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弹性表面聚吡咯褶皱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功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弹性表面聚吡咯褶皱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性能功能材料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研究的核心,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发,开发智能材料、仿生材料等功能材料。材料的性质除了由内在的属性决定以外,其组成结构或形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材料内在的属性难以发生大的改变,因此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构筑独特的微纳结构来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化应用。褶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刚性材料克服挠曲应力形成的结构。基于仿生构筑的微纳褶皱结构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功能材料的制备当中。如超疏水材料、透明度可调光学薄膜材料、高效率光热转化材料以及柔性压阻材料等等。可见表面褶皱结构的存在能够显著改变材料的表面特性,同时带来特殊的电学、光学性能。然而,上述现有技术都是在薄膜中实现二维褶皱的制备,在纤维等曲面表面上的制备依然存在困难。此前虽然采用预拉伸工艺实现了曲面纤维一维褶皱的制备,但目前曲表面如纤维表面的二维褶皱的制备依然是一个工艺难题。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弹性体表面聚吡咯褶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1)将聚合物弹性基体置于具有吡咯的纯溶剂或与吡咯共溶的溶剂中进行溶胀;/n(2)将所得的溶胀聚合物弹性基体置入氧化剂的酸性水溶剂中进行反应;/n(3)将反应后的聚合物弹性基体完全解溶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弹性体表面聚吡咯褶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聚合物弹性基体置于具有吡咯的纯溶剂或与吡咯共溶的溶剂中进行溶胀;
(2)将所得的溶胀聚合物弹性基体置入氧化剂的酸性水溶剂中进行反应;
(3)将反应后的聚合物弹性基体完全解溶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弹性基体为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包括但不限于硅橡胶和热塑性聚氨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弹性基体形状为纤维或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吡咯共溶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三氯甲烷和二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岚,刘海州,邓智富,陈松,巫运辉,王萍萍,郑荣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