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27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卷收器定位工装、附件固定工装,还包括织带防翻转机构,织带防翻转机构设置在卷收器定位工装与附件固定工装之间,织带防翻转机构包括一基座以及挡板,基座上开设有织带引导槽,挡板局部覆盖织带引导槽的槽口,且挡板的前端或者后端与基座之间设有与织带引导槽导通的间隙,挡板的左端部为用于引导翻转织带侧移出织带引导槽的弧形引导部;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存有织带的光电传感器。本专利增设有织带防翻转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少织带翻转导致的附件的反穿的问题的发生。

Seat belt accessories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带的生产工序中织带穿设附件是必不可少的工序。附件包括织带导向套、导向件以及锁舌。目前汽车安全带装配装置的装配流程是,作业员将附件放入附件固定工装内,再将卷收器放在卷收器定位工装上,将卷收器上的织带穿过附件,作业员人工交接给下一道作业员缝纫固定片。现有的安全带装配装置不存有织带防翻转机构,容易存在穿反织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解决现有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存在穿反织带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卷收器定位工装、附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带防翻转机构,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卷收器定位工装与所述附件固定工装之间,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包括一基座以及挡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左端、右端以及上端均开口的织带引导槽,所述挡板局部覆盖所述织带引导槽的槽口,且所述挡板的前端或者后端与基座之间设有与所述织带引导槽导通的间隙;所述织带引导槽与所述挡板围成用于穿过织带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纵向宽度大于织带的厚度,且差值不大于2mm,所述织带引导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织带的宽度,且差值不大于8mm;所述挡板的左端部为用于引导翻转织带侧移出织带引导槽的弧形引导部;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存有织带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上。本专利通过在传统的卷收器定位工装以及附件固定工装之间增设有织带防翻转机构,可以有效的减少织带翻转导致的附件的反穿的问题的发生。装配时,将卷收器固定在卷收器定位工装上后,先将织带穿入织带防翻转机构,若织带穿反则织带无法完全穿入防翻转工装的通道,此时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弧形引导部下方不存有织带,也就是表明织带穿反,如若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弧形引导部下方存有织带,表明织带并未反穿。便于织带反穿及时发现。光电传感器引出一接线端子。便于通过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获知织带是否反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附件固定工装的右方设有织带夹紧机构;所述织带夹紧机构包括一支撑织带的支撑块、下压织带的压块以及用于驱动压块上下运动的气缸,所述支撑块以及所述压块上下设置;所述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块相连;以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压块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织带穿过的通道;所述织带夹紧机构的任意一侧安装有一用于放置卷收器的物料盒。当织带穿入附件后,则将织带继续穿入织带夹紧机构,然后织带夹紧机构将夹紧织带,作业员取出卷收器,并放置在物料盒内。本专利通过织带夹紧机构,便于实现织带的固定,防止织带的翻转,并且通过织带夹紧机构,能够不需要等待下一工位完成,可以在织带夹紧工装夹紧织带后,继续下一件的附件装配,从而降低节拍,避免织带在下一个工位穿反的质量缺陷,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后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右端是一从左至右倾斜向下的斜面。便于下道工作人员拿取织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织带夹紧机构的右方设有用于缝纫固定片的缝纫工位。便于进行固定片的缝纫。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电传感器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红外发光装置以及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发光装置与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引导部与所述基座上。便于探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有织带。或者,所述光电传感器是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卷收器定位工装、附件固定工装、织带防翻转机构均安装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的后端设有用于放置附件的置物台。便于附件安装在附件固定工装后,进行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前视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挡板的一种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光电传感器处的剖视图。