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36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包括互相拼接而成的各个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缘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一凹槽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缘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二凹槽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的四周皆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扣设有扣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创新性的采用了拼接式模具本体,通过将不同的模具本体如积木般拼接,即可完成模具本体尺寸的变换,使得模具本体的通用性增强,并且极大的降低了管理和储存成本。

Mould for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用模具,具体是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混凝土构件模具,构件模具,六角水库护坡模具,桥梁盖板模具,城市道路侧石,水泥构件模具,水泥制品构件模具。然而目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模具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且针对不同尺寸的预制构件,需要订制相应规格的模具,而各个施工项目采用的预制构件尺寸各不相同,模具的通用性差导致模具的使用率低,模具成本居高不下,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需要专门的仓库去存放使用率不高的模具,增加了管理和储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包括互相拼接而成的各个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缘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缘与第一凹槽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缘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二凹槽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的四周皆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扣设有与开口相配合的扣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具本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出第一滑槽且第一滑块可沿第一滑槽进行直线运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二滑块,各个第二滑块的下方一一对应设置有第二滑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三个第二滑槽呈水平布置,且各个第二滑槽的两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扣盖向内延伸出斜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扣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创新性的采用了拼接式模具本体,通过将不同的模具本体如积木般拼接,即可完成模具本体尺寸的变换,使得模具本体的通用性增强,并且极大的降低了管理和储存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模具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模具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扣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包括互相拼接而成的各个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缘11,所述模具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缘11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缘11与第一凹槽12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缘13,所述模具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缘13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凸缘13与第二凹槽14之间为过渡配合,当需使用不同尺寸的模具本体1时,通过积木般的拼接多个模具本体1,直到拼接后的模具本体1与所需的模具本体1的尺寸相同,接着停止拼接模具本体1,从而实现模具本体1尺寸的变换,所述模具本体1的四周皆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上扣设有与开口15相配合的扣盖16,所述扣盖16向内延伸出方便固定的斜板18,所述扣盖1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增加扣盖16外侧摩擦力的凹槽19,当从开口15中拔出扣盖16时,只需将手放入凹槽19中,接着向外用力,即可轻松的将扣盖16从开口15中拔出。考虑到对模具本体1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出第一滑槽21且第一滑块17可沿第一滑槽21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二滑块22,各个第二滑块22的下方一一对应设置有第二滑槽3,三个第二滑槽3呈水平布置,且各个第二滑槽3的两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实际使用时,只需通过移动支撑板2在第二滑槽3上的位置,即可完成模具本体1在第二滑槽3上铅垂方向位置的变换,并且通过调节第一滑块17的位置实现模具本体1在支撑板2长度方向位置的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中创新型的采用了拼接式的模具本体1,通过将不同的模具本体1如积木般拼接,即可完成模具本体1尺寸的变换,使得模具本体1的通用性增强,并且极大的降低了管理和储存成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拼接而成的各个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缘(11),所述模具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缘(11)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缘(11)与第一凹槽(12)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缘(13),所述模具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缘(13)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凸缘(13)与第二凹槽(14)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1)的四周皆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上扣设有与开口(15)相配合的扣盖(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拼接而成的各个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缘(11),所述模具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缘(11)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缘(11)与第一凹槽(12)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缘(13),所述模具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凸缘(13)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凸缘(13)与第二凹槽(14)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模具本体(1)的四周皆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上扣设有与开口(15)相配合的扣盖(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预制构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冠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县美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