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及其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16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及其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的冬虫夏草菌为冬虫夏草(

An isolated Cordyceps sinen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fibrinolytic enzy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及其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及其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冬虫夏草是一种寄生在昆虫体内的子囊真菌,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草甸,与人参、鹿茸并称中国传统名贵药材,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用功效,广义范围的虫草属真菌有400余种之多。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在自然环境中主要通过侵染蝙蝠蛾幼虫,形成幼虫尸体与真菌子座的复合体,形体如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腹面有足8对,整体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呈淡黄白色,气微腥,味微苦。冬虫夏草多产于高原地区,自然资源极为稀缺,但药用价值很高,目前出现的人工培养物多为其发酵菌丝体。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与冬虫夏草属于不同种,形态特征与冬虫夏草完全不同(图12)。蛹虫草子座单生或数个一起从寄生蛹体的头部或节部长出,颜色为橘黄或橘红色,全长2~8cm,蛹体颜色为紫色,长约1.5~2cm。蛹虫草来源广泛,且易于培养产生子实体,作为一种食用菌,多用于食品加工中,其来源、生物学活性和功效成分与冬虫夏草存在显著差异。有研究者扩增5.8SrDNA、ITS2区间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蛹虫草和冬虫夏草的同源性仅为75%。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新的分类体系中,冬虫夏草菌归属到Ophiocordyceps属,拉丁名变更为Ophiocordycepssinensis。但现代学术论文中,冬虫夏草真菌部分仍多以Cordycepssinensis指代。张雯舒等从蛹虫草无性型深层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纯化的纤溶酶,该酶是一种32kD的丝氨酸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及pH分别为41℃和7.40,纯化后的比活力为800.46U/mg(张雯舒,刘晓兰,郑喜群,等.蛹虫草无性型深层培养液中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787-1795),而Liu等以深层发酵法培养蛹虫草,分离得到由分子量分别为28kD和24.5kD的两个亚基组成的纤溶酶,最适温度及pH分别为37℃和7.20(LiuX,KopparapuNK,LiY,etal.Bi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anovelfibrinolyticenzymefromCordycepsmilitari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16,94(PtB):793-801.),而且一般情况,可见报道中的纤溶酶仅有纤溶酶活性,不能激活纤溶酶活性。目前尚无由固态发酵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菌丝体获得高活性纤溶酶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株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7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生产纤溶酶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的冬虫夏草菌筛选自申请人实验室菌株资源库,经发酵后对发酵液中的蛋白类进行检测,发现其可产纤溶酶,且酶活很高,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11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712,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在PDA平板上生长形成菌丝,白色至红褐色,产孢少;可利用葡萄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等碳源,豆粕、蛋白胨、酵母粉、牛肉浸膏、硫酸铵等氮源,在18-23℃、pH5-8范围内生长繁殖。可以在无维生素培养基上生长;pH4以下生长受限;30℃以上几乎不生长。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包括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或其发酵液制备纤溶酶。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生产纤溶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干基的配制:麸皮26-63%、玉米粉27-72%和米糠2%-10%,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比;在干基中加入干基质量的1%-2.5%(w/w)的可溶性淀粉制备成培养基,调整培养基的含水量为15-30%(v/w),将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种子液按照0.1-0.24mL/g干基接入培养基中,18-23℃培养6-10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可发酵生产纤溶酶,采用固态发酵法获得冬虫夏草菌丝体,分离到胞内的高活性纤溶酶。将固态发酵的粗酶液提纯后,获得纯化的纤溶酶CSP-1,Native-PAGE凝胶电泳可见单一条带,比活力为4186.25UI/mg。经SDS-PAGE凝胶电泳检验发现,CSP-1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27.60KDa和23.83KDa,该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而且还具有激活纤溶酶原的能力,显示出优良的新型血栓药物开发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HiTrapSP阳离子交换柱洗脱曲线示意图。图2为CSP-1Superdex75凝胶柱洗脱曲线示意图。图3为Native-PAGE检测样品纯度示意图。图4为SDS-PAGE检测目的酶分子量大小示意图。图5为CSP-1的最适作用温度示意图。图6为CSP-1的热稳定性示意图。图7为CSP-1最适作用pH示意图。图8为金属离子对CSP-1酶活力的影响示意图。图9为蛋白酶抑制剂对CSP-1酶活力的影响示意图。图10为CSP-1的激酶活性和纤溶酶活性示意图。图11为CSP-1对牛血纤维蛋白原水解活性示意图。图12为冬虫夏草与蛹虫草子实体的示意图;其中:a.野生冬虫夏草子实体,b.蛹虫草子实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所述试剂或材料,如未特别说明,均来源于商业渠道。纤溶酶活力的测定采用Astrup建立的纤维蛋白平板法,缓冲液使用pH7.40的PBS溶液,平板制作完成后先在37℃环境中孵育30min,再在80℃环境中保温30min,使内源性纤溶酶原灭活,以达到真实反映溶解纤维蛋白能力的目的。待测液体在37℃条件下反应18h,测量透明圈直径,计算酶活力。蛋白质浓度测定采用Bradford法测定样品中总蛋白质浓度,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蛋白,检测595nm处吸光值。实施例1:冬虫夏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所述的冬虫夏草菌为冬虫夏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的冬虫夏草菌,所述的冬虫夏草菌为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712。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HZ-01在生产纤溶酶中的应用。


3.一种固态发酵冬虫夏草菌丝体获得高活性纤溶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余霞梁运祥臧琬婷陈振民胡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