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08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脚手架纵杆端部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平行于脚手架立杆设置,所述导轨上设有提升小车,所述提升小车上设置有钢管;所述立杆顶端固定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轮,所述提升小车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并与地面上的电机连接。该装置占用空间小,对下方行人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An automatic lifting device for steel pip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af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土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使用钢管来搭建脚手架,也搭建过程中需要将脚手架钢管吊升到高处。现有技术中,在吊升脚手架钢管的时候,通过钢丝绳来将若干的钢管捆绑,然后塔吊通过吊取钢丝绳的方式来将钢管吊升到高处。塔吊吊取钢管时,需先将多根钢管用绳索捆绑,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且耗时耗力,为避免钢管在吊取过程中倾斜滑落或旋转碰撞脚手架,需要专职人员在下面观察指挥,风险较大且吊取耗时长;另外,吊塔具有一定的回转半径,对空间要求高,对下方行人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已有建筑物漏水维修,更换玻璃、幕墙等,无法搭设塔吊,需要手动搬运至脚手架上,或租用吊车,成本较高、占地大。另外,钢管长度不一,绑扎过程中极易出现重心不稳的情况,易造成高空坠物,安全性差,采用吊车吊取钢管时,噪音较大,且尾气排放等对环境及周边人员影响较大。如申请号为201710199112.8的名为一种用于辅助吊升脚手架钢管的装置的专利,通过可安置钢管的吊装结构来提升钢管吊取的安全性,其适用于建筑工地的钢管吊装,对临时施工,尤其是现有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的施工或有限空间区域施工,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装置体积较传统的捆绑结构大很多,钢管需从一侧抽出,因此装置吊起后需要准确置于脚手架上端,易与脚手架立杆产生干扰,且对脚手架的尺寸有一定要求;且其没有解决钢管吊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碰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占用空间小,对下方行人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安全性高。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脚手架纵杆端部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平行于脚手架立杆设置,所述导轨上设有提升小车,所述提升小车上设置有钢管;所述立杆顶端固定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轮,所述提升小车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并与地面上的电机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提升小车包括底板以及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位于所述导轨两侧的滚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侧部铰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侧设有下簧片,所述限位杆上端设有上簧片,所述下簧片与所述上簧片为开口朝向远离所述限位杆一侧的弧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上簧片与所述钢管相抵,所述限位杆上表面涂覆有防滑橡胶层。作为一种优选,上下相邻所述导轨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轨之间通过平头螺丝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楼板上设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上设有限位连杆,所述限位连杆与所述纵杆平行,所述限位连杆与所述纵杆和所述立杆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杆侧部的所述立杆下端设有斜撑杆。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脚手架上搭设轨道,安置提升小车吊取钢管,无需搭设吊塔或租用吊车,对空间要求小且成本较低;从上端取出钢管,便于工人从脚手架上进行操作;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钢管,提升小车沿导轨移动,稳定性好,配合上簧片与限位杆,保证了钢管吊取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吊车吊取方式的高噪音和气体污染问题,极大减小了对周边环境与居民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提升小车侧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导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如下:11.