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阻尼功能的小型扶手铰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阻尼功能的小型扶手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用后翻式扶手铰链多采用金属冲压支架以及贯穿式铰链轴,空间占用较大的同时,成本高,重量重。伴随着车型配置越发的丰富,副仪表板后端多布置有出风口、控制器、电源盒等配置,而副仪表板的整体高度基本不变,这就导致后端板的空间非常紧张,尤其对于后翻式扶手,传统贯穿式铰链轴的设计对副仪表板后端Z方向空间占用过大,而采用金属冲压的上下铰链支架,在成本以及重量上不占优势。为保证扶手的刚度及操作力等要求,目前后翻式扶手多采用以下两种铰链形式:贯穿式轴设计,同时再额外增加阻尼器结构;非贯穿式轴,采用金属冲压的上下铰链支架,通过在两侧增加铰链转轴等零部件实现。公开号为CN105383400B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扶手铰链结构,公开号为CN206394486U汽车用的扶手铰链结构,公开号为CN207905563U汽车副仪表板扶手铰链,公开号为CN208842284U一种汽车扶手铰链,均为传统的扶手铰链结构,采用金属冲压支架以及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阻尼功能的小型扶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铰链(1)、右铰链(2)、扶手内板(3)和固定支架(4);/n所述扶手内板(3)集成了铰链悬臂(31);所述扶手内板(3)的两个铰链悬臂(31)包裹住固定支架(4),两个铰链悬臂的开孔与固定支架两端的开孔同轴,左铰链(1)、右铰链(2)分别穿过两个铰链悬臂以及固定支架(4)两端的孔;左、右铰链的端头设有卡簧开槽(14),卡簧(5)夹住卡簧开槽(14),将左铰链(1)、右铰链(2)与固定支架(4)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阻尼功能的小型扶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铰链(1)、右铰链(2)、扶手内板(3)和固定支架(4);
所述扶手内板(3)集成了铰链悬臂(31);所述扶手内板(3)的两个铰链悬臂(31)包裹住固定支架(4),两个铰链悬臂的开孔与固定支架两端的开孔同轴,左铰链(1)、右铰链(2)分别穿过两个铰链悬臂以及固定支架(4)两端的孔;左、右铰链的端头设有卡簧开槽(14),卡簧(5)夹住卡簧开槽(14),将左铰链(1)、右铰链(2)与固定支架(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阻尼功能的小型扶手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铰链设置螺纹孔,自攻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巍,朱明轩,王宇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