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5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本体,U型救生圈本体内部设有电池,电池连接有控制系统电路板和轴流增压泵,轴流增压泵外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相对设置于U型救生圈本体正、反两面,U型救生圈本体端部开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导通导通连接,出水口与轴流增压泵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传统救生圈提供了动力,同时无需螺旋桨始终在水里就能产生良好的推力,提高了救援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A U-shaped lifebu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救生圈
本技术涉及水上救援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U型救生圈。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有的救生圈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配重力使救生圈的两个喷泵端沉放水中,进而使螺旋桨同样浸没在水中的开放式全浸式桨,该产品的缺点是整个两个开放全浸式螺旋桨端沉入水里,无法浮出水面进行高速前进,如果不把桨完全沉入水中则产生不了大推力,在实际使用时十分受限;另一种则是不带动力的救生圈,在救援过程中作用更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U型救生圈,能够保证救援过程中救生圈的强劲推力。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U型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本体,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内部设有电池,所述电池连接有控制系统电路板和轴流增压泵,所述轴流增压泵外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相对设置于U型救生圈本体正、反两面,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端部开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导通连接,所述出水口与轴流增压泵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电路板包括MCU。进一步的,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侧面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内部延轮廓开有U型槽,所述电池和控制系统电路板设于U型槽底部,所述电池通过设置于U型槽中的电源线与轴流增压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流增压泵包括电机、电机轴和螺旋桨,所述螺旋桨通过电机轴与电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电源线与电池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桨与出水口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传统救生圈提供了动力,同时无需螺旋桨始终在水里就能产生良好的推力,提高了救援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的半潜式推进状态图。图中:1、U型救生圈本体;2、电池;3、控制系统电路板;4、轴流增压泵;401、电机;402、电机轴;403、螺旋桨;5、进水口;6、出水口;7、把手;8、电源线;9、水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大直径开放全浸式螺旋桨的弊端,我们采用的是轴流增压喷射泵的方式(轴流增压喷射泵可以用较小的桨的直径取得较大的推力),为了U型救生圈正反面都可以使用,在U型救生圈两侧都设计有进水口,这个结构可以使U型救生圈喷射泵口处于半潜状态就能获得较大推力,在前进时可以使U型救生圈处于高速滑行状态。采用同侧正反两面各一个进水道共用一个轴流增压泵,此特点是采用轴流增压泵可以不用始终完全沉没在水里,因为轴流增压泵可以在负压区产生较大的吸力而吸进水。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本体1,此本体外壳采用玻璃钢或碳纤材质内部中空并填充泡沫,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内部设有电池2,所述电池2连接有控制系统电路板3和轴流增压泵4,所述轴流增压泵4外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相对设置于U型救生圈本体1正、反两面,作用时两面进水口同时进水工作,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端部开有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与出水口6导通导通连接,所述出水口6与轴流增压泵4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电路板3包括MCU。该控制系统电路板3采用市面上的一般控制系统,可通过遥控器分别对两个轴流增压泵4的转速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侧面设有把手7。把手7方便救援人员对救生圈的抓取。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内部延轮廓开有U型槽,所述电池2和控制系统电路板3设于U型槽底部,所述电池2通过设置于U型槽中的电源线8与轴流增压泵4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流增压泵4包括电机401、电机轴402和螺旋桨403,所述螺旋桨403通过电机轴402与电机40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401通过电源线8与电池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桨403与出水口6相对设置。图4中箭头方向为半潜式推进状态下水流方向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通过产品自身重心的设计使U型救生圈两个增压泵处螺旋桨处于水面以下状态,而整体U型救生圈处于均衡漂浮状态,在U型救生圈的两个增压泵部份正反两面分别设计有进水道口,通过螺旋桨的旋转,水从着水一面的进水道进入增压泵内,并向后喷射产生向前的推力,如需转向则通过手持的遥控器来控制左右增压泵的差速实现转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内部设有电池(2),所述电池(2)连接有控制系统电路板(3)和轴流增压泵(4),所述轴流增压泵(4)外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相对设置于U型救生圈本体(1)正、反两面,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端部开有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与出水口(6)导通连接,所述出水口(6)与轴流增压泵(4)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救生圈,包括U型救生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内部设有电池(2),所述电池(2)连接有控制系统电路板(3)和轴流增压泵(4),所述轴流增压泵(4)外设有进水口(5),所述进水口(5)相对设置于U型救生圈本体(1)正、反两面,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端部开有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5)与出水口(6)导通连接,所述出水口(6)与轴流增压泵(4)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电路板(3)包括MC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救生圈本体(1)侧面设有把手(7)。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微星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