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凡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98504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井道区分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载区间,运载区间中设置有能够在运载区间中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梯箱,梯箱设置有朝向并贴紧所述分界面的换乘门,分布于同一个分界面两侧的换乘门能够在相对时被同步开启。换乘时,将需要换乘的两个相邻梯箱运行至换乘地点,使这两个梯箱分布于分界面两侧并且换乘门相对,此时分别打开两个梯箱的换乘门即可以让乘客进行换乘。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电梯系统能够根据相邻梯箱中乘客的目的地的来选择相应的换乘地点,因此换乘地点能够更加充分的考虑大部分乘客的换乘需求,是乘客能够更快速的抵达目的地,也进一步提高了井道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物越来越高,传统高速电梯的运载设计进入了瓶颈阶段,传统的设计方案往往存在着高占地面积、高耗能、低运载能力的现象。高层建筑物体量越大,则人流量就越大,需要配置的更多的电梯。电梯配置数量迅速增加之后,电梯所占用的面积占用了大楼实际的有效使用面积,而且随着电梯速度的提升,能耗惊人增加。例:一栋单层建筑面积5000㎡的60层写字楼,以5000㎡需要配置一部电梯为例,约需要60部电梯的设计配置,即使使用面分区层管理技术,也需要25部电梯,以每部电梯每层占地2.9*2.9=8.4㎡计算,也需要占房产面积为8.4*60*25=12615㎡,且如果设计成1000KG、4m/s速度的电梯,则总消耗功率达35KW*25=875KW,而且由于电梯设计属于每层都要停靠,需要频繁的加减速停层,只是简单的提高运行速度,对提高运载效率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和帮助,所以只能更多的增加电梯数量,因而占用了大楼的楼宇面积,且需要更大的能耗,以电梯轿厢与井道位置占比计算出井道实际有效利用率。如以5层的电梯为例,一个轿厢位置为一层计算,该电梯与井道有效利用率为20%;如以60层电梯计算,其井道有效利用率骤降至1.67%。由此可见,建筑物越高,电梯占用的楼宇面积越大,而提升的垂直交通的载客效率与占用面积是不成正比的。为此,有电梯系统提出采用换乘的方式来提高电梯井道的利用率,但是,目前的换乘方案都是需要在换乘平台进行换乘,而换乘平台的位置的固定的,无论梯箱中大部分乘客要抵达的地点离换乘平台的距离还有多远,只要改电梯不在其目的地点停靠,则乘客都需要到换乘平台换乘另一台电梯,这无疑会使的有些乘客无法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换乘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井道利用率,使大部分乘客能够尽可能快的抵达目的地的电梯系统。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井道区分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载区间,所述运载区间中设置有能够在运载区间中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梯箱,所述梯箱设置有朝向并贴紧运载区间的分界面的换乘门,分布于同一个分界面两侧的换乘门能够在相对时被同步开启。其中,所述梯箱设置有泊接门,所述泊接门在梯箱停靠于泊接楼层时可被打开。其中,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单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中的梯箱运行于所述井道的最低层和最高层之间。其中,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的梯箱能够停靠于所述井道穿过的所有泊接楼层并进行泊接。其中,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多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沿竖直方向区分为至少两个运载区段,每个运载区段中均设置有所述梯箱。其中,所述运载区段包括快速运载区段和泊接运载区段,所述快速运载区段中的梯箱进在快速运载区段的最高层和最低层停靠并泊接,所述泊接运载区段中的梯箱则能够停靠该区段穿过的所有泊接楼层并进行泊接。其中,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分为高层泊接运载区间和低层泊接运载区间两类,所述高层泊接运载区间的泊接运载区段设置于快速运载区段的上方,所述低层泊接运载区间的泊接运载区段设置与快速运载区段的下方。其中,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单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中的梯箱运行于所述井道的最低层和最高层之间,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与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相邻。其中,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分为高层泊接运载区间、中层运载区间和低层泊接运载区间三类,所述井道沿竖直方向分为高层区段、中高层区段、中层区段和低层区段,所述高层泊接运载区间中存在梯箱仅运行于高层区段、所述低层运载区间中存在梯箱仅运行于低层区段,所述中层运载区间的梯箱中一个运行于高层区段和中高层区段,另一个运行于中层区段和低层区段。其中,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单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中的梯箱运行于所述井道的最低层和最高层之间,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高层泊接运载区间、中层运载区间和低层泊接运载区间呈矩阵分布。