图中:1为卷收器定位工装,2为织带防翻转机构,3为附件固定工装,4为织带夹紧机构,5为缝纫工位,6为物料盒,7为光电传感器,21为基座,22为挡板,31为第一固定工装,32为第二固定工装,33为第三固定工装,41为支撑块,42为压块,43为斜面,71为红外接收装置,72为红外发射装置,211为织带引导槽,221为弧形引导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5,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卷收器定位工装1、织带防翻转机构2、附件固定工装3。织带防翻转机构2设置在卷收器定位工装1与附件固定工装3之间,织带防翻转机构2包括一基座21以及挡板22,基座21上开设有左端、右端以及上端均开口的织带引导槽,挡板22局部覆盖织带引导槽211的槽口,且挡板22的前端与基座21之间设有与织带引导槽211导通的间隙;织带引导槽211与挡板22围成用于穿过织带的通道,通道的纵向宽度大于织带的厚度,且差值不大于2mm,织带引导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织带的宽度,且差值不大于8mm;挡板22的左端部为用于引导翻转织带侧移出织带引导槽的弧形引导部221;还包括用于检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存有织带的光电传感器7,光电传感器安装在织带防翻转机构上。光电传感器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红外发光装置72以及红外接收装置71;红外发光装置72与红外接收装置71分别设置在弧形引导部与基座21上。光电传感器可以选取欧姆龙型号为E3T-ST13。光电传感器引出接线端子。便于通过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获知织带是否反穿。光电传感器连接一处理器,处理器连接一报警装置。处理器可以是单片机系统。便于对织带翻转进行及时报警,避免后续工序的进行,造成产品的不良。报警装置可以是显示屏。附件固定工装3的右侧还可以安装有一织带夹紧机构4,织带夹紧机构4包括一支撑织带的支撑块41、下压织带的压块42以及用于驱动压块42上下运动的气缸,支撑块41以及压块42上下设置;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支撑块41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压块42相连;以支撑块41与压块42之间的间隙作为用于织带穿过的通道;织带夹紧机构4的任意一侧安装有一用于放置卷收器的物料盒6。在织带穿入附件前,通过先将织带穿入防翻转工装,若织带穿反则织带无法完全穿入防翻转工装,光电传感器会识别出织带穿反。若织带穿反则织带无法完全穿入防翻转工装的通道,此时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弧形引导部下方不存有织带,也就是表明织带穿反,如若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弧形引导部下方存有织带,表明织带并未反穿。便于织带反穿及时发现。当织带穿入附件后,则将织带继续穿入织带夹紧机构4,然后织带夹紧机构4将夹紧织带,作业员取出卷收器,并放置在物料盒6内。挡板22与基座2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卷收器定位工装、附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带防翻转机构,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卷收器定位工装与所述附件固定工装之间,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包括一基座以及挡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左端、右端以及上端均开口的织带引导槽,所述挡板局部覆盖所述织带引导槽的槽口,且所述挡板的前端或者后端与基座之间设有与所述织带引导槽导通的间隙;/n所述织带引导槽与所述挡板围成用于穿过织带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纵向宽度大于织带的厚度,且差值不大于2mm,所述织带引导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织带的宽度,且差值不大于8mm;/n所述挡板的左端部为用于引导翻转织带侧移出织带引导槽的弧形引导部;/n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存有织带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卷收器定位工装、附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织带防翻转机构,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卷收器定位工装与所述附件固定工装之间,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包括一基座以及挡板,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左端、右端以及上端均开口的织带引导槽,所述挡板局部覆盖所述织带引导槽的槽口,且所述挡板的前端或者后端与基座之间设有与所述织带引导槽导通的间隙;
所述织带引导槽与所述挡板围成用于穿过织带的通道,所述通道的纵向宽度大于织带的厚度,且差值不大于2mm,所述织带引导槽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织带的宽度,且差值不大于8mm;
所述挡板的左端部为用于引导翻转织带侧移出织带引导槽的弧形引导部;
还包括一用于检测弧形引导部下方是否存有织带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织带防翻转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附件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固定工装的右方设有织带夹紧机构;
所述织带夹紧机构包括一支撑织带的支撑块、下压织带的压块以及用于驱动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超王立群曹玥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