纵杆,12.水平连杆,13.导轨,131.连接块,132.限位槽,133.安置槽,14.水平杆,15.滑轮,151.钢丝绳,16.立杆,17.预埋件,18.限位连杆,19.斜撑杆,2.提升小车,21.钢管,22.底板,23.侧板,231.滚轮,24.竖板,241.限位杆,242.上簧片,243.下簧片,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脚手架纵杆11端部设有水平连杆12,水平连杆12上设置有竖直导轨13,导轨13平行于脚手架立杆16设置。导轨13上设有提升小车2,提升小车2可沿导轨13移动,提升小车2上设置有钢管21。立杆16顶端固定有水平杆14,水平杆14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轮15,提升小车2上段设有钢丝绳151,钢丝绳151绕过滑轮15并与地面上的电机3连接,启动电机3可实现提升小车2的上下移动。脚手架搭接至上一层时,在上层的纵杆11上连接水平连杆12,在水平连杆12上连接导轨13,水平方向调节该段导轨13的位置并与下侧的导轨13连接,紧固上段导轨13后,在提升小车2降至地面上后,安装水平杆14与滑轮15,将钢丝绳151绕过该滑轮15,将钢丝绳151从脚手架内降至电机3处并与电机3滚筒连接。水平连杆12、纵杆11、水平杆14和立杆16之间可采用建筑扣件连接。提升小车2包括底板22以及底板22两侧的侧板23,底板22与侧板23组成U形结构,侧板23上设有位于导轨13两侧的滚轮231。导轨13两侧设有限位槽132,限位槽132平行于导轨13设置,滚轮231部分嵌在限位槽132内并沿限位槽132内底面移动。底板22上设有竖板24,竖板24与侧板23平行,竖板24均布设置在两侧板23之间,竖板24侧部铰接有限位杆241,限位杆241下侧设有下簧片243,限位杆241上端设有上簧片242,下簧片243与上簧片242为开口朝向远离限位杆241一侧的弧形结构。上簧片242与下簧片243限制了限位杆241的转动角度。相邻竖板24上的相对侧的限位杆241组成V形结构,以承载钢管21。自下至上取出钢管21时,钢管21向上挤压并使得其上侧的上簧片242和下簧片243向上弯曲变形,待钢管21通过后,限位杆241在上簧片242的作用下复位并与下簧片243相抵。沿平行于钢管21方向设置多个限位杆241、上簧片242与下簧片243。如图4所示,上簧片242端部与所述钢管21上端部相抵,限位杆241上表面涂覆有防滑橡胶层,上簧片242下表面也可涂覆防滑橡胶层,其与下簧片243限制钢管21的位移。如图5所示,水平连杆12位于导轨13一侧的上端和下端,上下相邻导轨13的限位槽132端部设有安置槽133,安置槽133内设有连接块131,连接块131与导轨13之间通过平头螺丝连接。连接块131为长方体板状结构,其两端嵌在安置槽133内。导轨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轨13平行设置。楼板上设有预埋件17,预埋件17为竖杆,预埋件17上设有水平的限位连杆18,限位连杆18与纵杆11平行,限位连杆18与纵杆11和立杆16通过扣件连接。连杆12侧部的立杆16下端设有斜撑杆19。固定连杆12的纵杆11端部连接有立杆16,该立杆16上设有斜撑杆19,斜撑杆19向提升小车2一侧倾斜并与地面相抵,以抵消提升小车2产生的力矩。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脚手架纵杆(11)端部的连杆(12),所述连杆(12)上设置有导轨(13),所述导轨(13)平行于脚手架立杆(16)设置,所述导轨(13)上设有提升小车(2),所述提升小车(2)上设置有钢管(21);所述立杆(16)顶端固定有水平杆(14),所述水平杆(14)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轮(15),所述提升小车(2)上设有钢丝绳(151),所述钢丝绳(151)绕过所述滑轮(15)并与地面上的电机(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脚手架纵杆(11)端部的连杆(12),所述连杆(12)上设置有导轨(13),所述导轨(13)平行于脚手架立杆(16)设置,所述导轨(13)上设有提升小车(2),所述提升小车(2)上设置有钢管(21);所述立杆(16)顶端固定有水平杆(14),所述水平杆(14)上设有至少两个滑轮(15),所述提升小车(2)上设有钢丝绳(151),所述钢丝绳(151)绕过所述滑轮(15)并与地面上的电机(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小车(2)包括底板(22)以及所述底板(22)两侧的侧板(23),所述侧板(23)上设有位于所述导轨(13)两侧的滚轮(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脚手架钢管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上设有竖板(24),所述竖板(24)侧部铰接有限位杆(241),所述限位杆(241)下侧设有下簧片(243),所述限位杆(241)上端设有上簧片(242),所述下簧片(243)与所述上簧片(242)为开口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东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