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49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具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动模板靠近定模板一侧表面突出有圆形的飞轮外壳成型型芯,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的一端连接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径向延伸,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设置在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上表面,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防护板成型型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一次注塑得到动感单车壳体的整体,无需后续的组装工序,简化了操作工序的同时,也保证了壳体本身的稳固性。

An eccentric injection mold with two channel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hell of a spinning b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动感单车是一种常见的室内健身器材,其在克服了室外行驶的一切缺点后,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这项运动在简单易学之余,成为一项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现有的动感单车的壳体大都是分别注塑成形后再通过组装得到,这样不仅工序操作上较为复杂,而且组装的稳固程度得不到保障,故需要提供一种能对动感单车壳体进行一体成型式注塑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具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动模板靠近定模板一侧表面突出有圆形的飞轮外壳成型型芯,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的一端连接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径向延伸,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设置在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上表面,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防护板成型型芯。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两个防护板成型型芯的端点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20-150度。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突出动模板的高度大于防护板成型型芯突出动模板的高度,防护板成型型芯突出动模板的高度大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突出动模板的高度。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定模板和注塑板之间还设有热流板,所述热流板内还设有分流板,分流板的一侧与注塑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注塑支管相连通,注塑支管与成形腔相连通。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注塑支管包括靠近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第一注塑支管和靠近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的第二注塑支管,所述注塑流道与第一注塑支管之间的距离是注塑流道与第二注塑支管之间的距离的1.5-2倍。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飞轮外壳成型型芯和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上表面分别具有第一内注塑支流道和第二内注塑支流道,所述第一注塑支管与第一内注塑支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注塑支管与第二内注塑支流道相连通。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第一内注塑支流道呈圆弧形,且弧心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圆心相重合;所述第二内注塑支流道具有若干根,且沿第二注塑支管的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动模板表面还设有第一外注塑支流道和第二外注塑支流道,所述第一外注塑支流道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的边沿延伸,所述第二外注塑支流道沿防护板成型型芯的边沿延伸,所述第一内注塑支流道贯通过飞轮外壳成型型芯与第一外注塑支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内注塑支流道依次贯通过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和防护板成型型芯与第二外注塑支流道相连通。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底板与动模板之间还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滑动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一端压设在底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所述顶出机构两侧对称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一端与动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上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压设在底板上的第一顶出板和压设在第一顶出板上的第二顶出板,所述第一顶出板和第二顶出板均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的滑动,顶出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顶出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能通过一次注塑得到动感单车壳体的整体,无需后续的组装工序,简化了操作工序的同时,也保证了壳体本身的稳固性。2、本技术根据注塑产品的整体结构合理的设计了注塑点,而且通过内外双流道实现熔融塑胶的分配,保证了注塑均匀性,防止发生缺料的注塑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注塑板4、成形腔5、注塑流道6、热流板7、分流板8、注塑支管9、第一内注塑支流道10、第二内注塑支流道11、第一外注塑支流道12、第二外注塑支流道13、顶出机构14、第一顶出板15、第二顶出板16、顶出杆17、模脚18、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防护板成型型芯23、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24、注塑口41、第一注塑支管91、第二注塑支管9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所述动模板2靠近定模板3一侧表面突出有圆形的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一端连接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径向延伸,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24设置在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上表面,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防护板成型型芯23。本技术,使用时,定模板3和动模板2相互贴合形成成形腔5,注塑机内的熔融塑胶通过注塑口41,经由注塑流道6注入成形腔5中,熔融塑胶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和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表面一体成型出飞轮外壳和连接轴外壳,踏板转轴通过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24成形在连接轴外壳表面的踏板转轴安装部安装至动感单车上,连接轴外壳两侧一体成型有防护板,故本技术能通过一次注塑得到动感单车壳体的整体,无需后续的组装工序,简化了操作工序的同时,也保证了壳体本身的稳固性。优选地,两个防护板成型型芯23的端点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20-150度,夹角保持在该范围内时,防护板的延伸长度处于合适范围内。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大于防护板成型型芯23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防护板成型型芯23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大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使用者发生妨碍。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定模板3和注塑板4之间还设有热流板7,热流板7内设有电加热装置,外接电源与热流板7内的电加热装置电连接,升高热流板7内部的温度,使得热流板7对内部的熔融塑胶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防止塑胶凝固堵塞流道。所述热流板7内还设有分流板8,分流板8的一侧与注塑流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注塑支管9相连通,注塑支管9与成形腔5相连通,这样利用分流板13对熔融塑胶进行初步分流,保证了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靠近定模板(3)一侧表面突出有圆形的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一端连接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径向延伸,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24)设置在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上表面,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防护板成型型芯(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靠近定模板(3)一侧表面突出有圆形的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一端连接在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圆心位置,另一端沿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径向延伸,踏板转轴安装部成形腔(24)设置在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上表面,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两侧对称连接有防护板成型型芯(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防护板成型型芯(23)的端点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圆心的连线的夹角为120-15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大于防护板成型型芯(23)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防护板成型型芯(23)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大于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突出动模板(2)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3)和注塑板(4)之间还设有热流板(7),所述热流板(7)内还设有分流板(8),分流板(8)的一侧与注塑流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注塑支管(9)相连通,注塑支管(9)与成形腔(5)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体内外双流道偏心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支管(9)包括靠近飞轮外壳成型型芯(21)的第一注塑支管(91)和靠近连接轴外壳成型型芯(22)的第二注塑支管(92),所述注塑流道(6)与第一注塑支管(91)之间的距离是注塑流道(6)与第二注塑支管(92)之间的距离的1.5-2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稳固的动感单车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朝顺郑井秀陈建黄茜茜刘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雷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