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86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罐体内部分为旋流气浮区、聚结区、电脱水区、溢油区和溢水区;旋流气浮区顶部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排泥沙口,侧壁设置切向入口,旋流气浮区上部内壁设置导流叶片;旋流气浮区内部设置稳流筒,下部还设有起涡器;聚结区设置进水口,聚结区内一侧设置聚结板,一侧底部设置一级排水口;电脱水区设置进油口,进油口下端设置斜板,电脱水区内设置电极和液位控制计;溢油区设置排油口;溢水区设置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区设置有二级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油田采出液及联合站、石化厂等的含油污水的处理。

An oil-water separation device for oil field produced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开采的中后期,油田采出液含水率不断增加,能够很好的将采出液中的油水分离一直是科研人员们努力研究的方向。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采出液的主要处理流程为通过三相分离器将油、气、水进行初步分离,然后油相进入电脱水处理单元,水相进入水处理单元。电脱水处理单元一直在原油油水分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目前还没有新技术能够正真正取代电脱水技术。为了使电脱水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油水分离,研究者开始对电脱水内部的构造、电极设置以及调整参数来优化电脱水处理单元。水处理单元承接着来自三相分离器分离出的含油污水,对油田的稳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来看,常规的水处理单元有沉降罐、混凝罐、离心、斜板除油、聚结除油、气浮选、过滤。根据现场含油污水的处理要求,单一的水处理单元还不能达到处理的最终指标。常常需要几个单元串联起来以达到处理指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油田原有的水处理设施不堪重负,已经不能满足现场需求,需要升级改造。升级改造的同时也受制造成本的制约。为提高设备的处理效率,减少工艺流程,研发人员开始向着紧凑、高效的方向发展。比较常规的思路即为将几个单一的技术组合到一起,既可以满足处理效率的提高,又能满足设备紧凑的效果。例如大庆油田设计院将沉降技术和气浮技术相结合,研发了一套沉降罐加气浮装置,并申请了专利ZL200820125930.X,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将聚结技术与气浮技术相结合,研发了一种污水高梯度聚结气浮处理罐,并申请了专利CN201020607302.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通过将离心分离技术与气浮选技术相结合,研发了紧凑高效的旋流气浮一体化处理装置,并申请了专利CN201120394706.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油田采出液及联合站、石化厂等的含油污水的处理。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旋流气浮区、聚结区、电脱水区、溢油区和溢水区,所述聚结区位于旋流气浮区和溢水区之间,所述聚结区位于电脱水区的正下端,所述溢油区位于溢水区的正上端,所述聚结区靠近旋流气浮区的一端顶部与电脱水区连通,所述溢油区与电脱水区上部分连通;所述旋流气浮区顶部设有排气口,底部设有排泥沙口,在旋流气浮区侧壁设置有切向入口,所述旋流气浮区上部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导流叶片起始端与切向入口末端光滑过度衔接;所述旋流气浮区内部设置有稳流筒,在旋流气浮区的下部还设有起涡器;所述聚结区设置有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下部和聚结区的进水口,所述聚结区内靠近旋流气浮区的一侧设置有聚结板,所述聚结板正上方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聚结区和电脱水区的连通口,所述聚结区靠近溢水区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一级排水口;所述电脱水区设置有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上部和电脱水区的进油口,进油口下端设置有斜板,且所述斜板位于用于连通聚结区和电脱水区的连通口的正上方,所述电脱水区内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电极和液位控制计;所述溢油区设置有排油口;所述溢水区设置有用于连通电脱水区下部和溢水区的溢水口,所述溢水区设置有二级排水口;当电脱水区液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液位控制计控制溢水口打开,使多余的水流入到溢水区,最终通过二级排水口排出。所述稳流筒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旋流气浮区的中上部,所述导流叶片设置于稳流筒和旋流气浮区罐壁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是在传统的油田采出液处理方法上进行优化设计,将旋流气浮技术、聚结除油技术、电脱水技术整合到一套装置内部,实现了技术的集成化,设备更加紧凑高效。(2)本技术内部增加了旋流气浮区,将旋流气浮技术与电脱水的有效结合,可直接处理油田采出液,经过旋流气浮区的初步分离,可以对对采出液进行油、气、水、泥沙进行分离,既保证了电脱水前的脱气处理,又保证了用于电脱水的油品含水率,可替代传统的三相分离装置,又可满足电脱水的预处理。(3)本技术中旋流气浮充分借助了采出液中原有的天然气,省去了外部补充气源,同时,经过旋流气浮处理后的采出液,原油得到了富集,可用于下一阶段的电脱水,既满足了电脱前期的脱气要求,又保证了用于电脱水原油具有较低的含水率。经过电脱水的原油可满足原油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旋流气浮处理后的水,经过聚结板可以进一步除油,减少了水处理单元的压力。