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碟感应机构和餐碟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90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和餐碟输送装置。该餐碟感应机构包括托碟组件、顶升组件和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于所述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工位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驱动件和顶升件,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RFID识别器电性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升,以使所述顶升件抵触并顶起所述托碟组件。RFID识别器识别该餐碟的RFID标签,若该RFID标签对应的点菜单包括了该工位旁食料供应机构提供的菜品,则顶升驱动件驱动顶升件上升,以使托碟组件及餐碟暂时脱离输送机构,进行相应地配餐。因此,上述餐碟感应机构通过RFID识别器识别餐碟的RFID标签,完成对点菜单的核对,无需人工核对点菜单,准确性高,配餐效率高。

Dish sensing mechanism and dish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碟感应机构和餐碟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厨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和餐碟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托碟组件是用于放置餐碟。传统的餐饮行业的配餐过程是,服务员根据菜单上的菜品清单,拿着托碟组件到各个对应的菜品取菜点取餐后,然后再送到厨房外部。然而,人工配餐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若改为采用传送带配餐,在传送带的各个工位旁设置有食料供应机构,则每个托碟组件需放置有客人的点菜单,需要多名工作人员站在传送带的各个工位旁,核对点菜单,判断点菜单上是否有该工位的食料供应机构提供的菜品,若有,则拾取该托碟组件进行配餐。因此,若采用传送带配餐,需要多个工作人员核对点菜单,配餐效率依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配餐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和餐碟输送装置,上述餐碟感应机构通过RFID识别器识别餐碟的RFID标签,完成对点菜单的核对,无需人工核对点菜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从而提高配餐效率。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包括托碟组件、顶升组件和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于所述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工位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驱动件和顶升件,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RFID识别器电性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升,以使所述顶升件抵触并顶起所述托碟组件。上述餐碟感应机构使用时,每个餐碟设有RFID标签,即每个餐碟具有独自的ID号,该ID号对应着餐碟需调加的点菜单。餐碟放置到托碟组件上,并随着托碟组件沿输送机构移动至各个工位。餐碟及托碟组件移动至输送机构的工位处,RFID识别器识别该餐碟的RFID标签,若该RFID标签对应的点菜单包括了该工位旁食料供应机构提供的菜品,则顶升驱动件驱动顶升件上升,以使顶升件抵触并顶起托碟组件,托碟组件及餐碟暂时脱离输送机构,进行相应地配餐,配餐完成后,顶升驱动件带动托碟组件下降,托碟组件回到输送机构上,继续沿着输送机构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因此,上述餐碟感应机构通过RFID识别器识别餐碟的RFID标签,完成对点菜单的核对,无需人工核对点菜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从而提高配餐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碟组件设有用于容纳餐碟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碟组件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自所述托碟组件的中部延伸至所述托碟组件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顶升件和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顶起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碟组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升件相配合的容纳孔,以使所述顶升件能伸入所述容纳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碟组件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纳孔连通的插孔,所述顶升件的顶端设有可插入所述插孔的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基板和辅板,所述基板用于与所述输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基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辅板,所述辅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杆分别位于所述气缸的两侧。一种餐碟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上述餐碟感应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输送所述托碟组件,所述输送机构设有多个工位,所述顶升组件安装于所述输送机构的工位处。上述餐碟输送装置使用时,餐碟放置到托碟组件上,并随着托碟组件沿输送机构移动至各个工位。餐碟感应机构通过RFID识别器识别餐碟的RFID标签,完成对点菜单的核对,无需人工核对点菜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从而提高配餐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餐碟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餐碟感应机构的托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100、托碟组件,101、限位槽,102、通孔,103、容纳孔,104、插孔,200、顶升组件,210、顶升驱动件,220、顶升件,221、凸起,230、安装板,240、基板,250、辅板,260、连杆,300、RFID识别器,400、餐碟,401、RFID标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结合图1至图3,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包括托碟组件100、顶升组件200和RFID识别器300,RFID识别器300安装于顶升组件200,顶升组件200用于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工位处,顶升组件200包括顶升驱动件210和顶升件220。顶升驱动件210与RFID识别器300电性连接。其中,RFID识别器300可直接或间接控制顶升驱动件210的启停。比如,RFID识别器300可通过控制器间接控制顶升驱动件210。顶升驱动件210用于驱动顶升件220上升,以使顶升件220抵触并顶起托碟组件100。可以理解,顶升驱动件210可选为气缸、油缸或电机等驱动结构件。顶升件220可选为顶杆或顶块等结构形式。上述餐碟感应机构使用时,每个餐碟400设有RFID标签401,即每个餐碟400具有独自的ID号,该ID号对应着餐碟400需调加的点菜单。可选地,RFID标签401内置于餐碟400的内部或贴在餐碟400的表面。当RFID标签401选择内置于餐碟400底部时,使得RFID标签401能够防水、防尘、避免磨损或刮损,也保持餐碟400的表面光滑,不影响餐碟400的外观。餐碟400放置到托碟组件100上,并随着托碟组件100沿输送机构移动至各个工位。餐碟400及托碟组件100移动至输送机构的工位处,RFID识别器300识别该餐碟400的RFID标签401,若该RFID标签401对应的点菜单包括了该工位旁食料供应机构提供的菜品,则顶升驱动件210驱动顶升件220上升,以使顶升件220抵触并顶起托碟组件100,托碟组件100及餐碟400暂时脱离输送机构,进行相应地配餐,配餐完成后,顶升驱动件210带动托碟组件100下降,托碟组件100回到输送机构上,继续沿着输送机构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因此,上述餐碟感应机构通过RFID识别器300识别餐碟400的RFID标签401,完成对点菜单的核对,无需人工核对点菜单,配餐效率高,准确性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托碟组件100设有用于容纳餐碟400的限位槽101,从而餐碟400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托碟组件100中,不容易晃动,避免餐碟400掉落或者食物洒出。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包括:托碟组件、顶升组件和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于所述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工位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驱动件和顶升件,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RFID识别器电性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升,以使所述顶升件抵触并顶起所述托碟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包括:托碟组件、顶升组件和RFID识别器,所述RFID识别器安装于所述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安装在输送机构的工位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升驱动件和顶升件,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RFID识别器电性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顶升件上升,以使所述顶升件抵触并顶起所述托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碟组件设有用于容纳餐碟的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碟组件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自所述托碟组件的中部延伸至所述托碟组件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餐碟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顶升件和所述RFID识别器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顶升驱动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顶起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民伟陈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