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46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座、模仁组件和拔模机构,模仁组件包括顶模、底模、两个边模和两个压紧滑块,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模仁组件的容纳凹槽,顶模、底模和两个边模四者紧密贴合形成产品的型腔,拔模机构包括油缸电机、滑块固定座、下定位滑块、型芯架板和四个型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通过带有螺纹的型芯同时做旋转+直线运动,将螺纹脱出,从而实现自动并且快速高效的对浇铸成型后的回零杆零件进行脱模操作,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机械手或者人工操作而使零件损坏。

A machining die for returning zero bar of automobile instrument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不同汽车仪表板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上,汽车仪表还需要装置稳压器,专门用来稳定仪表电源的电压,抑制波动幅度,以保证汽车仪表的精确性。另外,大部分仪表显示的依据来自传感器,传感装置根据被监测对象的状态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通过仪表表述出来。仪表板中最显眼的是车速里程表,它表示汽车的时速,单位是km/h(公里/小时)。车速里程表实际上由两个表组成,一个是车速表,另一个是里程表。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按汽车仪表的工作原理不同,可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汽车仪表是机械机芯表;第二代汽车仪表称为电气式仪表;第三代为全数字汽车仪表,他是一种网络化、智能化的仪表,其功能更加强大,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线束链接更加简单。在汽车仪表盘零件中的回零杆进行浇铸加工时,浇铸成型后的脱模过程复杂,并且多为人工或者机械手进行脱模,效率低下,并且可能因操作不当而造成零件的损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快速脱模且兼具保护性的回零杆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用于解决回零杆浇铸成型后的快速脱模问题。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座、模仁组件和拔模机构,上模板将模仁组件固定压紧在下模座的顶部,拔模机构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旁侧,模仁组件包括顶模、底模、两个边模和两个压紧滑块,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模仁组件的容纳凹槽,顶模、底模和两个边模四者紧密贴合形成产品的型腔,拔模机构包括油缸电机、滑块固定座、下定位滑块、型芯架板和四个型芯,滑块固定座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一侧,并且下定位滑块设置在滑块固定座的顶部内侧,型芯架板设置在容纳凹槽内靠近滑块固定座的一端,四个型芯互相平行并且均水平贯穿型芯架板,型芯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靠近的压紧滑块和边模并连通型腔,型芯的另一端穿过滑块固定座并抵触下定位滑块,油缸电机呈竖直设置在滑块固定座的外侧并且通过齿传动机构与四个型芯传动连接。优选的,容纳凹槽的槽底设有两个滑条,滑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模的长度方向,滑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容纳凹槽的长度方向,两个滑条固定设置在底模的两侧,两个压紧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条之上,顶模和底模结构相同并且二者呈上下镜像设置,两个边模贴合设置在顶模和底模的两侧,每个型芯穿过压紧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组成型腔的螺纹头模仁,远离型芯的一个边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组成型腔的轴芯。优选的,滑块固定座通过一个L型板安装在下模座的侧面,油缸电机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外侧并且位于滑块固定座的正下方,齿传动机构包括一个过渡齿轮、两个锥齿轮、三个主齿轮和四个换向齿轮,L型板上水平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两个锥齿轮分别安装在油缸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的一端,两个锥齿轮互相啮合,过渡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远离锥齿轮的一端,过渡齿轮、主齿轮和换向齿轮均位于下模座与L型板之间,三个主齿轮和四个换向齿轮呈直线交错设置并且每个主齿轮均与两侧的换向齿轮啮合,每个主齿轮均通过一个第二转轴设置在L型板和型芯架板之间,每个型芯上均设有一截螺纹部,每个换向齿轮均通过一个锁紧螺母锁紧在该螺纹部上,锁紧螺母与换向齿轮的内螺纹方向相反。优选的,锁紧螺母位于换向齿轮远离型芯架板的一侧,换向齿轮靠近型芯架板的一侧设有一个套设在型芯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型芯架板和换向齿轮,型芯远离型芯架板的一端固定卡设有一个限位卡簧,限位卡簧位于型芯架板和最近的压紧滑块之间。优选的,上模板由顶板、支撑板和上定位滑块组成,支撑板贴合设置在顶板的底部,支撑板位于下模座的正上方,顶模嵌设于支撑板的底部中心处,上定位滑块固定设置在顶板底部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上定位滑块位于下定位滑块的正上方,并且二者接触的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互相卡接配合的第一楔条和第一楔槽,支撑板远离上定位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斜插销,斜插销的上端倾斜向上插设于支撑板的底部,斜插销的下端穿过正下方的一个压紧滑块并插设于容纳凹槽的槽底,支撑板远离斜插销的一端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两个锁紧滑块,锁紧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楔条,位于锁紧块正下方的压紧滑块上设置有两个与第二楔条滑动插接配合的第二楔槽。