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及其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16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虫草培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及其培育方法,所述蛹虫草由蛹虫草菌株感染黑水虻虫蛹培育而成,其黑水虻虫蛹体呈黑色或棕褐色,体表略带橙黄色的菌丝,子实体为棒形或多分枝状,橙黄色的,单个或多条丛生于黑水虻虫蛹体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先得到用于接种感染的菌株滤液,然后选取人工饲料净化后健壮的黑水虻幼虫作为寄主备用,将菌株滤液注入黑水虻幼虫后培育得到感染僵化尚未发菌的虫体,最后继续培育获得成熟蛹虫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及其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虫草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亦称北虫草,是子囊菌门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主要以鳞翅目昆虫为寄主,通过不同方式侵染昆虫幼体,经过不断的生长发育突破昆虫体表而形成的一种真菌与虫体外壳共存的虫菌复合体,是一类具有显著滋补功效的药食同源真菌。蛹虫草作为传统中草药材,我国人民对其药用价值早有认识,在《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中都对蛹虫草有所记载。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渐重视,蛹虫草被发现在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保护肝肾及呼吸系统、清除人体内自由基、调节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都可以起到作用。蛹虫草在功能食品和医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和新资源食品。近年来,以鳞翅目经济昆虫家蚕幼虫为寄主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技术不断成熟,也有一些使用鞘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作为寄主的文献公开。黑水虻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昆虫,虫体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干重达30%以上)、蛋白质(干重达45%以上)、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其脂肪酸组成也较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亚麻酸,是低胆固醇食品的潜在来源,是如今常见的经济昆虫之一。由于黑水虻的营腐特性,常规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若直接用于人工栽培蛹虫草的寄主,感染僵化率和出草率都较低,且蛹虫草子实体短小,不均匀,因而目前还未有报道使用黑水虻虫蛹作为寄主来培育蛹虫草。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杂菌污染率低,感染僵化率、出草率高且稳定的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及其培育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所述蛹虫草由蛹虫草菌株感染黑水虻虫蛹培育而成,其黑水虻虫蛹体呈黑色或棕褐色,体表略带橙黄色的菌丝,子实体为棒形或多分枝状,橙黄色的,单个或多条丛生于黑水虻虫蛹体表。优选地,所述蛹虫草菌株Cordycepsmilitari的保藏号为CICC14013。优选地,所述黑水虻虫蛹体长度为2-3cm,子实体长度3-5cm,每个蛹虫草重量为0.5-1.2g。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蛹虫草菌株经多级菌株扩培,将培养得到的液体菌株过滤,得到用于接种感染的菌株滤液;S2:选择6龄中后期健康黑水虻幼虫,通风条件下连续给黑水虻人工饲料饲养2天后断食,及时去除排泄物,选取健壮的黑水虻幼虫作为寄主备用;S3:将S1得到的菌株滤液经稀释后注入S2选取的黑水虻幼虫的体内;注射完成后立即将虫体放在竹筛匾,通风条件下培养3天后,用纱网盖住,通风条件下继续培养4-5天,待95%以上虫体被感染僵化后,收集整理感染僵化尚未发菌的虫体;S4:将感染僵化尚未发菌的虫体置于无菌透明塑料盒中进行保湿光/暗交替培养,获得成熟蛹虫草。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的多级菌株扩培为,将0.5-0.7cm见方大小的蛹虫草菌株斜面母种接种于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活化7-8天后,无菌操作下,将所述固体平板培养基均匀分割成0.5-0.7cm见方大小,取10-18块及时接种于1-1.5L液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温度20-25℃下静置培养2d,第3天开始振荡培养,每12小时振荡3-4h,振荡速度100-150r/min,第7天在120lx光照强度下培养1天,过滤除去菌丝,获得菌株滤液。