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1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具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动模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滑动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一端压设在底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还包括对称连接在顶出机构侧面的顶出导向机构,所述顶出导向机构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且与动模板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顶出导向机构对顶出机构的顶出方向进行导向规整,防止发生由于顶出机构的顶出角度不正损坏注塑产品的问题。

Injection Mold for Shell of Large Area Thin-walled Arm Force T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塑料制品大都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形,但由于使用途径的不同,部分塑料制品需要制成具有较大面积,且厚度较薄的样式,这种注塑产品在顶出过程中容易由于顶出机构的顶出角度不正发生损坏,导致成品率降低。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薄壁件模具[申请号:201320139557.4],该技术专利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中心部位设置有浇口,前模和后模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前模腔和后模腔,所述前模腔和后模腔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模中心浇口连通的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与前模腔和后模腔之间均通过牛角浇口连接;所述前模内浇道上设置有若干浇点。该技术具有浇注成型后的产品无需修边,从而实现产品的一次加工成型,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动模板、定模板和注塑板,成形腔位于动模板和定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具有注塑口,注塑口通过注塑流道与成形腔相连通,所述动模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滑动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一端压设在底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还包括对称连接在顶出机构侧面的顶出导向机构,所述顶出导向机构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且与动模板滑动连接。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两侧对称设置有模脚,所述模脚一端与动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顶出机构每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模脚,相邻两个模脚之间具有导向缝隙,顶出导向机构的一端位于导向缝隙内,且顶出导向机构与导向缝隙一一对应。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导向块和导向杆,导向块与顶出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远离导向块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且与动模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缝隙内,且导向块的侧面与导向缝隙的侧面相贴合。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压设在底板上的导向板和压设在导向板上的顶出板,所述顶出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导向板侧面,所述导向板和顶出板均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的滑动,顶出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板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底面。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顶出杆具有若干根,且均匀分布在成形腔底面。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定模板和注塑板之间还设有热流板,所述热流板侧面具有外接电源连接口。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热流板内还设有分流板,分流板的一侧与注塑流道相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注塑支管相连通,注塑支管与成形腔相连通。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动模板靠近定模板一侧表面突出有两块主板面成型型芯,两块主板面成型型芯的两端通过安装部成型型芯相连接。在上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中,所述主板面成型型芯突出动模板的高度由中心向边沿逐渐变小。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利用顶出导向机构对顶出机构的顶出方向进行导向规整,防止发生由于顶出机构的顶出角度不正损坏注塑产品的问题。2、本技术制得的注塑产品的主板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样可以降低使用过程中受到垂直于主板面方向的冲击力的概率,延长注塑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注塑板4、成形腔5、注塑流道6、顶出机构7、顶出导向机构8、模脚9、导向缝隙10、热流板11、外接电源连接口12、分流板13、注塑支管14、主板面成型型芯21、安装部成型型芯22、注塑口41、导向板71、顶出板72、顶出杆73、导向块81、导向杆82、注塑产品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所述动模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2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一端压设在底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还包括对称连接在顶出机构7侧面的顶出导向机构8,顶出导向机构8对称设置可保证导向力均匀分布在顶出机构7两侧,从而保证顶出过程的平稳,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2,且与动模板2滑动连接。本技术,使用时,定模板3和动模板2相互贴合形成成形腔5,注塑机内的熔融塑胶通过注塑口41,经由注塑流道6注入成形腔5中,冷却成形后得到注塑产品100,开模使动模板2与定模板3相互分离,顶出机构7发生靠近动模板2的滑动,顶出过程在顶出导向机构8的导向规整作用下进行,故本技术利用顶出导向机构8对顶出机构7的顶出方向进行导向规整,防止发生由于顶出机构7的顶出角度不正损坏注塑产品的问题。如图1所示,所述顶出机构7两侧对称设置有模脚9,所述模脚9一端与动模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模脚9在顶出过程中可保证动模板2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顶出机构7每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模脚9,相邻两个模脚9之间具有导向缝隙10,顶出导向机构8的一端位于导向缝隙10内,且顶出导向机构8与导向缝隙10一一对应。具体的说,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的导向块81和导向杆82,导向块81与顶出机构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82远离导向块81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2且与动模板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81位于导向缝隙10内,且导向块81的侧面与导向缝隙10的侧面相贴合,导向杆82与动模板2的相互配合和导向块81与导向缝隙10的相互配合对顶出机构7的顶出方向形成双重的导向作用,确保顶出机构7的顶出角度不发生偏移。如图1所示,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压设在底板1上的导向板71和压设在导向板71上的顶出板72,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固定连接在导向板71侧面,所述导向板71和顶出板72均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2的滑动,顶出杆73一端固定连接在导向板7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顶出时,导向板71和顶出板72发生靠近动模板2的滑动,导向板71在顶出导向机构8的导向规整下保持顶出角度,顶出杆73与导向板71做同步滑动,从而完成注塑产品100的顶出。优选地,所述顶出杆73具有若干根,且均匀分布在成形腔5底面,这样能使注塑产品100在被顶出时受到均匀分布的顶出力。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定模板3和注塑板4之间还设有热流板11,所述热流板11侧面具有外接电源连接口12,外接电源通过外接电源连接口12与热流板11内的电加热装置电连接,升高热流板11内部的温度,使得热流板11对内部的熔融塑胶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防止塑胶凝固堵塞流道。所述热流板11内还设有分流板13,分流板13的一侧与注塑流道6相连通,另一端与若干根轴心线相互平行的注塑支管14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2)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一端压设在底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还包括对称连接在顶出机构(7)侧面的顶出导向机构(8),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2),且与动模板(2)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依次包括底板(1)、动模板(2)、定模板(3)和注塑板(4),成形腔(5)位于动模板(2)和定模板(3)之间,所述注塑板(4)上具有注塑口(41),注塑口(41)通过注塑流道(6)与成形腔(5)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2)与底板(1)之间设有可发生靠近或远离动模板(2)滑动的顶出机构(7),所述顶出机构(7)一端压设在底板(1)上,另一端延伸至成形腔(5)底面,还包括对称连接在顶出机构(7)侧面的顶出导向机构(8),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2),且与动模板(2)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7)两侧对称设置有模脚(9),所述模脚(9)一端与动模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顶出机构(7)每一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模脚(9),相邻两个模脚(9)之间具有导向缝隙(10),顶出导向机构(8)的一端位于导向缝隙(10)内,且顶出导向机构(8)与导向缝隙(10)一一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面积薄壁式臂力拉力器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导向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的导向块(81)和导向杆(82),导向块(81)与顶出机构(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82)远离导向块(81)的一端贯穿过动模板(2)且与动模板(2)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81)位于导向缝隙(10)内,且导向块(81)的侧面与导向缝隙(10)的侧面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朝顺郑井秀陈建黄茜茜刘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雷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