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及车辆,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内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行李架主体和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扶手型材,所述扶手型材包括用于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背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斜向上凸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朝向上方的斜面,所述斜面上通过相应连接结构设置有沿着扶手型材前后方向延伸的灯带。凸起上设置有靠近行李架主体一侧的且朝向上方设置的斜面,在斜面上安装灯带时,灯带发出的光是朝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的,不会直射到位于扶手型材旁的乘客的眼中,避免了灯带发出的光产生刺眼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及车辆。
技术介绍
行李架在车辆的内饰中是最大、最长的总成,其主要零件为行李架底板、风道底板、内封板,以及与行李架底板配合而形成行李架主体的铝型材、吊架、支腿等。通常在城市客车车型中都搭载有行李架,车辆在实际使用时要求行李架的容积要足够大,能够承载较大的载荷,而且还要根据各种需求,在行李架靠近中间过道的位置上要增加乘客在过道时站立所能抓握的扶手管,在扶手管上布置有呼叫按钮。如图1所示,在行李架底板1上靠近中间过道的一端设置有端部型材2,端部型材2的横截面近似三角形,在端部型材2靠近行李架底板1的一侧,端部型材2通过紧固件与行李架底板1连接,在端部型材2的底面,设置有斜向中间过道的扶手管3,端部型材2的靠近中间过道的一侧,设置有朝向中间过道顶部的容纳槽,在容纳槽内设置有用于照明的灯带4。但是采用这种布置形式会存在以下不当之处:1、行李架设置在座位的上方,而行李架上的扶手管3斜向下布置并突出端部型材2,在乘客进出座位时容易碰到行李架上的扶手管3;2、扶手管3是突出端部型材2的,会影响到行李架整体的美观程度;3、需要在端部型材2上设置单独的扶手管3及用于支撑扶手管的支架,增加了运维成本。为了解决行李架中扶手管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74954U,授权公告日为2016.11.0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行李架,在行李架中去掉了扶手管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行李架包括行李架底板1,以及间隔布置在行李架底板1上的对行李架底板进行连接的吊杆,行李架底板1与吊杆配合形成了行李架主体,在行李架底板1的靠近中间过道的一端设置有扶手型材5,扶手型材5与行李架主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分。站立在中间过道上的乘客可以通过执握扶手型材5来保证自身的稳定。在扶手型材5的靠近中间过道的一侧上,同样设置有与现有技术中布置方式相同的灯带4,灯带4是斜向中间过道的顶板设置的,灯带发出的光能够被中间过道的顶板反射。上述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行李架虽然去掉了扶手管,但是仍存在一些影响使用的问题:在该行李架上的灯带在靠近中间过道的一侧并与水平方向成30°~60°,当站立的乘客执握扶手型材时,扶手型材上的灯带发出的光会直射在乘客的眼中,无论是乘客处于站立状态或是在行李架上取放行李时都会感到刺眼,影响到乘客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架上的灯带直射人眼的问题,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扶手型材的车辆,能够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车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内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行李架主体和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扶手型材,所述扶手型材包括用于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背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斜向上凸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朝向上方的斜面,所述斜面上通过相应连接结构设置有沿着扶手型材前后方向延伸的灯带。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型材上设置有凸起,凸起背向行李架主体斜向上设置,使凸起具有远离行李架主体的趋势,而在凸起上又设置有靠近行李架主体一侧的且朝向上方设置的斜面,在斜面上安装灯带时,灯带发出的光是朝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的,不会直射到位于扶手型材旁的乘客的眼中,避免了灯带发出的光产生刺眼的问题,并且由灯带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后能够使灯光更加柔和、均匀,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上设置有形成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纳槽,所述灯带设置在容纳槽内。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斜面上设置有容纳槽,能够实现将灯带隐藏安装,提高了美观程度,并且根据扶手型材内部中空的特点而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灯罩。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容纳槽的开口上设置有灯罩,能够将容纳槽内的灯带与外界环境隔离,防止乘客误触灯带而产生安全事故。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型材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凸起的挡台,所述挡台位于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所述挡台在使用时以实现对行李架上所容纳的行李进行阻挡。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型材上设置有挡台,能够对行李架上的行李进行阻挡,以防止在行车过程中行李溜滑对握在凸起上的乘客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包括朝向挡台一侧延伸的弧形型材壁,弧形型材壁连接在所述挡台的靠近所述凸起一侧的侧壁的中部,弧形型材壁与挡台的侧壁配合形成了位于挡台与凸起之间的内凹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凸起与挡台之间设置有由弧形型材壁与挡台的侧壁配合形成的内凹结构,能够容纳执握在凸起上的手指,使乘车人员能够将凸起抓得更加牢固。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形成供人抓取的抓手部分,所述灯带设置在抓手部分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上。其有益效果在于:凸起形成供人抓取的抓手部分,利用了扶手型材的结构特点,便于乘客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行李架的扶手型材,包括用于与车辆中行李架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在使用时背向行李架主体一侧具有斜向上凸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朝向上方的斜面,所述斜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灯带的连接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型材上设置有凸起,凸起背向行李架主体斜向上设置,使凸起具有远离行李架主体的趋势,而在凸起上又设置有靠近行李架主体一侧的且朝向上方设置的斜面,在斜面上安装灯带时,灯带发出的光是朝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的,不会直射到位于扶手型材旁的乘客的眼中,避免了灯带发出的光产生刺眼的问题,并且由灯带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后能够使灯光更加柔和、均匀,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形成用于固定灯带的连接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斜面上设置有容纳槽,能够实现将灯带隐藏安装,提高了美观程度,并且根据扶手型材内部中空的特点而有效地利用了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灯罩。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容纳槽的开口上设置有灯罩,能够将容纳槽内的灯带与外界环境隔离,防止乘客误触灯带而产生安全事故。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型材在使用时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凸起的挡台,所述挡台位于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所述挡台在使用时以实现对行李架上所容纳的行李进行阻挡。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扶手型材上设置有挡台,能够对行李架上的行李进行阻挡,以防止在行车过程中行李溜滑对握在凸起上的乘客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包括朝向挡台一侧延伸的弧形型材壁,弧形型材壁连接在所述挡台的靠近所述凸起一侧的侧壁的中部,弧形型材壁与挡台的侧壁配合形成了位于挡台与凸起之间的内凹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凸起与挡台之间设置有由弧形型材壁与挡台的侧壁配合形成的内凹结构,能够容纳执握在凸起上的手指,使乘车人员能够将凸起抓得更加牢固。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形成供人抓取的抓手部分。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内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行李架主体和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扶手型材,所述扶手型材包括用于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背向行李架主体一侧设有斜向上凸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朝向上方的斜面,所述斜面上通过相应连接结构设置有沿着扶手型材前后方向延伸的灯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内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包括行李架主体和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扶手型材,所述扶手型材包括用于与行李架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背向行李架主体一侧设有斜向上凸设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具有朝向上方的斜面,所述斜面上通过相应连接结构设置有沿着扶手型材前后方向延伸的灯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上设置有形成所述连接结构的容纳槽,所述灯带设置在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灯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型材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设有凸起的挡台,所述挡台位于所述凸起的靠近行李架主体的一侧,所述挡台在使用时以实现对行李架上所容纳的行李进行阻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朝向挡台一侧延伸的弧形型材壁,弧形型材壁连接在所述挡台的靠近所述凸起一侧的侧壁的中部,弧形型材壁与挡台的侧壁配合形成了位于挡台与凸起之间的内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形成供人抓取的抓手部分,所述灯带设置在抓手部分的靠近行李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炫郑伟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