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成孔施工作业,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灌注桩成孔占主导地位的方法为机械成孔,机械成孔效率更高,其包括长螺旋钻机、回旋钻进、冲击钻机和旋挖钻机等方法。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富水情况的不确定性,施工时经常易出现如塌孔、卡钻、缩颈和倾斜等问题。在旋挖成孔中,特别是在处理富水砂质地层时,由于无法进行循环造浆,只能在旋挖形成孔后,被动地使用静态泥浆稳定液来维持孔内外的水压平衡和保护壁效果,这带来了成孔质量差、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2、因此,急需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以及提供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施工方法。
3、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包括高压注浆旋挖钻头、旋挖钻机车、高压注浆主管及高压注浆导管,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内设有容置空间,且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高压注浆喷嘴;所述旋挖钻机车具有连接长筒部,所述连接长筒部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连接,所述旋挖钻机车可通过所述连接长筒部带动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移动旋挖;所述高压注浆主管的一端穿设于所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通过在高压注浆旋挖钻头上设置高压注浆喷嘴,在高压注浆旋挖钻头内设置与高压注浆喷嘴连接的高压注浆导管,并通过设置与高压注浆导管连接的高压注浆主管,高压注浆主管可外接压力注浆泵和含膨润土的泥浆池,利用高压注浆主管将外部的泥浆池的泥浆导入至高压注浆导管内,使得泥浆可从高压注浆喷嘴向外喷出,故而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可在富水砂层旋挖施工时同步对钻孔周边富水砂层进行注浆固化,实现富水砂层的主动固化控制,有效保障该地层的成孔质量,对于整体地层相对较好的含富水砂层的桩基工程,可整体干成孔,富水砂层段针对性的注浆式旋挖成孔,对于整体地层较差的含富水砂层的桩基工程,可有效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具有施工较方便、在富水砂层地层成孔效果好以及施工成本低的特点。
5、较佳地,所述高压注浆导管包括导管主管部及导管分管部,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若干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一端共同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每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另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
6、较佳地,各所述导管分管部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7、较佳地,所述导管分管部呈紧贴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内壁上,各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8、较佳地,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螺纹连接。
9、较佳地,所述高压注浆喷嘴的喷射方向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钻孔轴线方向垂直。
10、较佳地,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包括钻头连接部、钻头本体部及钻头外爪,所述钻头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长筒部连接,所述钻头本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钻头本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钻头外爪设置于所述钻头本体部的另一端上。
11、较佳地,所述钻头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长筒部螺纹连接。
12、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放定位桩位;(2)在所述桩位处挖一个比护筒大的圆坑,夯实底部,在所述圆坑内放置护筒并回填粘土,确保均匀分层夯实;(3)通过所述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所述旋挖钻机车驱动所述连接长筒部移动,使得所述连接长筒部带动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移动旋挖,从而对常规土层旋挖成孔;(4)在旋挖施工至富水砂层时,将所述高压注浆主管外接压力注浆泵,将所述压力注浆泵放入泥浆池;(5)对所述富水砂层段旋挖成孔,同时通过所述压力注浆泵、所述高压注浆主管和所述高压注浆导管进行高压注浆,使得泥浆从所述高压注浆喷嘴喷出,实现边旋挖成孔边旋喷高压注浆,当出现往上抓土时停止注浆;(6)重复在所述富水砂层中边旋挖成孔边旋喷高压注浆,当出现往上抓土时停止注浆,直至完成所述富水砂层段的成孔施工;(7)在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通过所述富水砂层一定厚度后,关闭所述压力注浆泵,进行其他常规地层段的灌注桩旋挖成孔施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灌注桩旋挖钻系统进行旋挖施工,在旋挖施工至富水砂层时,通过将高压注浆主管外接压力注浆泵和含膨润土的泥浆池,利用高压注浆主管将外部的泥浆池的泥浆导入至高压注浆导管内,使得泥浆可从高压注浆喷嘴向外喷出,故而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可在富水砂层旋挖施工时同步对钻孔周边富水砂层进行注浆固化,实现富水砂层的主动固化控制,有效保障该地层的成孔质量,对于整体地层相对较好的含富水砂层的桩基工程,可整体干成孔,富水砂层段针对性的注浆式旋挖成孔,对于整体地层较差的含富水砂层的桩基工程,可有效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具有施工较方便、在富水砂层地层成孔效果好、施工成本低以及工艺简单的特点。
14、较佳地,在所述步骤(4)中,通过提出的土渣样判断是否进入所述富水砂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导管包括导管主管部及导管分管部,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若干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一端共同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每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另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管分管部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各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分管部呈紧贴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喷嘴的喷射方向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钻孔轴线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长筒部螺纹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通过提出的土渣样判断是否进入所述富水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导管包括导管主管部及导管分管部,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若干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一端共同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每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另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管分管部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各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分管部呈紧贴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锦虎,张益,田超祖,周书东,刘正刚,张贵保,许永峰,黄锦盛,韩笑,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