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9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包括刀具壳体、倒角刀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刀具壳体的端部设有刀具腔,所述刀具腔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刀具腔相对于所述径向通孔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倒角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并延伸露出径向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倒角刀连接,用于驱动倒角刀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倒角刀由多种传动方式实现刀具的旋转,使其能够加工出20毫米以下的内孔侧壁径向孔,并能够简单、高效地去除孔内的披锋毛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A dynamic chamfering tool for the radial hol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mall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20毫米以下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用动力倒角刀。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被广泛的应用在数控车床上,用于对各种带侧孔的管状类零件进行加工;然而,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在加工带侧孔的管状类零件时,加工完的侧孔口会存在披锋毛刺,这样使得加工出的零件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只能加工内孔直径大于32mm的侧孔,对于内孔直径小于20mm的侧孔则无法实现加工,因此,现有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尚缺乏一种能够加工小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用于小直径孔内侧壁径向孔数控加工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简单、高效地去除披锋毛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包括刀具壳体、倒角刀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刀具壳体的端部设有刀具腔,所述刀具腔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刀具腔相对于所述径向通孔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倒角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并延伸露出径向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倒角刀连接,用于驱动倒角刀转动。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机构、其包括供气泵、叶轮以及盖帽;所述供气泵连接于刀具壳体内,所述叶轮套装于倒角刀上,所述盖帽设置于刀具腔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盖帽中心和径向通孔中心的一侧设有两个轴承,倒角刀转动连接于轴承并装配在径向通孔;刀具腔的水平位上的两侧各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刀具壳体通过进气孔与刀具腔相连通,排气孔与刀具腔的径向通孔相连通;供气泵将气体通过进气孔输送至刀具腔的径向通孔并推动叶轮转动,进而使叶轮带动倒角刀旋转。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刀具壳体内、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设置于刀具腔内,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设有多个过渡齿轮,该从动齿轮通过多个所述过渡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倒角刀设置于从动齿轮中心轴孔上,主动齿轮可通过传动齿轮及多个过渡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倒角刀旋转。上述结构中,所述主动齿轮及传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刀具壳体内,所述从动齿轮及过渡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刀具腔内。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皮带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轮、从动轮以及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刀具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有所述传动轮;所述从动轮水平设置于刀具腔内、且从动轮中心轴孔上设置有所述倒角刀;从动轮与传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轮转动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使倒角刀旋转。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为伞齿轮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双头伞齿轮、转换轴伞齿轮以及传动轴伞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刀具壳体内、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有传动轴伞齿轮;所述双头伞齿轮水平设置于刀具腔内,且双头伞齿轮与传动轴伞齿轮之间设有两个转换轴伞齿轮;所述倒角刀设置于双头伞齿轮中心轴孔上,驱动电机可通过传动轴伞齿轮及两个转换轴齿轮驱动双头伞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倒角刀旋转。上述结构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刀具壳体内,所述双头伞齿轮、转换轴伞齿轮及传动轴伞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刀具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倒角刀由多种传动方式实现刀具的旋转,使其能够加工出20毫米以下的内孔侧壁径向孔,并能够简单、高效地去除孔内的披锋毛刺,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气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气动驱动机构刀具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齿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着图4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皮带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着图6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伞齿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着图8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中:刀具壳体1、刀具腔2、径向通孔3、轴承4、倒角刀5、盖帽6、叶轮7、进气孔8、排气孔9、从动齿轮12、过渡齿轮13、传动齿轮14、从动轮22、皮带23、传动轮24、倒角刀25、轴承42、双头伞齿轮43、固定套环44、转换轴伞齿轮45、传动轴伞齿轮4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包括刀具壳体1、倒角刀4以及驱动机构。刀具壳体1及驱动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数控车床上的运动机构上,刀具壳体1的端部设有刀具腔2,刀具腔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3,刀具腔2相对于径向通孔3的两侧壁上设有轴承4,倒角刀5转动连接于轴承4并延伸露出径向通孔3,驱动机构与倒角刀5连接,用于驱动倒角刀5转动。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机构,其包括供气泵(图未示)、叶轮7以及盖帽6。具体地,供气泵连接于刀具壳体1内,叶轮7套装于倒角刀5上,盖帽6设置于刀具腔2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盖帽6中心和径向通孔3中心的一侧设有两个轴承4,倒角刀5转动连接于轴承4并装配在径向通孔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刀具腔2的水平位上的两侧各开设有进气孔8和排气孔9;刀具壳体1通过进气孔8与刀具腔2相连通,排气孔9与刀具腔2的径向通孔3相连通且该排气孔9内的气体能够回流至机床。也就是说,供气泵将气体泵入到刀具壳体1内,再通过进气孔8输送至刀具腔2的径向通孔3内,使进入到径向通孔3的气体推动叶轮7转动;气体推动叶轮旋转近一圆周后通过排气孔9进入机床内,进而使叶轮7带动倒角刀5旋转,使其能够加工出20毫米以下的内孔侧壁径向孔,并能够简单、高效地去除孔内的披锋毛刺,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该气动驱动机构也可由液压驱动机构替换,其内部结构与气动驱动机构相同。液压驱动机构包括高压油泵、盖帽6及涡轮;高压油泵连接于刀具壳体1内,涡轮套装于倒角刀5上,盖帽6设置于刀具腔2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盖帽6中心和径向通孔3中心的一侧设有两个轴承4,倒角刀5转动连接于轴承4并装配在径向通孔3。刀具腔2的水平位上的两侧各开设有进油孔和排油孔,刀具壳体1通过进油孔与刀具腔2相连通,排油孔与刀具腔2的径向通孔3相连通;高压油泵将液体通过进油孔输送至刀具腔2的径向通孔3并推动涡轮转动,进而使涡轮带动倒角刀5旋转。本实施例中的气动驱动机构可由液压驱动机构替换,其内部结构与气动驱动机构相同。更详细地,该液压驱动机构包括高压油泵(图未示)、盖帽6及涡轮;涡轮套装于倒角刀5上,盖帽6设置于刀具腔2的外侧壁上且倒角刀5转动连接于盖帽6和径向通孔3上的轴承4。刀具腔2的水平位上的两侧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壳体、倒角刀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刀具壳体的端部设有刀具腔,所述刀具腔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刀具腔相对于所述径向通孔的两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倒角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并延伸露出径向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倒角刀连接、用于驱动倒角刀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具壳体、倒角刀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刀具壳体的端部设有刀具腔,所述刀具腔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通孔,刀具腔相对于所述径向通孔的两侧壁上设有轴承,所述倒角刀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并延伸露出径向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倒角刀连接、用于驱动倒角刀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动驱动机构、其包括供气泵、叶轮以及盖帽;所述供气泵连接于刀具壳体内,所述叶轮套装于倒角刀上,所述盖帽设置于刀具腔的外侧壁上、且位于盖帽中心和径向通孔中心的一侧设有两个轴承,倒角刀转动连接于轴承并装配在径向通孔;刀具腔的水平位上的两侧各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刀具壳体通过进气孔与刀具腔相连通,排气孔与刀具腔的径向通孔相连通;供气泵将气体通过进气孔输送至刀具腔的径向通孔并推动叶轮转动,进而使叶轮带动倒角刀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孔内侧壁径向孔的数控机床动力倒角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齿轮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刀具壳体内、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水平设置于刀具腔内,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设有多个过渡齿轮,该从动齿轮通过多个所述过渡齿轮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倒角刀设置于从动齿轮中心轴孔上,主动齿轮可通过传动齿轮及多个过渡齿轮驱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倒角刀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宏飞刘伟陈为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