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682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乘梯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单元,根据乘梯请求接收单元输出的乘梯请求信号和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输出的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预设的变更条件是否成立,并输出判断结果;控制单元,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常规控制模式,并对电梯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和电梯运行状态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变更条件,并基于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模式进行选择和控制,从而改变某些实际应用场景中电梯的运行方式,进而显著提高电梯的乘客运送效率、缩短乘客的等候时间、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梯的电能消耗。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控制领域,具体属于一种以提高电梯性能(如提高电梯运送效率、缩短乘客等候时间等)为目的的电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下面几种情景:场景1,电梯轿厢停靠在某楼层等候乘客进入轿厢,当进入轿厢的乘客达到一定数量后,电梯轿厢因其剩余可搭乘空间变小而逐渐变得拥挤,此时电梯轿厢内的负载率等于设定的负载率(如80%)或者超过设定的负载率但并未满载。此时,如果层站上的候梯乘客仍要搭乘此趟电梯而利用层站上的上/下行按钮登记乘梯请求,电梯会忽略层站的登记信号而完成关门动作并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层站的乘客只能继续等待后续的响应电梯。场景2,一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后,电梯开始关门,此时又有乘客通过大楼门禁(可与电梯控制系统进行通讯)后向电梯所在位置靠近,但是当在后乘客距离电梯还有一定距离时,电梯已经完成关门并启动。在这种情况下,在后乘客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电梯离开,重新登记乘梯请求。单台电梯时,电梯完成前面的乘客运送后再返回原来的楼层响应在后乘客的乘梯请求;多台电梯时,在后乘客只能等待后续的其它电梯响应。场景3,电梯所在建筑的最高楼层为15楼,电梯当前处于上行且轿厢内有目的楼层为10楼和15楼的乘客,电梯到达10楼后轿厢开门,在10楼下梯的乘客离开轿厢。在电梯上行至10楼的过程中或者电梯停靠在10楼尚未重新启动前,如果10楼出现乘客登记下行乘梯请求,在常规控制模式下,电梯继续上行至15楼停靠,然后下行再次经过10楼时,电梯会在10楼停靠以便等候在10楼将要下行的乘梯进入轿厢。场景4,某一时刻,10楼乘客登记下行乘梯请求,为了响应10楼乘客的下行乘梯请求,电梯由1楼驶往10楼,到达10楼后电梯开门等候10楼乘客进入轿厢,由于响应10楼乘客的乘梯请求(即到达10楼后电梯开门等候10楼乘客进入轿厢)前,10楼以上的其它楼层没有任何乘梯请求信号,因此电梯接下来的运行方向为下行;但是,在电梯关闭启动前,出现了11楼的下行乘梯请求。在常规控制模式下,电梯首先将10楼乘客运送至目的楼层后,再返回11楼运送11楼乘客,这样电梯需要两次运行才能完成乘客运送。在前述这些场景中,电梯的常规控制模式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地运送乘客,从而导致在电梯性能的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如电梯运送效率、乘客的等候时间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可以通过适当改变电梯的常规控制方式以解决现有使用过程中电梯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乘梯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和所述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预设的变更条件是否成立,并输出判断结果;控制单元,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常规控制模式,并对电梯进行控制,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通过对电梯的常规控制模式进行改变以优化电梯性能的一种电梯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输出的所述判断结果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常规控制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告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为预设的所述变更条件成立或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时,向乘客告知所述变更条件的内容和/或所述变更控制模式的内容。较佳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询问单元,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变更条件成立时,其询问乘客是否同意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对电梯进行控制;回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对询问单元所提问题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输出的所述判断结果和/或所述回答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馈信息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常规控制模式。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告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反馈信息为同意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时,向乘客告知所述变更条件的内容和/或所述变更控制模式的内容。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变更条件为:条件A1,电梯轿厢的负载率等于设定的负载率或者超过设定的负载率但未满载;条件B1,电梯停靠在层站上且处于关门过程中;条件C1,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且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关门启动后的运行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指电梯在关门过程中再次开门等候,直至变更控制关门条件成立。所述变更控制关门条件是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乘客已全部进入电梯轿厢或所述电梯额外等候一设定的等候时间。进一步地,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为层站上的手动登记装置(如上下行按钮)。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变更条件为:条件A2,电梯停靠在层站上尚未启动;条件B2,电梯轿厢的负载率未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或者未满载;条件C2,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且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关门启动后的运行方向相同。其中,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指电梯保持门打开状态或再次开门等候,直至变更控制条件成立。所述变更控制条件是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乘客已全部进入电梯轿厢或所述电梯额外等候一设定的等候时间。进一步地,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是远离电梯停靠区域且能远距离提供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的装置(如电梯所在建筑物的出入口与电梯通讯的闸机、乘客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移动终端、位于层站或通道内且能检测乘客将要乘梯的视频识别装置)。