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077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二个以上的出泡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且二个以上的出泡环对称设置,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膜装置由多个出泡环构成,出泡环内设有蓄水槽且呈喇叭状,可较好的储蓄泡液,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大且有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泡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
技术介绍
连续产生泡泡的电动泡泡机通常可以作为日常玩具或者烘托舞台效果、聚会气氛等的装置。目前,在此类装置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一般都是利用边缘部分布置有若干小孔的成膜装置不断旋转,在储液部件中蘸取泡液,并用电动风扇向成膜装置送风以吹出所需的泡泡。这些电动泡泡机均是简单地利用电动风扇直接向成膜装置送风,因而风力分散,不利于泡泡的产生。而且成膜装置的出泡腔为简单的直筒状,蘸附的泡液少,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小且没有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蘸附的泡液多、形成泡泡直径较大并且能吹出弹力泡泡的出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出泡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泡环的中央具有出泡腔,该出泡腔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构成,直壁腔体的形状呈直筒状,喇叭腔体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出泡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泡环的中央具有出泡腔,该出泡腔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构成,直壁腔体的形状呈直筒状,喇叭腔体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三个出泡环和三个连接板,三个出泡环等角度设置且分别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的衔接位置尺寸形状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泡环喇叭腔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蓝帽子互动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