所述滑动螺母和所述槽尺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组的相反两侧,所述滑动螺钉的螺帽端可滑动地卡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定位模具可拆卸地铰接在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具包括连接臂和模具件,所述模具件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可拆卸地铰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模具件为一体式结构件。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组件,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螺钉和第一铰接螺母,所述第一铰接螺钉的螺纹端依次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连接臂和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中,所述第一铰接螺母与所述第一铰接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所述连接臂和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夹设在所述第一铰接螺母和所述第一铰接螺钉的螺帽端之间。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铰接螺母为蝶形螺母。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杆组包括多个连杆件,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杆件之间均可拆卸地铰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杆件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铰接组件,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二铰接螺钉和第二铰接螺母,对于任一个所述第二铰接组件,所述第二铰接螺钉地螺纹端依次可转动地插装在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杆件中,所述第二铰接螺母与所述第二铰接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两个所述连杆件夹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螺母和所述第二铰接螺钉的螺帽端之间。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铰接螺母为蝶形螺母。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滑动螺母为蝶形螺母。在本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槽尺、所述连杆组和所述定位模具均为不锈钢结构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对孔洞进行定位时,首先将槽尺的一端与毛坯墙上的孔洞相邻的一块瓷砖的竖直侧边相抵,槽尺的一侧与相邻的另一块瓷砖的水平侧边相抵;接着松动滑动螺母以及所述定位模具和连杆组的安装端之间的铰接处,使得定位模具可以移动到孔洞的位置;然后锁紧滑动螺母以及所述定位模具和连杆组的安装端之间的铰接处,使得槽尺、连杆组和定位模具三者的位置相互固定;最后将孔洞定位装置整体移动到待开孔瓷砖上,并使得槽尺的一端与该瓷砖的竖直侧边相抵,槽尺的一侧与该瓷砖的水平侧边相抵,那么此时定位模具所处的位置,即为孔洞开设的位置,从而可以直接在待开孔瓷砖上标出孔洞的轮廓,不需要再次丈量,进而实现了孔洞的快速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的第一步工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的第二步工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槽尺,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2-连杆组,21-连杆件,3-定位模具,31-连接臂,32-模具件,4-滑动组件,41-滑动螺钉,42-滑动螺母,5-第一铰接组件,51-第一铰接螺钉,52-第一铰接螺母,6-第二铰接组件,61-第二铰接螺钉,62-第二铰接螺母,100-毛坯墙,200-孔洞,300-瓷砖,400-瓷砖,500-瓷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如图1所示,孔洞定位装置包括槽尺1、连杆组2、定位模具3和滑动组件4。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结合图2,槽尺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二滑槽12连通在第一滑槽11的底面中部,且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均沿槽尺1的长度方向延伸,滑动组件4包括滑动螺钉41和滑动螺母42(参见图3),滑动螺钉41的螺纹端依次穿过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并可转动地插装在连杆组2的滑动端中,滑动螺母42与滑动螺钉41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且滑动螺母42和槽尺1分别位于连杆组2的相反两侧,滑动螺钉41的螺帽端可滑动地卡装在第一滑槽11中,定位模具3可拆卸地铰接在连杆组2的安装端。图4为孔洞定位装置的第一步工作示意图,结合图4,在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孔洞定位装置对孔洞进行定位时,首先将槽尺1的一端与毛坯墙100上的孔洞200相邻的一块瓷砖300的竖直侧边相抵,槽尺1的一侧与相邻的另一块瓷砖400的水平侧边相抵;接着松动滑动螺母42以及定位模具3和连杆组2的安装端之间的铰接处,使得定位模具3可以移动到孔洞200的位置;然后锁紧滑动螺母42以及定位模具3和连杆组2的安装端之间的铰接处,使得槽尺1、连杆组2和定位模具3三者的位置相互固定;最后将孔洞定位装置整体移动到待开孔瓷砖500上(参见图5),并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定位装置包括槽尺、连杆组、定位模具和滑动组件,所述槽尺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中部,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所述槽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螺钉和滑动螺母,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并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连杆组的滑动端中,所述滑动螺母与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且所述滑动螺母和所述槽尺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组的相反两侧,所述滑动螺钉的螺帽端可滑动地卡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定位模具可拆卸地铰接在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定位装置包括槽尺、连杆组、定位模具和滑动组件,所述槽尺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连通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中部,且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所述槽尺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螺钉和滑动螺母,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并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连杆组的滑动端中,所述滑动螺母与所述滑动螺钉的螺纹端螺纹装配在一起,且所述滑动螺母和所述槽尺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组的相反两侧,所述滑动螺钉的螺帽端可滑动地卡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定位模具可拆卸地铰接在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具包括连接臂和模具件,所述模具件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可拆卸地铰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模具件为一体式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组件,所述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螺钉和第一铰接螺母,所述第一铰接螺钉的螺纹端依次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连接臂和所述连杆组的安装端中,所述第一铰接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