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变更条件为:条件A3,电梯在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停靠;条件B3,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当前运行方向相反;条件C3,在电梯当前运行方向上,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的前方有待停靠楼层,且所述待停靠楼层的数量不超过第二阈值n,其中n≥1。较佳地,所述变更条件还包括:条件D3,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与所述待停靠楼层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阈值。其中,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指电梯提醒乘客进入电梯轿厢反向乘梯,并且电梯完成反向运行后再次运行经过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时直接越过该楼层而不停靠。进一步地,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在乘客进入轿厢后消除乘客对应的出发层站上的呼梯登记信息,并在电梯反向运行时保留乘客的目的楼层登记结果。在上述系统中,所述变更条件为:条件A4,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两个乘梯请求信号,且第二乘梯请求信号发生在电梯响应第一乘梯请求信号而停靠在所述第一乘梯请求信号所在楼层期间;条件B4,所述第一乘梯请求信号和所述第二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相同;条件C4,电梯由所述第一乘梯请求信号所在楼层到所述第二乘梯请求信号所在楼层的运行方向与所述第一乘梯请求信号或所述第二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相反。较佳地,所述变更条件还包括:条件D4,所述第一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与所述第二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n乘梯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n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n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和所述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预设的变更条件是否成立,并输出判断结果;/n控制单元,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常规控制模式,并对电梯进行控制,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通过对电梯的常规控制模式进行改变以优化电梯性能的一种电梯控制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乘梯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
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输出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和所述电梯运行状况获取单元输出的所述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判断预设的变更条件是否成立,并输出判断结果;
控制单元,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常规控制模式,并对电梯进行控制,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通过对电梯的常规控制模式进行改变以优化电梯性能的一种电梯控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询问单元,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变更条件成立时,其询问乘客是否同意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对电梯进行控制;
回答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乘客对询问单元所提问题的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输出的所述判断结果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常规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判断单元输出的所述判断结果和/或所述回答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反馈信息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常规控制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告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结果为预设的所述变更条件成立或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时,向乘客告知所述变更条件的内容和/或所述变更控制模式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告知单元,用于在所述反馈信息为同意选择变更控制模式或所述控制单元选择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时,向乘客告知所述变更条件的内容和/或所述变更控制模式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条件为:
条件A1,电梯轿厢的负载率等于设定的负载率或者超过设定的负载率但未满载;
条件B1,电梯停靠在层站上且处于关门过程中;
条件C1,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且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关门启动后的运行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指电梯在关门过程中再次开门等候,直至变更控制关门条件成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控制关门条件是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乘客已全部进入电梯轿厢或所述电梯额外等候一设定的等候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为层站上的手动登记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条件为:
条件A2,电梯停靠在层站上尚未启动;
条件B2,电梯轿厢的负载率未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或者未满载;
条件C2,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且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关门启动后的运行方向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控制模式是指电梯保持门打开状态或再次开门等候,直至变更控制条件成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控制条件是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乘梯请求信号对应的乘客已全部进入电梯轿厢或所述电梯额外等候一设定的等候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梯请求接收单元是远离电梯停靠区域且能远距离提供乘客的乘梯请求信号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条件为:
条件A3,电梯在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停靠;
条件B3,乘梯请求信号的乘梯方向与电梯当前运行方向相反;
条件C3,在电梯当前运行方向上,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的前方有待停靠楼层,且所述待停靠楼层的数量不超过第二阈值n,其中n≥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条件还包括:
条件D3,所述乘梯请求信号的所在楼层与所述待停靠楼层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