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体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用内衬层和充气轮胎技术

技术编号:717644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压体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用内衬层和充气轮胎。公开了一种多层体(1),所述多层体(1)通过将树脂膜层(D)(2)与橡胶状弹性体层(E)(3)经由粘合剂层(F)(4)接合来获得。所述树脂膜层(D)(2)包含由树脂组合物(C)组成的至少一层,其中将具有在23℃下的杨氏模量低于热塑性树脂(A)在23℃下的杨氏模量的柔软树脂(B)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A)组成的基质中。对于粘合剂层(F)(4),通过使用将基于每100质量份橡胶成分(G)为不少于0.1质量份的以下至少之一共混来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I):在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反应部分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H)和聚对二亚硝基苯,所述多层体(1)能具有在生产期间的良好加工性和优良的耐剥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压体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用内衬层、和使用该层压体或内衬层的充气轮胎,更特别地涉及具有良好的生产中的加工性和优良的耐剥离性的层压体,以及具有优良的气体阻挡性和耐挠曲性并且能降低轮胎重量同时改进在新制轮胎产品中和其行驶之后的内压保持性的充气轮胎用内衬层。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将使用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作为主要原料的橡胶组合物用于在轮胎内表面中作为空气阻挡层设置的内衬层,以保持内部胎压。然而,因为使用这类丁基类橡胶作为主要原料的此类橡胶组合物空气阻挡性低,所以,当将该橡胶组合物应用于内衬层时,要求内衬层的厚度为约1mm。因此,轮胎中内衬层所占的重量为约5%,当降低轮胎重量以改进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时,这是一个障碍。另一方面,已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下文可缩写为EV0H)气体阻挡性优良。因为 EVOH具有不大于上述内衬层用丁基类橡胶组合物空气透过量的百分之一的空气透过量,所以即使厚度不大于100 μ m,轮胎的内压保持性也能得到大幅改进,而且轮胎重量能够降低。尽管存在许多具有空气透过性低于丁基类橡胶空气透过性的树脂,但当空气透过性为丁基类内衬层的约十分之一时,改进内压保持性的效果仍然小,除非厚度超过100 μ m。 然而,如果厚度超过100 μ m时,降低轮胎重量的效果小,并且由于轮胎的弯曲变形导致内衬层破裂并在在内衬层中产生龟裂,因此变得难以保持阻透性能。相反,即使厚度不大于100 μ m时也可使用EV0H,以使得当其使用时,轮胎旋转期间的弯曲变形难以造成破裂和龟裂。因此,可以说将EVOH应用到充气轮胎用内衬层是有效的,以改进轮胎的内压保持性。例如,JP-A-H06-40207公开了包含由EVOH制得的内衬层的充气轮胎。然而,当将普通EVOH用作内衬层时,由于弯曲变形可能造成破裂和龟裂,这是因为与通常用于轮胎的橡胶相比,普通EVOH的弹性模量非常高,尽管其改进轮胎内压保持性的效果大。因此,在使用由EVOH制得的内衬层的情况下,在使用轮胎之前的内压保持性大幅提高,但在轮胎旋转期间经受弯曲变形的轮胎使用之后的内压保持性与使用之前相比可能有所降低。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式,JP-A-2002-52904公开了其中将包含60至99重量%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和1至40重量%疏水性增塑剂的树脂组合物施涂到内衬层的技术,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具有20至70摩尔%的乙烯含量和不小于85%的皂化度。此外,JP-A-2004-176048公开一项技术,其中将通过使1至50重量份环氧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用于内衬层,所述重量份基于具有25至50摩尔%乙烯含量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00重量份。与从常规EVOH制得的轮胎用内衬层相比,该内衬层具有更高的耐挠曲性,同时保持气体阻挡性。而且,在JP-A-2004-176048中公开的内衬层优选通过经由粘合剂层层压在由弹性体制得的辅助层上来使用,以改进轮胎的内压保持性。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即使应用JP-A-2004-176048中公开的技术时,仍存在改进内衬层的耐挠曲性的空间。本专利技术人已进行关于使用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膜层和橡胶状弹性体层的层压体的检测,发现在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膜层和橡胶状弹性体层之间的粘合性普遍低。因此,当将这种层压体用作内衬层时,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膜层变得易于从橡胶状弹性体层剥离。此时,仍存在改进层压体的耐剥离性的空间,这是因为即使应用JP-A-2004-176048 中公开的技术,在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膜层和橡胶状弹性体层之间的粘合性也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生产期间的加工性和优良的耐剥离性的层压体以及生产该层压体的方法。