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4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3
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包括回收泵、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回收泵底部设有开伞装置,开伞装置上设有开伞骨架,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形成罩体结构,挡板横向密集排列设置在开伞骨架上形成收集罩表面,开伞骨架与挡板转动连接,挡板通过收集罩上设置的挡板控制装置进行转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挡板横向密集排列组成的方式形成收集罩表面,挡板围绕中央轴进行旋转,实现收集罩水下水下展开的功能。当收集罩下放至溢油点附近进行水下开伞时,挡板旋转开启,与展开水流阻力方向平行,大幅降低展开阻力,实现快速展开。水下开伞完成后,挡板闭合复位,从而使收集罩表面密闭,有效分隔收集罩内外部水体,保障收集罩汇集溢油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环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范围内深水油田勘探开发作业的不断加强,水下生产系统大量应用于深水油田开发。由此深水油田泄露事故风险不断增大,深水井口采油树和管汇等水下生产系统的油气泄漏事故风险日趋增加。深水油田泄露事故发生后,溢油污染物持续进入海洋水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长期重大影响。由于受深水油田客观条件的限制,围油栏和撇油器等常规应急处置方法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亟需有效的解决手段。特别是在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号”溢油事故之后,各国大力开展水下溢油应急处置技术研发。此外,在《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简称“oprc公约”)框架下、国际石油工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协会(iogp)等也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保障水下溢油的快速应急回收。

2、针对水下溢油的回收问题,采用收集罩对溢油进行汇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收集罩基本模式为倒漏斗形态,覆盖于水下生产系统的溢油点上方。溢油在自身浮力和喷射压力作用下逐渐上浮,进入倒漏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泵、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回收泵底部设有开伞装置,开伞装置上设有开伞骨架,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形成罩体结构,挡板横向密集排列设置在开伞骨架上形成收集罩表面,开伞骨架与挡板转动连接,挡板通过收集罩上设置的挡板控制装置进行转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中央位置与所述开伞骨架通过中央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控制装置为电磁铁,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侧的所述开伞骨架上,电磁铁与电源配合连接,挡板为铁磁性材料制成,挡板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泵、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回收泵底部设有开伞装置,开伞装置上设有开伞骨架,开伞装置和开伞骨架形成罩体结构,挡板横向密集排列设置在开伞骨架上形成收集罩表面,开伞骨架与挡板转动连接,挡板通过收集罩上设置的挡板控制装置进行转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中央位置与所述开伞骨架通过中央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展开的水下溢油收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新钱国栋袁宇翔赵兴刘金璐明学江邢成路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