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27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包括高压注浆旋挖钻头、旋挖钻机车、高压注浆主管及高压注浆导管,高压注浆旋挖钻头内设有容置空间,且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高压注浆喷嘴;旋挖钻机车具有连接长筒部,连接长筒部与高压注浆旋挖钻头连接,旋挖钻机车可通过连接长筒部带动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移动旋挖;高压注浆主管的一端穿设于连接长筒部内,高压注浆主管的另一端用于与位于泥浆池的压力注浆泵;高压注浆导管设置于容置空间内,且高压注浆导管的一端与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高压注浆导管的另一端与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注桩成孔施工作业,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灌注桩成孔占主导地位的方法为机械成孔,机械成孔效率更高,其包括长螺旋钻机、回旋钻进、冲击钻机和旋挖钻机等方法。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富水情况的不确定性,施工时经常易出现如塌孔、卡钻、缩颈和倾斜等问题。在旋挖成孔中,特别是在处理富水砂质地层时,由于无法进行循环造浆,只能在旋挖形成孔后,被动地使用静态泥浆稳定液来维持孔内外的水压平衡和保护壁效果,这带来了成孔质量差、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2、因此,急需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以及提供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富水砂层灌注桩旋挖成孔,并有效保证富水砂质地层的成孔质量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施工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导管包括导管主管部及导管分管部,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若干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一端共同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每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另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管分管部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各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导管包括导管主管部及导管分管部,所述导管主管部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注浆主管连接且连通,若干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一端共同与所述导管主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每个所述导管分管部的另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高压注浆喷嘴连接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管分管部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各所述高压注浆喷嘴沿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分管部呈紧贴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压注浆旋挖钻头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旋挖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锦虎张益田超祖周书东刘正刚张贵保许永峰黄锦盛韩笑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