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及座椅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75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转盘,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底座中心孔,转盘的中部开设有与底座中心孔对应的转盘中心孔,转盘的外缘具有朝向底座弯折的外缘折边,转盘中心孔的边缘设置有朝向底座弯折的中心孔折边,转盘的底部形成朝向底座的环状U型槽,转盘的底部还扣设有使转盘的内部形成封闭空腔的加强盘,且加强盘的中部设置有与转盘中心孔对应的加强盘中心孔。相比于平面型的转盘而言,内部具有封闭空腔的转盘的强度得以提高;相比于通过增厚转盘而提高强度的方案而言,在相同的强度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转盘和加强盘的厚度可以做的更小,整个座椅旋转机构的重量更小,这有利于整车重量的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座椅。

Car seat and seat rot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及座椅旋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设计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座椅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对汽车座椅的功能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能够进行旋转的汽车座椅就是目前用户对于汽车座椅功能性的主要诉求之一,旋转座椅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车内乘客的交互性,让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便捷舒适。目前市面上的座椅旋转机构通常是有底座和转盘构成,底座和转盘之间为通过保持架固定的滚珠。由于目前的转盘基本上为一个平面盘状结构,其在承受较大负荷并进行颠簸蠕动时,非常容易出现结构变形,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零件厚度,但是这一方面增大了座椅旋转机构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还与目前降低整车重量节省能耗的生产要求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种座椅旋转机构,以便能够在增强转盘强度的同时,还能够使座椅旋转机构具有较低的重量和较低的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座椅旋转机构的汽车座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旋转机构,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09)和与所述底座(109)转动连接的转盘(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9)的中部开设有底座中心孔,所述转盘(103)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底座中心孔对应的转盘中心孔,所述转盘(103)的外缘具有朝向所述底座(109)弯折的外缘折边,所述转盘中心孔的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底座(109)弯折的中心孔折边,所述转盘(103)的底部形成朝向所述底座(109)的环状U型槽,所述转盘(103)的底部还扣设有使所述转盘(103)的内部形成封闭空腔的加强盘(107),且所述加强盘(107)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转盘中心孔对应的加强盘中心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旋转机构,包括底座(109)和与所述底座(109)转动连接的转盘(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9)的中部开设有底座中心孔,所述转盘(103)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底座中心孔对应的转盘中心孔,所述转盘(103)的外缘具有朝向所述底座(109)弯折的外缘折边,所述转盘中心孔的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底座(109)弯折的中心孔折边,所述转盘(103)的底部形成朝向所述底座(109)的环状U型槽,所述转盘(103)的底部还扣设有使所述转盘(103)的内部形成封闭空腔的加强盘(107),且所述加强盘(107)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转盘中心孔对应的加强盘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盘(107)包括分别与所述外缘折边和所述中心孔折边相接触的两个托边,以及位于所述两个托边之间并朝向所述U型槽的腔体内凸起的环状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盘(102),所述压盘(102)包括穿过所述转盘中心孔和所述加强盘中心孔并与所述底座(109)固定相连的支撑筒,和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并将所述转盘(103)与所述底座(109)压紧的外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与所述转盘(103)之间以及所述加强盘(107)与所述底座(109)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减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磨件为减磨片,所述减磨片包括金属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基板上的润滑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转盘(103)之间还安装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塑料垫圈(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王聪王秀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嘉麦格纳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