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优良的气体阻挡性和耐挠曲性并能降低轮胎重量的充气轮胎用内衬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使用该层压体或内衬层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人已经进行各种研究以实现上述目的,并发现当层压体通过经由粘合剂层接合树脂膜层与橡胶状弹性体层来形成时,将通过在其分子中具有不低于两个反应位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和聚对二亚硝基苯的至少之一配混入橡胶成分中而形成的粘合剂组合物应用到上述粘合剂层,由此获得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优良的耐剥离性的层压体。而且,本专利技术人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发现至少包含树脂组合物层的内衬层具有优良的气体阻挡性和耐挠曲性,以及在新制轮胎产品中和其行驶后的内压保持性优良的轮胎通过在轮胎中设置该内衬层获得,因此完成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树脂组合物中,将具有在23°C下的杨氏模量低于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23°C下的杨氏模量的柔软(soft resin)树脂分散入由通过使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反应获得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得的基质中。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体为通过将至少包含树脂组合物(C)层的树脂膜层(D)经由粘合剂层(F)接合至橡胶状弹性体层(E)而形成的层压体,在该树脂组合物(C)中,将具有在23°C下的杨氏模量低于热塑性树脂(A)在23°C下的杨氏模量的柔软树脂(B)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㈧制成的基质中,其中将基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G)不少于0. 1质量份的以下物质的至少之一配混而形成的粘合剂组合物(I)应用于所述粘合剂层(F),所述物质为在其分子中具有不低于两个反应位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H)和聚对二亚硝基苯。此时, 要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体中的树脂膜层(D)至少包含树脂组合物(C)层,其可以进一步包含另一层或可以仅由树脂组合物(C)层组成。而且,热塑性树脂(A)作为树脂组合物(C) 中的基质存在,其中基质的意思是指连续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层压体中,优选热塑性树脂(A)在23°C下的杨氏模量超过500MPa 且柔软树脂(B)在23°C下的杨氏模量不大于500MPa。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柔软树脂(B)具有与羟基起反应的官能团。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柔软树脂(B)的平均粒径不大于2μπι。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组合物(C)中的柔软树脂(B)的含量在10至30质量%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热塑性树脂(A)为通过使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反应获得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此时,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优选为25至50摩尔%。以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皂化度优选不低于90%。此外,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优选通过使基于100质量份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为1至50质量份的环氧化合物反应来获得。作为环氧化合物,优选提及缩水甘油或环氧丙烷。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组合物(C)在-20°C下的杨氏模量不大于1500MPa。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膜层(D)进一步包含由热塑性聚氨酯类弹性体制得的至少一层。此时,该聚氨酯类弹性体优选为聚醚类聚氨酯。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膜层(D)具有在201和65%冊下的氧透过系数不大于3. OX 10_12cm3/cm2 · sec · cmHg。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膜层(D)为交联的。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再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橡胶状弹性体层(E)包含不大于50质量%的丁基橡胶和/或卤化丁基橡胶作为橡胶成分。在本专利技术层压体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树脂膜层(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压体,所述层压体通过将至少包含树脂组合物(C)层的树脂膜层(D)经由粘合剂层(F)接合至橡胶状弹性体层(E)而形成,在所述树脂组合物(C)中,将具有在23℃下的杨氏模量低于热塑性树脂(A)在23℃下的杨氏模量的柔软树脂(B)分散于由热塑性树脂(A)制成的基质中,其中将通过基于100质量份橡胶成分(G)配混不小于0.1质量份的以下物质的至少之一形成的粘合剂组合物(I)应用于所述粘合剂层(F),所述物质为在其分子中具有不少于两个反应位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H)和聚对二亚硝基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原大辅加藤大辅高桥祐和中川大助矶山晃太渡边知行池田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