(4)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可自动控制、占地小、无噪声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Ⅰ-旋流气浮区,Ⅱ-聚结区,Ⅲ-电脱水区,Ⅳ-溢油区,Ⅴ-溢水区,1-切向入口,2-导流叶片,3-排气口,4-进油口,5-斜板,6-电极,7-液位控制计,8-排油口,9-溢水口,10-二级排水口,11-一级排水口,12-聚结板,13-进水口,14-排泥沙口,15-起涡器,16-稳流筒,17-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旋流气浮区Ⅰ、聚结区Ⅱ、电脱水区Ⅲ、溢油区Ⅳ和溢水区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旋流气浮区Ⅰ和溢水区Ⅴ之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电脱水区Ⅲ的正下端,所述溢油区Ⅳ位于溢水区Ⅴ的正上端,所述聚结区Ⅱ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端顶部与电脱水区Ⅲ连通,所述溢油区Ⅳ与电脱水区Ⅲ上部分连通。所述旋流气浮区Ⅰ顶部设有排气口3,底部设有排泥沙口14,在旋流气浮区Ⅰ侧壁设置有切向入口1,所述旋流气浮区Ⅰ上部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2,呈螺旋上升状,导流叶片2起始端与切向入口1末端光滑过度衔接。为减小油珠的旋转水力半径,防止旋流衰减现象产生,所述旋流气浮区Ⅰ内部设置有稳流筒16,所述稳流筒16通过支撑架17固定在旋流气浮区Ⅰ的中上部,所述导流叶片2设置于稳流筒16和旋流气浮区Ⅰ罐壁之间。在旋流气浮区Ⅰ的下部还设有起涡器15,可促进涡流的产生,增大油滴的上浮速度,同时减弱了下部排泥沙口14的抽吸作用和对上浮油滴的拖曳力,使得排泥沙口14上部流场较为稳定,为油滴提供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浮选环境。所述聚结区Ⅱ设置有进水口13,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Ⅰ下部和聚结区Ⅱ,所述聚结区Ⅱ内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侧设置有聚结板12,所述聚结板12正上方隔板设置有连通口,用于连通聚结区Ⅱ和电脱水区Ⅲ,所述聚结区Ⅱ靠近溢水区Ⅴ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一级排水口11。从旋流气浮区Ⅰ处理后的含油污水通过聚结板12,进一步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一级排水口11排出。所述电脱水区Ⅲ设置有进油口4,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Ⅰ上部和电脱水区Ⅲ,进油口4下端设置有斜板5,且所述斜板5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旋流气浮区(Ⅰ)、聚结区(Ⅱ)、电脱水区(Ⅲ)、溢油区(Ⅳ)和溢水区(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旋流气浮区(Ⅰ)和溢水区(Ⅴ)之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电脱水区(Ⅲ)的正下端,所述溢油区(Ⅳ)位于溢水区(Ⅴ)的正上端,所述聚结区(Ⅱ)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端顶部与电脱水区(Ⅲ)连通,所述溢油区(Ⅳ)与电脱水区(Ⅲ)上部分连通;/n所述旋流气浮区(Ⅰ)顶部设有排气口(3),底部设有排泥沙口(14),在旋流气浮区(Ⅰ)侧壁设置有切向入口(1),所述旋流气浮区(Ⅰ)上部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2),导流叶片(2)起始端与切向入口(1)末端光滑过度衔接;所述旋流气浮区(Ⅰ)内部设置有稳流筒(16),在旋流气浮区(Ⅰ)的下部还设有起涡器(15);/n所述聚结区(Ⅱ)设置有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Ⅰ)下部和聚结区(Ⅱ)的进水口(13),所述聚结区(Ⅱ)内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侧设置有聚结板(12),所述聚结板(12)正上方隔板设置有用于连通聚结区(Ⅱ)和电脱水区(Ⅲ)的连通口,所述聚结区(Ⅱ)靠近溢水区(Ⅴ)的一侧底部设置有一级排水口(11);/n所述电脱水区(Ⅲ)设置有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Ⅰ)上部和电脱水区(Ⅲ)的进油口(4),进油口(4)下端设置有斜板(5),且所述斜板(5)位于用于连通聚结区(Ⅱ)和电脱水区(Ⅲ)的连通口的正上方,所述电脱水区(Ⅲ)内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电极(6)和液位控制计(7);/n所述溢油区(Ⅳ)设置有排油口(8);所述溢水区(Ⅴ)设置有用于连通电脱水区(Ⅲ)下部和溢水区(Ⅴ)的溢水口(9),所述溢水区(Ⅴ)设置有二级排水口(10);当电脱水区(Ⅲ)液位达到设定高度时,液位控制计(7)控制溢水口(9)打开,使多余的水流入到溢水区(Ⅴ),最终通过二级排水口(10)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部通过隔板分为旋流气浮区(Ⅰ)、聚结区(Ⅱ)、电脱水区(Ⅲ)、溢油区(Ⅳ)和溢水区(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旋流气浮区(Ⅰ)和溢水区(Ⅴ)之间,所述聚结区(Ⅱ)位于电脱水区(Ⅲ)的正下端,所述溢油区(Ⅳ)位于溢水区(Ⅴ)的正上端,所述聚结区(Ⅱ)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端顶部与电脱水区(Ⅲ)连通,所述溢油区(Ⅳ)与电脱水区(Ⅲ)上部分连通;
所述旋流气浮区(Ⅰ)顶部设有排气口(3),底部设有排泥沙口(14),在旋流气浮区(Ⅰ)侧壁设置有切向入口(1),所述旋流气浮区(Ⅰ)上部内壁设置有导流叶片(2),导流叶片(2)起始端与切向入口(1)末端光滑过度衔接;所述旋流气浮区(Ⅰ)内部设置有稳流筒(16),在旋流气浮区(Ⅰ)的下部还设有起涡器(15);
所述聚结区(Ⅱ)设置有用于连通旋流气浮区(Ⅰ)下部和聚结区(Ⅱ)的进水口(13),所述聚结区(Ⅱ)内靠近旋流气浮区(Ⅰ)的一侧设置有聚结板(12),所述聚结板(12)正上方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旺王胜章昀昊王新乐李世刚李猛夏向阳闫肃肖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