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07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二个以上的出泡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且二个以上的出泡环对称设置,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膜装置由多个出泡环构成,出泡环内设有蓄水槽且呈喇叭状,可较好的储蓄泡液,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大且有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泡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
技术介绍
连续产生泡泡的电动泡泡机通常可以作为日常玩具或者烘托舞台效果、聚会气氛等的装置。目前,在此类装置中采用的技术方案一般都是利用边缘部分布置有若干小孔的成膜装置不断旋转,在储液部件中蘸取泡液,并用电动风扇向成膜装置送风以吹出所需的泡泡。这些电动泡泡机均是简单地利用电动风扇直接向成膜装置送风,因而风力分散,不利于泡泡的产生。而且成膜装置的出泡腔为简单的直筒状,蘸附的泡液少,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小且没有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蘸附的泡液多、形成泡泡直径较大并且能吹出弹力泡泡的出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出泡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泡环的中央具有出泡腔,该出泡腔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构成,直壁腔体的形状呈直筒状,喇叭腔体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衔接。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三个出泡环和三个连接板,三个出泡环等角度设置且分别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侧壁连接。所述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的衔接位置尺寸形状一致。所述的出泡环喇叭腔体的外沿具有一条环绕全周的凸沿,以防止泡泡被吹破。所述的出泡环直壁腔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所述的壳体上开设有出泡口和向上出风管道,向上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位于壳体出泡口的下方。在所述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的侧壁上皆沿纵向开设多个蓄水槽,以增加泡液的储水量。所述的蓄水槽由相邻的筋条构成,多根筋条构成多个蓄水槽。本技术还包括两个送风管道和两个风轮;所述的两个送风管道皆安装在壳体内,出泡电机给两个风轮提供动力且风轮安装在送风管道的内端,其中一个送风管道与向上出风管道的内端相对,以便通过送风管道与向上出风管道送风。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成膜装置由多个出泡环构成,出泡环内设有蓄水槽且呈喇叭状,可较好的储蓄泡液,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大,出泡成型更均匀,同时,吹出的泡泡弹力更强,并且可以同时吹出弹力泡泡和普通泡泡。本技术采用双出风口,成膜与泡泡向上的吹风的动力分开,在壳体前端增加一个向上的风口,通过底部风轮鼓动空气沿着风道向上,为泡泡提供向上飞扬的动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成膜装置的正向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成膜装置的反向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成膜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包括壳体1、出泡电机2、出泡传动机构3、成膜装置4、转轴5、两个送风管道6和两个风轮7。所述的壳体1上开设有出泡口11和向上出风管道12,向上出风管道12的出风口位于壳体1出泡口11的下方。所述的出泡电机2和出泡传动机构3皆安装在壳体1内,成膜装置4的中央通过转轴5与出泡传动机构3连接,出泡传动机构3与出泡电机2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4位于壳体1出泡口11处;所述的成膜装置4包括三个出泡环41、三个连接板42、转动座43。所述的三个出泡环41分别通过连接板42与转动座43侧壁连接且三个出泡环41等角度设置,转动座43的中部与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送风管道6皆安装在壳体1内,出泡电机2给两个风轮7提供动力,风轮7安装在送风管道6的内端,其中一个送风管道6与向上出风管道12的内端相对,以便通过送风管道6与向上出风管道12送风。所述的出泡传动机构3为一个齿轮组。如图3-图5所示,所述的出泡环41的中央具有出泡腔411,该出泡腔411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412和喇叭腔体413构成,直壁腔体412的形状呈直筒状,该直壁腔体4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四边形;喇叭腔体413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413的小端与直壁腔体412衔接且衔接位置尺寸形状一致,实现泡泡的顺滑过渡;在直壁腔体412和喇叭腔体413的侧壁上皆沿纵向开设多个蓄水槽4121、4131,以增加液体的储水量,该蓄水槽4121、4131是由相邻的筋条构成,多根筋条构成多个蓄水槽4121、4131。所述的出泡环41喇叭腔体413的外沿具有一条环绕全周的凸沿414,以防止泡泡被吹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出泡环41内的蓄水槽4121、4131,可较好的储蓄泡液;呈喇叭状的出泡环41可形成的泡泡直径较大,弹性好;出泡环41上的凸沿414,可防止泡泡被吹破;壳体1上的向上出风管道12的出风口可将出泡口11上的泡泡向上吹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出泡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泡环的中央具有出泡腔,该出泡腔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构成,直壁腔体的形状呈直筒状,喇叭腔体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泡电机、出泡传动机构、成膜装置、转轴;所述的出泡电机和出泡传动机构皆安装在壳体内,成膜装置的中央通过转轴与出泡传动机构连接,出泡传动机构与出泡电机输出轴连接,成膜装置位于壳体出泡口处;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的出泡环、至少一个的连接板、转动座,出泡环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连接,转动座的中部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出泡环的中央具有出泡腔,该出泡腔由相互连通的直壁腔体和喇叭腔体构成,直壁腔体的形状呈直筒状,喇叭腔体的形状呈喇叭状,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装置包括三个出泡环和三个连接板,三个出泡环等角度设置且分别通过连接板与转动座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腔体的小端与直壁腔体的衔接位置尺寸形状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泡泡机的出泡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泡环喇叭腔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蓝帽子互动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