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贞绎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16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残液处理装置。包括角阀及与角阀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内部颈孔下端的喷嘴、喷嘴下部配接的管体,所述角阀内部颈孔长度为12-14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吸残效果理想,尤为适用于新液化气钢瓶配合安装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残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公开了专利号为02257486.7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及与角阀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内部颈孔下端的喷嘴,喷嘴设有喷口、气室、导气孔、导液孔,喷嘴下部配接有管体,管体下部配接有液相导管,导管与底座之间通过调节弹簧联接。但仍存在着由于广为使用的液化气钢瓶角阀内部颈孔长短不一,如颈孔过短时,吸残装置插装方位变化,导致不能形成大角度扩散气流及负压空间,从而影响吸残效果,甚至无法实现吸残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角阀的内部颈孔长度为12-14毫米,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为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1及与角阀1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1内部颈孔2下端的喷嘴3、喷嘴3下部配接的管体4,所述角阀1内部颈孔2长度为12-14毫米。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还有所述角阀1下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5,定位凸台5与角阀1固定联接,管体4上部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置有定位片6,在定位片6与定位凸台5上端之间设置有压簧7。所述定位凸台5为一空心螺栓,该空心螺栓与角阀1下部内壁螺纹联接,空心螺栓与角阀1下端面之间设有弹簧垫圈8。所述定位凸台5为与角阀1下部内壁一体成型成环状分布的凸沿。所述管体4与定位凸台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片9,定位片9卡置于管体4外壁相对应位置开设的凹槽内。所述颈孔2下端开口为与喷嘴3上表面相对应的喇叭口状。所述颈孔2下端喇叭状开口与颈孔2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颈孔2底端至角阀1下端的距离为20-40毫米。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将角阀1内部颈孔2长度确定为12-14毫米,加长了气流长度,使在喷嘴3上方的气流偏心很小,吸残器在各个方位装入钢瓶内都有较均衡的吸残量;角阀1下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5,定位凸台5与角阀1固定联接,管体4上部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置有定位片6,在定位片6与定位凸台5上端之间设置有压簧7,避免了吸残器更换时组件易松散的缺陷;颈孔2下端开口为与喷嘴3上表面相对应的喇叭口状,增强了颈孔2下部开口与喷嘴3的气密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吸残效果理想,尤为适用于新液化气钢瓶配合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凸台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角阀1内部颈孔2长度为12毫米,颈孔2底端至角阀1下端的距离为40毫米,定位凸台5为一空心螺栓,压簧7为锥形弹簧,其余结构如前所述。如图2所示,定位凸台5为与角阀1下部内侧一体成型成环状分布的凸沿,其余结构如前所述。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1)及与角阀(1)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1)内部颈孔(2)下端的喷嘴(3)、喷嘴(3)下部配接的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阀(1)内部颈孔(2)长度为12-14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阀(1)下部内壁设有定位凸台(5),定位凸台(5)与角阀(1)固定联接,管体(4)上部外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置有定位片(6),在定位片(6)与定位凸台(5)上端之间设置有压簧(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5)为一空心螺栓,该空心螺栓与角阀(1)下部内侧壁螺纹联接,空心螺栓与角阀(1)下端面之间设有弹簧垫圈(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5)为与角阀(1)下部内侧壁一体成型成环状分布的凸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与定位凸台(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片(9),定位片(9)卡置于管体(4)外壁相对应位置开设的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孔(2)下端开口为与喷嘴(3)上表面相对应的喇叭口状。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孔(2)下端喇叭状开口与颈孔(2)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孔(2)底端至角阀(1)下端的距离为40-4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残液处理装置。包括角阀及与角阀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内部颈孔下端的喷嘴、喷嘴下部配接的管体,所述角阀内部颈孔长度为12-14毫米。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吸残效果理想,尤为适用于新液化气钢瓶配合安装使用。文档编号F17C7/00GK2771620SQ20052002367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黄贞绎 申请人:黄贞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1)及与角阀(1)装接的吸残装置,吸残装置包括弹性顶装于角阀(1)内部颈孔(2)下端的喷嘴(3)、喷嘴(3)下部配接的管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阀(1)内部颈孔(2)长度为12-14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贞绎
申请(专利权)人:黄贞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