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52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包括铆接头,底板;所述铆接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在压力机上,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的径向尺寸,且凸台与主体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所述凸台的侧面设有可更换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侧表面高于凸台的侧面;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主支撑轴和若干个辅助支撑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凸台与主体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采用该结构能满足轴承套安装的同时压防松脱铆点,既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也可以减少夹具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A kind of press bearing sleev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轴承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压轴承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套的压入主要采用手工安装,再压防松脱铆点的方法,压装效率较低,且需要设计多个夹具才能完成装配。因而,设计一种能满足轴承套安装的同时压防松脱铆点的装置,既可以节约人工成本,也可以减少夹具费用,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压轴承套工序复杂、压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较高的压轴承套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包括铆接头(10),底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头(10)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上端固定在压力机(20)上,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11)的径向尺寸;所述凸台(12)与主体(11)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六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13);所述底板(3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本专利技术以一个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工件(60)的形状,可以增加或减少);所述主支撑轴(32)与铆接头(10)同轴,且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工作时,主支撑轴(32)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是为了有效防止工件(60)主体变形和断裂;所述工件(60)放置在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的上端;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对工件(6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凸台(12)的侧面设有可更换的固定圈(14),所述固定圈(14)的外侧表面高于凸台(12)的侧面0.3~1.0mm,用于辅助固定轴承套(50),防止松脱。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14)为O型圈,材质是氟橡胶。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可以防止过快的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底板(30)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的旋转气缸(40),用于压紧工件(60),防止工件(60)翻转。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20)是油缸或气缸或冲床中的一种。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凸台侧面设有可更换的固定圈,用于辅助固定轴承套,防止松脱;同时这种结构还可以快捷、方便的放置轴承套。2、在压装轴承套的同时还形成成型点,有效防止轴承套在压装后再脱落;采用该结构设计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夹具费用,既能达到压装效果,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3、加装了旋转气缸,有效防止了加工部件铆接作业时移动、翻转,对工件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压轴承套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铆接头的正视图。图3是轴承套压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铆接头10,主体11,凸台12,压铆点13,固定圈14,压力机2,底板30,辅助支撑轴31,主支撑轴32,旋转气缸40,轴承套50,工件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包括铆接头10,底板30,其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铆接头10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上端固定在压力机20上,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11的径向尺寸;如图2所示,所述凸台12与主体11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六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13;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3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本专利技术以一个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工件60的形状,可以增加或减少);所述主支撑轴32与铆接头10同轴,且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工作时,主支撑轴32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是为了有效防止工件60主体变形和断裂;如图1、3所示,所述工件60放置在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的上端;主支撑轴32和五个辅助支撑轴31对工件6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凸台12的侧面设有可更换的固定圈14,所述固定圈14的外侧表面高于凸台12的侧面0.3~1.0mm,用于辅助固定轴承套50,防止松脱。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14为O型圈,材质是氟橡胶。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可以防止过快的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底板30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的旋转气缸40,用于压紧工件60,防止工件60翻转。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机20是油缸或气缸或冲床中的一种。一种压轴承套装置的实施例:步骤一,将工件60放置在主支撑轴32和辅助支撑轴31上,通过主支撑轴32和工件60的轴承孔背面接触配合校正位置;为了不让工件60在压装过程中移位、翻转,通过底板30顶部设置的两个旋转气缸40将工件60压紧在主支撑轴和辅助支撑轴上;步骤二,将轴承套50手工插入到凸台12上,凸台12侧面的氟橡胶O型圈可以让轴承套50与凸台12配合牢固,防止在铆接头10垂直向下运动的时候松脱,造成损坏;同时这种结构还可以快捷、方便的放置轴承套50;步骤三,手动启动油缸驱动开关,油缸驱动铆接头10垂直向下压(压力400kg/cm2),将轴承套50压入工件60的轴承孔内。轴承套50下压到孔内底部后,铆接头10上的压铆点13挤压孔口铝料变形,形成成型点,有效防止轴承套在压装后再脱落。底部主支撑轴32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面接触,有效防止压接过程中工件60主体变形和断裂。压装完成后,手动操作复位。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包括铆接头(10),底板(30),其特征在于:/n所述铆接头(10)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上端固定在压力机(20)上,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11)的径向尺寸;/n所述凸台(12)与主体(11)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13);/n所述底板(3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主支撑轴(32)和若干个辅助支撑轴(31);所述主支撑轴(32)与铆接头(10)同轴,且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n所述工件(60)放置在主支撑轴(32)和若干个辅助支撑轴(31)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轴承套装置,包括铆接头(10),底板(30),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接头(10)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的上端固定在压力机(20)上,主体(11)的下端设置有圆柱形的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体(11)的径向尺寸;
所述凸台(12)与主体(11)连接的夹角处设置有若干个径向均匀分布的压铆点(13);
所述底板(3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主支撑轴(32)和若干个辅助支撑轴(31);所述主支撑轴(32)与铆接头(10)同轴,且与工件(60)的轴承孔背部接触配合;
所述工件(60)放置在主支撑轴(32)和若干个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聪陈国良黄焕芳黄斌尹世君杜伟文陈红杨智宏陈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