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53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主要是利用荷重元及设置表来控制充气装置的控制开关,当气压管体置于充气室内充气,而气压杆的杆体逐渐被向外推时,便会接触到荷重元并对荷重元施压,直到该荷重元所受的压力达到设置表所设的值时,控制开关便会被关闭,而使气压杆停止充气,此时气压杆内的气压将反应在杆体对荷重元的压力上,故可得到准确的气压杆压力值,藉此可使所生产的气压杆压力保持一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充入适量的气体,准确的使气压杆内具有所需的压力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气压杆是利用气体压力而提供一适度的抗力,其可运用的范围相当广泛,例如健身器材或门板防碰撞的阻力,都是利用气压杆的特性而设计的,而一般气压杆的充气方式,是先将待充气的气压管体置于充气室内,而后在充气室中充入气体,并以人工或计算机监控的方式控制充气室内的气压,使充气室内的气压达到所需的压力再停止充气,此时由于气压管体并未被封闭,因此气压管体内的压力理论上应与充气室内的压力相同,故在充气室内将气压管体封闭,使气压管体内的气体不会外泄,再将气压杆由充气室内取出,如此便完成气压杆的组装。但是,此种现有习知的气压杆的充气方式由于所量测的气压是充气室内的气压,并非直接量出气压杆的气压,而充气室与气压杆的气压实际上是不相等的,并且由于气压杆杆体上的活塞与气压管体管壁间摩擦力,会造成气压管体与充气室的气体压力不一致,而且每一气压杆的组件的摩擦系数皆不尽相同;因此现有技术将充气室压力视为气压管体压力的方式,并无法使气压管体达到准确的压力,且所生产的每一气压杆阻力皆不尽相同。上述为一般现有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的结构,但由于此种结构不仅会容易造成,而且也存在会造成使用安全上的顾虑等相当大的麻烦,因此整体来讲,其可说是相当不具有实用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改善现有常用的充气方式的气压杆的压力不够准确等缺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气压杆,一充气设备;其中,该充气设备包括一气槽、一控制开关、一设置表、一荷重元及一充气室;藉由上述的结构,在待充气的气压杆的未封闭端固设于充气室内时,开启控制开关使气槽内的气体流入充气室及气压杆的气压管体内,使气压管体内的气体压力增加,并将气压杆的杆体向外推,而杆体被向外推后将与荷重元接触,该荷重元将受到杆体的压力,当压力达到设置表所默认的值时,控制开关即关闭而使气体不再流入充气室内,使气压杆的气压管体内具有准确的气体压力。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中所述的气槽与控制开关之间设有一可调整气槽内气体流入充气室的流量的调压阀。前述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中为加快气压杆的充气制作过程,而可增设至少一组充气设备,使其可同时对至少一根气压杆充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利用荷重元及设置表来控制充气装置的控制开关,当气压管体置于充气室内充气,而气压杆的杆体逐渐被向外推时,便会接触到荷重元并对荷重元施压,直到该荷重元所受的压力达到设置表所设的值时,控制开关便会被关闭,而使气压杆停止充气,此时气压杆内的气压将反应在杆体对荷重元的压力上,故可得到真正准确的气压杆压力值,藉此可使所生产的气压杆压力保持一致,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及商厂的信誉,因此本技术实是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技术,相当值得产业界来推广,并公诸于社会大众。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兹将本技术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克服了现有常用的充气方式的气压杆的压力不够准确等缺点,从而更加实用。2、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减少,从而可大幅降低成本,符合成本效益,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3、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符合使用者对于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的需求,从而更为适于实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结构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克服了现有常用的充气方式的气压杆的压力不够准确等缺点。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的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2实施例的配置示意图。11氮气槽12调压阀13控制开关 14设置表15荷重元16充气室2气压杆 21气压管体211未封闭端 22杆体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的配置示意图。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主要包括待充气的气压杆2以及充气设备,该气压杆2主要是为一气压管体21及一杆体22;而该充气设备主要是设有氮气槽11、调压阀12、控制开关13、设置表14、荷重元15、充气室16等,其中该氮气槽11内储有高压氮气,而氮气槽11的出口是连结在调压阀12上,可藉由调压阀12调整氮气槽11氮气输出的流量,而控制开关13设置在调压阀12与充气室16之间,由控制开关13可关闭或开启氮气流入充气室16内,而控制开关13是由设置表14及荷重元15所控制,该设置表14可设置当荷重元承受一定压力时,便自动将控制开关13关闭,使氮气停止流入充气室16内。请再参阅图2所示,其是本技术气压杆的充气结构的配置示意图。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杆体22具有活塞(图中未示)的一端,由气压管体21未封闭端211伸入,而后将气压杆2固定,并使气压杆2的未封闭端211位于充气室16内,此时再操作设置表14,调整出气压杆2所需的压力值,便可开启控制开关13及调压阀使氮气槽11内的高压氮气充入充气室16与气压管体,由于杆体22上的活塞仅仅容易使气体单向流入气压管体21内,而不易由气压管体21内向外流出(这是一般气压杆的活塞结构原理,非本技术的重点所在,在此不再赘述),故当氮气逐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杆的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气压杆,一充气设备;其中所述气压杆(2)主要包括一气压管体(21)及一杆体(22),杆体(22)的一端伸入气压管体(21)未封闭端,气压杆2的未封闭端位于充气室(16)内;所述充气设备包括一气槽、一控制开关(13)、一设置表(14)、一荷重元(15)及一充气室(16),他们为互相依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