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75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它包括靠背骨架(1),在靠背骨架(1)的一侧固定有翻转扶手(16),翻转扶手(16)包括扶手发泡(5),扶手发泡(5)上活动装有扶手骨架(4),扶手骨架(4)上装有四连杆活动结构(6),四连杆活动结构(6)上固定有扶手固定支架(9),扶手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扶手(10);靠背骨架(1)上设有固定铰链(2)和连接件(11),连接件(11)开有运动导向槽(3),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靠背高度受限的缺点,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采用分离式,及杯托与扶手功能将隔离,互不影响,且能够为乘员提供高且空间足够的扶手空间,大大提高后排乘员扶手舒适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靠背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后排座椅靠背高度受限,市场上汽车后排中间扶手打开后大部分分为两种情况:一种短而高的形式,高可以迎合后排乘员扶手高度,增加扶手舒适性,但扶手太短,手臂放上去后前端无空间放置水杯,放置水杯后又会影响到舒适性;另一种长而矮,长可以在放置水杯后仍有较大空间为乘员提供扶手位置,但是扶手整体高度比较低,大大降低了扶手的舒适性;因此为提升后排乘员扶手舒适性,需将后排扶手设计成长而高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它包括靠背骨架,在靠背骨架的一侧固定有翻转扶手,翻转扶手包括扶手发泡,扶手发泡上活动装有扶手骨架,扶手骨架上装有四连杆活动结构,四连杆活动结构上固定有扶手固定支架,扶手固定支架上固定有扶手;靠背骨架上设有固定铰链和连接件,连接件开有运动导向槽,扶手骨架底端上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装在轴孔内,第二转动轴活动装在运动导向槽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连杆活动结构包括两组连杆、同步杆和联动杆;两组所述的连杆分别位于所述的扶手骨架两侧,所述的同步杆安装在每组所述的连杆之间,所述的同步杆尾部与所述的联动杆铰接,所述的联动杆另一端与固定铰链铰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扶手发泡前端开设有杯托。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整体采用分离式,及杯托与扶手功能将隔离,互不影响,且能够为乘员提供高且空间足够的扶手空间,大大提高后排乘员扶手舒适性。2、本技术中的扶手采用舒适性材料,增加扶手质感。3、本技术中设置的扶手与扶手发泡前端设置的掏空的杯垫存在高低差,可以更便于乘员手部的自由自动,大大降低由于误操作导致杯具翻到,茶水弄脏车内环境。且所述的扶手发泡折叠时掏空的杯托隐藏在塑料罩内,更好的保持杯垫内部的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装完成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运动导向槽转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四连杆组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转动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靠背骨架1、固定铰链2、运动导向槽3、扶手骨架4、扶手发泡5、四连杆组活动结构6、同步杆7、联动杆8、扶手固定支架9、扶手10、连接件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轴孔14、连杆15、翻转扶手16、杯托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照图1-5所示: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它包括靠背骨架1,在靠背骨架1的一侧固定有翻转扶手16,翻转扶手16包括扶手发泡5,扶手发泡5上活动装有扶手骨架4,扶手骨架4上装有四连杆活动结构6,四连杆活动结构6上固定有扶手固定支架9,扶手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扶手10;靠背骨架1上设有固定铰链2和连接件11,连接件11开有运动导向槽3,扶手骨架4底端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2和第二转动轴13,第一转动轴12装在轴孔14内,第二转动轴13活动装在运动导向槽3内。所述的四连杆活动结构6包括两组连杆15、同步杆7和联动杆8;两组所述的连杆15分别位于所述的扶手骨架4两侧,所述的同步杆7安装在每组所述的连杆15之间,所述的同步杆7尾部与所述的联动杆8铰接,所述的联动杆8另一端与固定铰链2铰接。所述的扶手发泡5前端开设有杯托17。本技术包括如下具体使用过程: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由:扶手10,扶手固定支架9,四连杆组活动结构6,扶手骨架4,扶手发泡5,运动导向槽3及靠背骨架1等组成;在扶手10未使用时,扶手发泡5与扶手10折叠在一起,整体藏与靠背骨架1内,保证整体厚度不超过后排靠背厚度,扶手发泡5与内部靠背骨架1连接,靠背骨架1与扶手骨架4通过连接件11连接,未使用时扶手10完全遮盖扶手发泡5,并将杯托17隐藏在内,更好的保持杯托17内部的清洁。当翻转扶手16被翻下时,扶手10通过内部四连杆组活动结构6,相对翻转扶手16以类抛物线方式运动到扶手发泡5上端,扶手发泡5前端露出杯托17,扶手10升高,为乘员提供较大区域及高度的扶手区域。翻转前,扶手10前端与扶手发泡5前端完美衔接,体现展品整体性;翻转后,扶手10前端与扶手发泡5顶部完美衔接,避免内部四连杆组活动结构6外露。扶手10与杯托17部分形成高度差,可以有效避免乘员在使用扶手10时,意外将杯托17内的杯具弄翻。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它包括靠背骨架(1),在靠背骨架(1)的一侧固定有翻转扶手(16),翻转扶手(16)包括扶手发泡(5),其特征在于:扶手发泡(5)上活动装有扶手骨架(4),扶手骨架(4)上装有四连杆活动结构(6),四连杆活动结构(6)上固定有扶手固定支架(9),扶手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扶手(10);靠背骨架(1)上设有固定铰链(2)和连接件(11),连接件(11)开有运动导向槽(3),扶手骨架(4)底端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2)和第二转动轴(13),第一转动轴(12)装在轴孔(14)内,第二转动轴(13)活动装在运动导向槽(3)内;所述的四连杆活动结构(6)包括两组连杆(15)、同步杆(7)和联动杆(8);两组所述的连杆(15)分别位于所述的扶手骨架(4)两侧,/n所述的同步杆(7)安装在每组所述的连杆(15)之间,所述的同步杆(7)尾部与所述的联动杆(8)铰接,所述的联动杆(8)另一端与固定铰链(2)铰接;所述的扶手发泡(5)前端开设有杯托(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提升后排中间扶手,它包括靠背骨架(1),在靠背骨架(1)的一侧固定有翻转扶手(16),翻转扶手(16)包括扶手发泡(5),其特征在于:扶手发泡(5)上活动装有扶手骨架(4),扶手骨架(4)上装有四连杆活动结构(6),四连杆活动结构(6)上固定有扶手固定支架(9),扶手固定支架(9)上固定有扶手(10);靠背骨架(1)上设有固定铰链(2)和连接件(11),连接件(11)开有运动导向槽(3),扶手骨架(4)底端上设有第一转动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