优选的,滑块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供下定位滑块滑动的容纳滑槽,滑块固定座远离L型板的一侧为敞口结构,容纳滑槽远离L型板的一端插设有一个用于防止下定位滑块脱槽的限位柱。优选的,上模板的顶部还设有一个浇铸口,支撑板的顶端中部可水平插拔的设置有一个脱料板,脱料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通浇铸口和下方型腔的浇铸流道。优选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分别与L型板和型芯架板连接。优选的,L型板和型芯架板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供型芯穿过的耐磨铜套。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通过带有螺纹的型芯同时做旋转+直线运动,将螺纹脱出,从而实现自动并且快速高效的对浇铸成型后的回零杆零件进行脱模操作,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机械手或者人工操作而使零件损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上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8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模仁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下模座1,顶模2,底模3,边模4,压紧滑块5,油缸电机6,滑块固定座7,下定位滑块8,型芯架板9,型芯10,滑条11,螺纹头模仁12,轴芯13,L型板14,过渡齿轮15,锥齿轮16,主齿轮17,换向齿轮18,第一转轴19,第二转轴20,螺纹部21,锁紧螺母22,弹簧23,限位卡簧24,顶板25,支撑板26,上定位滑块27,第一楔条28,第一楔槽29,斜插销30,锁紧滑块31,第二楔条32,第二楔槽33,容纳滑槽34,限位柱35,浇铸口36,脱料板37,浇铸流道38,轴承39,耐磨铜套40,产品4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座(1)、模仁组件和拔模机构,上模板将模仁组件固定压紧在下模座(1)的顶部,拔模机构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的旁侧,模仁组件包括顶模(2)、底模(3)、两个边模(4)和两个压紧滑块(5),下模座(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模仁组件的容纳凹槽,顶模(2)、底模(3)和两个边模(4)四者紧密贴合形成产品的型腔,拔模机构包括油缸电机(6)、滑块固定座(7)、下定位滑块(8)、型芯架板(9)和四个型芯(10),滑块固定座(7)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的一侧,并且下定位滑块(8)设置在滑块固定座(7)的顶部内侧,型芯架板(9)设置在容纳凹槽内靠近滑块固定座(7)的一端,四个型芯(10)互相平行并且均水平贯穿型芯架板(9),型芯(10)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靠近的压紧滑块(5)和边模(4)并连通型腔,型芯(10)的另一端穿过滑块固定座(7)并抵触下定位滑块(8),油缸电机(6)呈竖直设置在滑块固定座(7)的外侧并且通过齿传动机构与四个型芯(10)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座(1)、模仁组件和拔模机构,上模板将模仁组件固定压紧在下模座(1)的顶部,拔模机构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的旁侧,模仁组件包括顶模(2)、底模(3)、两个边模(4)和两个压紧滑块(5),下模座(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模仁组件的容纳凹槽,顶模(2)、底模(3)和两个边模(4)四者紧密贴合形成产品的型腔,拔模机构包括油缸电机(6)、滑块固定座(7)、下定位滑块(8)、型芯架板(9)和四个型芯(10),滑块固定座(7)固定设置在下模座(1)的一侧,并且下定位滑块(8)设置在滑块固定座(7)的顶部内侧,型芯架板(9)设置在容纳凹槽内靠近滑块固定座(7)的一端,四个型芯(10)互相平行并且均水平贯穿型芯架板(9),型芯(10)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靠近的压紧滑块(5)和边模(4)并连通型腔,型芯(10)的另一端穿过滑块固定座(7)并抵触下定位滑块(8),油缸电机(6)呈竖直设置在滑块固定座(7)的外侧并且通过齿传动机构与四个型芯(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容纳凹槽的槽底设有两个滑条(11),滑条(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模(3)的长度方向,滑条(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容纳凹槽的长度方向,两个滑条(11)固定设置在底模(3)的两侧,两个压紧滑块(5)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条(11)之上,顶模(2)和底模(3)结构相同并且二者呈上下镜像设置,两个边模(4)贴合设置在顶模(2)和底模(3)的两侧,每个型芯(10)穿过压紧滑块(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组成型腔的螺纹头模仁(12),远离型芯(10)的一个边模(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组成型腔的轴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滑块固定座(7)通过一个L型板(14)安装在下模座(1)的侧面,油缸电机(6)固定安装在L型板(14)的外侧并且位于滑块固定座(7)的正下方,齿传动机构包括一个过渡齿轮(15)、两个锥齿轮(16)、三个主齿轮(17)和四个换向齿轮(18),L型板(14)上水平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19),两个锥齿轮(16)分别安装在油缸电机(6)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19)的一端,两个锥齿轮(16)互相啮合,过渡齿轮(15)安装在第一转轴(19)远离锥齿轮(16)的一端,过渡齿轮(15)、主齿轮(17)和换向齿轮(18)均位于下模座(1)与L型板(14)之间,三个主齿轮(17)和四个换向齿轮(18)呈直线交错设置并且每个主齿轮(17)均与两侧的换向齿轮(18)啮合,每个主齿轮(17)均通过一个第二转轴(20)设置在L型板(14)和型芯架板(9)之间,每个型芯(10)上均设有一截螺纹部(21),每个换向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