优选地,所述蛹虫草斜面母种为蛹虫草菌株Cordycepsmilitari(保藏号为CICC14013);活化后,经过黑水虻虫粉复壮后备用;所述固体平板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马铃薯块25重量份、蔗糖2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0.3重量份、黑水虻虫粉3重量份、琼脂粉1.5重量份、KH2PO40.15重量份、MgSO40.05重量份和水100重量份;添加液体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马铃薯块25重量份、蔗糖2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0.45重量份、黑水虻虫粉4重量份、KH2PO40.2重量份、MgSO40.1重量份、维生素B10.01重量份和水100重量份;所述黑水虻虫粉由6龄黑水虻幼虫经微波干燥至含水4%以下,经粉碎后过40目筛制得。上述固体、液体培养基制备过程为先将25重量份马铃薯块放入100重量份水中煮汁,在煮汁时加入其他组分,加热溶解后补足蒸发掉的水分,分装灭菌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饲养时的温度为20~32℃,相对湿度60~70%;所述人工饲料成分为:桑叶粉10-30重量份、豆粕粉30-50重量份、玉米粉10-30重量份、复合维生素2.5重量份、柠檬酸2.5重量份、矿物质2.5重量份和防腐剂2.5重量份;所述每个黑水虻幼虫每天的人工饲料喂食量为0.5-1.0g,与其每个黑水虻幼虫体重大致相当。优选地,菌株滤液经稀释后OD600控制在0.2-1.0之间,然后每个黑水虻幼虫注入0.05ml~0.15ml经稀释后的菌株滤液。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保湿光/暗交替培养为:首先放置在温度20℃~28℃、相对湿度60%~70%的黑暗环境下培养7~10天;再转入光强为80~350lx,控制白天温度20~25℃、夜晚温度16~20℃,相对湿度70~75%的条件下培养5~6天;之后在通风条件下,转入光强为250~350lx,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培养40~50天。优选地,所述通风条件为使用新风机热回收强制换气,换气量为每小时换气100%-2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双翅目水虻科黑水虻幼虫抗病性强、营养丰富、成本低等优势培育蛹虫草,适合规模化生产。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有利于黑水虻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综合利用附加值,开发前景广阔。2.本专利技术在接种前经人工饲料及断食,有利于净化黑水虻腔肠,减少腔肠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使黑水虻虫体接种蛹虫草菌后,感染僵化稳定,出草率高,并且防止得到的蛹虫草存在对健康有威胁的病原微生物。3.本专利技术在蛹虫草菌株扩培中通过往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添加黑水虻虫粉,能在扩培环节让蛹虫草菌株提前适应黑水虻虫的一些营养特性,便于后续在蛹虫草在虫蛹体内繁殖。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由蛹虫草菌株感染黑水虻虫蛹培育而成,其黑水虻虫蛹体呈黑色或棕褐色,体表略带橙黄色的菌丝,子实体为棒形或多分枝状,橙黄色的,单个或多条丛生于黑水虻虫蛹体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由蛹虫草菌株感染黑水虻虫蛹培育而成,其黑水虻虫蛹体呈黑色或棕褐色,体表略带橙黄色的菌丝,子实体为棒形或多分枝状,橙黄色的,单个或多条丛生于黑水虻虫蛹体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蛹虫草菌株Cordycepsmilitari的保藏号为CICC14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蛹虫草,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水虻虫蛹体长度为2-3cm,子实体长度3-5cm,每个蛹虫草重量为0.5-1.2g。


4.一种以黑水虻虫蛹为寄主培育的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原料蛹虫草菌株经多级菌株扩培,将培养得到的液体菌株过滤,得到用于接种感染的菌株滤液;
S2:选择6龄中后期健康黑水虻幼虫,通风条件下连续给黑水虻人工饲料饲养2天后断食,及时去除排泄物,选取健壮的黑水虻幼虫作为寄主备用;
S3:将S1得到的菌株滤液经稀释后注入S2选取的黑水虻幼虫的体内;注射完成后立即将虫体放在竹筛匾,通风条件下培养3天后,用纱网盖住,通风条件下继续培养4-5天,待95%以上虫体被感染僵化后,收集整理感染僵化尚未发菌的虫体;
S4:将感染僵化尚未发菌的虫体置于无菌透明塑料盒中进行保湿光/暗交替培养,获得成熟蛹虫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多级菌株扩培为,将0.5-0.7cm见方大小的蛹虫草菌株斜面母种接种于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活化7-8天后,无菌操作下,将所述固体平板培养基均匀分割成0.5-0.7cm见方大小,取10-18块及时接种于1-1.5L液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温度20-25℃下静置培养2d,第3天开始振荡培养,每12小时振荡3-4h,振荡速度100-150r/min,第7天在120lx光照强度下培养1天,过滤除去菌丝,获得菌株滤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蛹虫草斜面母种为蛹虫草菌株Cordyceps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航付晓记幸胜平熊慧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