其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在乘客进入梯箱时获取乘客的目标楼层,并综合根据当前井道中各个梯箱中乘客的目的地计算出最佳换乘位置,然后控制要进行换乘的梯箱运行至换乘位置并打开要进行换乘的梯箱的换乘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井道区分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载区间,所述运载区间中设置有能够在运载区间中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梯箱,所述梯箱设置有朝向并贴紧所述分界面的换乘门,分布于同一个分界面两侧的换乘门能够在相对时被同步开启。需要换乘时,将需要换乘的两个相邻梯箱运行至换乘地点,使这两个梯箱分布于分界面两侧并且换乘门相对,此时分别打开两个梯箱的换乘门即可以让乘客进行换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电梯系统能够根据相邻梯箱中乘客的目的地的来选择相应的换乘地点,因此换乘地点能够更加充分的考虑大部分乘客的换乘需求,是乘客能够更快速的抵达目的地,也进一步提高了井道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电梯系统的实施例1的平面投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电梯系统的实施例1的各个运载区间展开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电梯系统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1——A运载区间、 2——B运载区间、3——C运载区间、4——D运载区间、5——A电梯、6——B1电梯、7——B2电梯、8——C1电梯、9——C2电梯、10——D1电梯、11——D2电梯、12——泊接门、13——换乘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电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假设该电梯系统应用于60层高的高楼,如图1至图3所示,电梯井道沿竖直方向区分为四个运载区段,分别是:低层区段(1至15层)、中层区段(16至30层)、中高层区段(31至45层)和高层区段(46至60层),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依图3把电梯井道分为A运载区间1、B运载区间2、C运载区间3、D运载区间4这四个运载区间,分别设置A电梯5、B1电梯6、B2电梯7、C1电梯8、C2电梯9、D1电梯10、D2电梯11七部电梯,每部电梯配备一个梯箱。A电梯5为全程运行的电梯;B1、B2电梯7运行在B区投影面上,B1电梯6运行范围为低层分区段,B2电梯7运行范围为中层分区段、中高层分区段和高层分区段,B1与B2电梯7之间设有B2电梯7底坑与B1电梯6机房区;C1、C2电梯9运行在C区投影面上,C1电梯8运行范围为低层区段与中层区段,C2电梯9运行范围为中高层区段及高层区段,C1与C2电梯9之间设有C1电梯8机房区与C2电梯9底坑;D1、D2电梯11运行在D区投影面上, D1电梯10运行范围为低层分区段、中层区段及中高层分区段,D2电梯11运行范围为高层分区段,D1电梯10和D2电梯11之间设有D1电梯10机房及D2电梯11底坑机房。具体的,这些电梯均为背包架结构布局的电梯,其梯箱设置为三面开门,其中一个门是朝向泊接楼层的泊接门12,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井道区分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载区间,所述运载区间中设置有能够在运载区间中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梯箱,所述梯箱设置有朝向并贴紧运载区间的分界面的换乘门,分布于同一个分界面两侧的换乘门能够在相对时被同步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井道区分为至少两个相邻的运载区间,所述运载区间中设置有能够在运载区间中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梯箱,所述梯箱设置有朝向并贴紧运载区间的分界面的换乘门,分布于同一个分界面两侧的换乘门能够在相对时被同步开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箱设置有泊接门,所述泊接门在梯箱停靠于泊接楼层时可被打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单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中的梯箱运行于所述井道的最低层和最高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梯箱运载区间的梯箱能够停靠于所述井道穿过的所有泊接楼层并进行泊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区间包括多梯箱运载区间,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沿竖直方向区分为至少两个运载区段,每个运载区段中均设置有所述梯箱。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区段包括快速运载区段和泊接运载区段,所述快速运载区段中的梯箱进在快速运载区段的最高层和最低层停靠并泊接,所述泊接运载区段中的梯箱则能够停靠该区段穿过的所有泊接楼层并进行泊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梯箱运载区间分为高层泊接运载区间和低层泊接运载区间两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张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